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jize

那些为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们(欧美篇----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02. 永恒和一天 这是我买的第二张卡兰卓。相对于尤利西斯的凝视,更动听,稍有一丝温暧。但卡兰卓标识性的惆怅并没有因此减少。 始终觉得,任何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而古典乐爱好者更是可以从中听到更多的东西。 卡兰卓的音乐有如山间林中的涓涓细流,“别离”(Depart)与“永恒”(Eternity)的主题旋律缓缓地追随着亚历山大的生命足迹。在钢琴、弦乐器、木管和极富地域民间色彩的手风琴上流动,宁静深邃一如夏天宁静的海,宽广生动则有如冬日冰雪覆盖的大地,曲调优美、哀婉动人,却未曾沾染一丝媚俗的煽情。“音乐在一种深具穿透力的沉静气质中慢慢起伏,没有突兀的高潮和悲喜”。沉静中同时浸透着挥之不去的忧郁,一如影片灰蓝的底色。在题为“致亡友”(To a Dead Friend)的一段音乐中,卡蓝德萝更是将单簧管悲鸣哀诉的声音特质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扑面而来。冰冷潮湿的废弃建筑内一团孤寂的火,阿族男孩守着朦胧的火光,低声为他逝去的难友祈祷,音乐和影像将时间紧紧的凝固于此时此地,巨大的悲伤笼罩一切,所有的言语都显得乏力而多余,唯有音符在说,镜头在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3. 哭泣的绿地(哭泣的草原) 这张也是第一次听就感动了我,想哭却又哭不出来。 音乐的风格    试图对于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归类好像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我们可以很容易把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的作品从其他音乐作品中区分出来,贴上古典音乐的标签;但对于像卡兰卓这样的作曲家,也许我们只能够通过音乐的风格、使用的乐器、对于大众的迎合度这些标准,含糊地把她中后期的音乐作品归类于严肃音乐,或者,“古典音乐”。 然而用“严肃”二字,或者“现代”二字,来对卡兰卓的音乐进行归类,恐怕会吓跑一大批将听而未听的听众。事实上,至少从字面上来看,用这两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音乐实在是不太公平。当然,我也并没有打算为之开展什么“正名”或是“重分类”的运动;我只是想用她的音乐来说明一下,“严肃”音乐其实可以是优美绝伦、荡气回肠,而“现代”音乐其实也许隐含着比传统古典音乐更为古远的乐思。 在这张唱片中的某些音乐中,我们确实可以找到一些早期音乐的痕迹。 有一首标题为《拜占庭赞美诗》(“Byzantine Psalm”)的短歌,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形式的赞美诗;而这种节奏自由的单音清唱曲,正是一千多年前早期宗教音乐中的典型形式。这一首拜占庭赞美诗用古希腊语唱出,柔和温暖的女声在持续低音的伴唱下如同幽谷回音,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 在这首拜占庭赞美诗中出现的持续低音,其实在卡兰卓的音乐中十分多见。比如在这张唱片的几乎所有其他乐段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持续低音,只不过不是由人声唱出,而是由乐器所演奏。卡兰卓曾经回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山村所听到的那些美妙的声音:风声,雨点在屋顶上的敲击声,潺潺的流水声,下雪时寂静的声音,还有在教堂中听到的持续的男声吟唱及其所伴随的拜占庭圣咏旋律。。。也许,那些音乐中的行云流水般的低音和声,正是那些千年前曾经回响在古代希腊上空的音乐,却经由卡兰卓的聆听和记忆的折射,穿越了时空,将我们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04. 鹳鸟踟蹰 又一部让人感伤的音乐,非常喜欢卡兰卓音乐里那种清淡的美。 (转)   故事发生在希腊边境,有人说它是一部关于世纪末的绝望的电影。它关注的是在东欧共产主义没落和苏联解体后,当代的边境、难民和变迁的问题。   一位政治家离开议会从家里出走,消失得无影无踪。新闻工作者Gregory Karr正在报导停留在边境的移民和难民的情况,他在人群中碰到一个人非常像那个失踪的政治家。他还找到了一个被作为国境线的河流一分为二的小镇,看到一场超现实的婚礼,新娘和家人在河的这边,新郎和亲友在河的那边。那个人的身份一直没有确定,而那些不幸的难民以及被分割的村庄使Karr理解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绝望。 电影中有个人说,“我们越过了边境,但却仍然在这里。我们要穿越多少边界才能回到家乡?”那些政治家们真的关心吗? 给大家听的是CD中的1,2及一首新娘圆舞曲12,卡兰卓标识性的惆怅、忧郁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配乐中个人认为展现到了极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5. 雾中风景 惨得很,这张片片当时没有拿,但音乐确实很迷人。现在也没有心情再买很多碟听了。电影收到了,觉得闷,要有耐心看,看完后会感动。   当卡兰德罗成了安哲罗普洛斯的声带,你是否只看见雾中的风景,看着狭隘的城市丧失了生活的景深.雾像一只猫,举足不定、一切不再沸腾,晦黯的尘世因为雾的颗粒而优美.电影中的旋律总是近在咫尺,而又难以琢磨,如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一样,当你将它朗诵出来,说到底.我们该感谢什么? 为了心中的图画与激情...... 请大家试听的是CD第1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06. 养蜂人 Eleni Karaindrou 安哲早期的三部曲之一,音乐略带JAZZ风味,但不失卡兰卓的风格。 转)因为本人不看电影,只是单纯的从音乐本身出发。Eleni的音乐总有一种关乎个人宿命的悲情氛围,不由想起Pascal的句子:在我们与地狱或天堂之间,只有生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它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眼前浮现的总是停不了的绵绵夜雨,冷清清的白雪,乌漆漆的昏天黑地,阴霾,郁结,压抑,一种不明朗的存在,苍穹之下,众生皆渺小,生命无常,只得默默承受。一直觉得Eleni就像个对世界的远观者,画面感很强,一个女人,身穿白衣,站在崖上,板着瘦削脸颊,时而冷峻时而感伤,在与世无争之余却又像洞悉一切的看着身下的世界。Eleni很擅长用弦乐,连续的揉弦,抖音,泛音,每每都隐藏着一股低调的澎湃,就像平静的大海,底下却是汹涌暗流。Eleni的手风琴运用也是特点,小时候看咪咪流浪记,印象中手风琴就有种流浪者的独特气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07. Dust of time(岁月风尘) Eleni Karaindrou 这部电影应该说没有我看过的安哲其它片子那么闷,卡兰卓的音乐里,也没有那么多忧郁,只有轻柔的叙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4-3-1 11:54 编辑 04. Vangelis 俗称 老范 (转)范吉利斯(Vangelis)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一个真正的全才。被人们称为现代的瓦格纳(Richard Wagner)。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 。 Vangelis的音乐人生 范吉利斯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深得乐迷们的钟爱,如 『Chariots Of Fire』 影片〖火的战车〗配乐,『Theme from Antarctica』 电影〖南极〗主题曲,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影片〖哥伦布〗配乐等等。 在很多介绍有关音乐的文章中,都喜欢将音乐人的风格定位,但是这种做法有时偏偏叫乐迷不太认同。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来自希腊的Vangelis,有人将他归类为New Age,但大多数乐迷都认为这是不尽详实的,因为Vangelis音乐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无际的音乐国度,这也是一位有着出色意念的音乐人的特质。 六十年代初,范吉利斯在希腊自组乐队,成为当地的一支流行组合。范吉利斯与迪米斯•罗索斯组成“爱神之子”合唱团崭露头角,1968年希腊政局动荡时他辗转到了法国巴黎,开始为电影和电视创作配乐。他与另外两位音乐人Demis Roussos和Loukas Sideras共同组合成了前卫乐队。到了七十年代,Vangelis与Yes的歌手Jon Anderson组成了JonAnd Vangelis,带出一份清新而前卫的 音乐感觉,当时人们已经很难对Vangelis的音乐进行定位了。到了1982年,Vangelis为电影ChariotsOf Fire 配乐,结果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如果你是通过Chariots Of Fire而认识Vangelis,这绝对是不够的,因为在1992年,他为Ridley Scott执导的影片《1492》中的Conquest Of Paradise配乐,从而使电影的音乐概念完全体现出来,成为不少音乐学院的教材。碟中主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那种史诗般的气派,完完全全是慑人的感觉,精彩绝伦。 Vangelis于1995年在Warner Music UK旗下推出一张专辑《Voice》, 同时有一张同名单曲推出,这首主题曲《Voice》听起来就象是《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的翻版。我最新得到大师的一张CD, 片名《OCEANIC》, Warner Music 1996年出版,整张片子的乐曲洋溢着一种大海的神韵, 每一首的旋律都如此悠扬与神秘,你甚至可以闻到海水的气息, 感受到海风的轻拂, 那仿若天际飘来的旋律会将一切尘世的俗念冲刷得一乾二净,喜欢电子音乐的朋友,如果你厌倦了雅尼,可以找来Vangelis的唱片来听听,在国内市场上可以找到《南极物语》,《蛮荒剧》,《肖像》,《声音》等。 范吉利斯最早的作品是1973为弗雷德里克.罗斯夫的电影《动物启示录》所作的《美人鱼》的配乐使他名躁一时,这是介于他在巴黎的早期创作实践和后来在伦敦形成的风格之间的作品。 范吉利斯1974年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录音室:尼摩。在这里,他逐渐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范吉利斯之声”。 1975年,《天堂与地狱》发行,这是电子音乐与交响乐结合的标志,其中的第五首《很久了,还如此清晰》也是范吉利斯与歌唱家琼·安德森的首次合作。这以后,两人以“琼和范吉利斯”的名义出版了四张唱片。 1976年的《反射率0.39》中的《脉冲星》和《阿尔法》使用电子排序法显示出范吉利斯超前的意识和技巧,当时的模拟合成器还显得幼稚,笨拙,而范吉利斯已开始利用它进行前卫的探索了。 1978年,《螺旋》中的《致无名者》获迈迪姆国际配器奖。 70年代是迷茫的一代,也是开拓的一代。VANGELIS是属于成功的开拓者。他较早的运用了电子合成技术,同时运用了五条音轨合成的技术。现在听来似乎有些不真实的迷幻和异样的音乐,实际上已经蕴涵了现代纯音乐的雏形,人声的运用更是添加了美妙和飘逸的韵味。 1979年,范吉利斯推出的《中国》成为其代表作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喜马拉雅山》,原音和电声乐器结合得天衣无缝,气势挥宏, 你仿佛可以看到风将积雪吹得漫天飞舞的景象,感到袭来的阵阵寒气。 进入八十年代,范吉利斯的第一张专辑《短篇集》中的《我听见了》是他与安德森的首次全面合作,而1981年为大卫.普特南的电影《烈火战车》所作同名电影音乐更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成为最早、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电影电子配乐。同年,在与琼.安德森合作的《我会找到归乡路》中,范吉利斯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实验。 1983年,范吉利斯再次显露出其在电影配乐方面的天才。这次的作品就是那张着名的为日本电影《南极物语》所作同名电影音乐专辑。这部电影描写的是一群被日本南极探险队员遗弃的拉雪橇的狗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挣扎求生的感人故事。唱片封面是一片苍茫大地,只有银灰色的Antarctica几个大字和一幅南极地图,音乐也是一样乾净透彻,一如南极那片纯净自然的天地,博大开阔,像水晶一样透明,而那宏大的音乐中隐隐的悲凉更是让人产生无尽的冥想。 八十年代末,范吉利斯关闭了尼摩录音室,开始周游世界,主要是在北美和欧洲。 1992年,久违的范吉利斯为电影《1492-征服天堂》所谱写的配乐再次轰动全球,成为九十年代最卖座的电影音乐之一。在这张唱片中,范吉利斯倾尽全力,在录音上尽致完美,你甚至可以用它来测试你的音响系统和房间的声学特性,你可以听到飘逸在房间的各种乐器所描绘出的音场,“房间有多大,音场就应该有多大”,这是刘汉盛先生对这张唱片的一句评价,“这是非常杰出的电子合成器音乐,杰出到可以完整测完‘音响二十要’”。但这张唱片在国内很难买到,最近,范吉利斯出了一张精选,共15首,全长75分钟,囊括了他几乎所有的精彩之作。范吉利斯所作的电子音乐不同于雅尼表演性质的电子音乐,他本人过着隐居的生活,很少在媒体上曝光,也很少在台上表演,我们甚至连他长什么样也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他的音乐,你可以听到他想说的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火战车 这张用作各种运动会的标志性音乐当然是老范的No.1。 转:在许多人眼中,这才是VANGELIS最脍炙人口、最成功的作品! 主题曲“火的战车”,在全世界可以说已经被使用到了“滥到不行”的地步!国际上所有的赛跑转播,在挑选背景音乐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把它作为第一考虑。每当这段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脑中100%会浮现一群以慢动作奔跑的人(不少喜剧片就是因此喜欢选用这个曲子来搞笑)。前几天看CSI(犯罪现场),警察部队的越野比赛,主人公GRISSOM开着小车陪着参赛的女警,车里放的又是“火的战车”,搞得女主角都没心思跑了,哈哈。言归正传。 电影: 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之作。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1919年,犹太青年哈罗德·亚伯拉罕为了向种族歧视表示抗议,决心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会。另一位优秀短跑选手埃里克·利德尔,出身于苏格兰一个传教士家庭,是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他努力练习短跑则是为了上帝的光荣。经过一番刻苦的训练,两人均被选入英国田径队参加奥运会。一百米比赛定在星期日举行。利德尔因为这是基督教安息日,拒绝参加比赛。在四百米比赛时,林赛爵士主动把自己的比赛资格让给了利德尔,这个“会飞翔的苏格兰人”虽不习惯长距离比赛,但为了信仰——上帝的光荣,他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胜利。亚伯拉罕也获得了二百米短跑的金牌,取得了作为一个犹太人应有的尊严。两人都为英国刻了荣誉。影片的名字来自英国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把火的战车带给我”。 音乐: 尽管本片赢得了奥斯卡大奖,但今日已基本被人遗忘。影片唯一流传不衰的东西就是VANGELIS同样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配乐。这是影史最具代表性的电影配乐之一,也开创了电子音乐赢得奥斯卡配乐奖的先河。人们现在是通过这部配乐才知道原来还有同名的一部电影! “火的战车”主题曲,一开始是合成器对火车疾驰音效的惟妙惟肖的模仿,非常的生动传神,令人耳目一新。随着一声如乱花碎玉般的键盘音效,舒缓、坚定、歌唱性的著名主旋律由电子钢琴行云流水地奏出,带来圣洁、壮丽的听觉享受。火车音效贯穿全曲,为音乐增添了摄人的动感。合成器与钢琴的应唱,使音乐情境无比的开阔。全曲完美地描绘了“人”向光明目标奔跑的执着和欢乐,令人难以忘怀。 除了最著名的主题曲之外,VANGELIS还为片中两位主角各谱写了主题,Abraham's Theme 是一个十分细腻唯美的主题;而 Eric's Theme 则呈现十分开阔的气质,本身亦成为一首著名的演奏曲。此外,唱片中还有Five Circle这样充盈优雅与美感的小品。 VANGELIS在这部作品中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电子合成器音色与表现力的开创性探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音乐写出了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静谥与潜思、人性的骄傲与高贵,令人深深陶醉于音乐本身,而不是仅仅关注它的表现形式。这使“火的战车”成为最不容易被遗忘的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 最后再说一下这张唱片的音效。不少人是把它当作发烧碟来看待的,这也难怪,全碟除了优美的旋律和壮阔的意境,还有着近乎无限大的音场与合成器模拟的五光十色的音效。此碟有三个主要版本,除了我这张外,还有一种把奥斯卡得奖纪录的一行小字印在下方,另外一种就是MFSL的24K金碟。据说后两种的音效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2. 1492 征服天堂 这张经常被视为老范最好的作品中,大气而雄伟的人声,广阔动听的音乐。基本可以作为老范音乐的典范。 (转) 1992年,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在发现新大陆500周年之际拍摄了一部关于哥伦布生平的影片《1492征服天堂》。电影讲述的是哥伦布等一批探险者历尽惊涛骇浪、致命病毒以及种种艰难险阻的洗礼最终到达新大陆的悲壮故事,主演是法国著名的“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影片拥有壮阔的主题、豪华的明星阵容和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堪称一部超级史诗。 这种类型的鸿篇巨制,配乐想当然地应该交给JOHN WILLIAMS或JERRY GOLDSMITH这样的管弦乐大师来谱写,可导演独具慧眼地选择了电子乐宗师VANGELIS。 一部古典冒险影片,搭配电子配乐,会是一种什么效果?事实证明,Vangelis近乎完美地完成了重任,写下了一部气势宏大、勾魂摄魄、永载电影配乐历史的作品。时至今日,1492的配乐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就均已远远超过电影本身,成为最广为人知的电影配乐之一、也是VANGELIS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专辑中最著名的曲目当然是主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全曲以清冽、幽远的美洲吹管乐器引出,营造一股神秘、怀古的情调,之后竖琴拨出波光粼粼的海景,在厚重的电子鼓节奏指引和铺垫下,一个庞大的合唱团无比壮阔而婉转地哼唱出脍炙人口的主旋律,唱至高潮处,一支由电子合成器模拟的大型乐队以全体合奏的形式奏出更加激昂、华丽的乐章,并逐渐转为钢琴的主奏。此后,合唱、鼓点、合成器以气势万钧、行云流水之势交错演出,展开了一幅壮丽、昂扬、宏伟的史诗画卷,眼前是一群伟大的壮士无视生死、向着人生的目标进发,令人心绪飞升、热血沸腾。 在专辑首发的三年之后,这首主题曲被德国拳击冠军 Henry Maske 用作个人主题曲,并在欧洲发行了单曲CD,很快占据了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音乐排行榜的首位,成为90年代销量最大的非流行乐曲。而今,几乎在所有国际体育赛事、大型公众庆祝活动上,都可以听到这首“征服天堂”。 其实,除了这首曲子,专辑中的其他曲目同样出色,特别是其中描写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的小品,极尽优美、婉转之能事,展现出VANGELIS温婉、柔情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3. 南极物语 这是老范写的极其空灵而美到极至的音乐,发烧榜TAS榜上的常客。 (转) 《南极物语》现在算得上是VANGELIS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了(特别是在国内)。不过当年这部配乐问世的时候,因为是一部日本电影,并未在欧美放映,原声唱片也是仅在日本国内发行,所以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 可幸美国TAS发烧榜的主笔听到了这张唱片,并为其出色的录音效果折服,将其选入TAS超级CD榜单,此后这张唱片才开始作国际发行,使更多人有机会听到VANGELIS的另一部优秀作品。 电影本身: 高仓健主演,日本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下面是一篇很有诗意的故事梗概,对我们聆听音乐颇有裨益: “冬天的南极。   雾色的寒气在浩瀚的苍白里如同铿锵的电子音符,以无比的力量蔓延到每一块晶莹剔透的雪地中,散射出灿烂而耀眼的光芒。大概你从没有想到这里的白竟是如此的瑰丽与心旷神怡,但随之又会在心底生出太多的敬畏来。   人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面前,其实很渺小。   渺小到要靠几条狗来维持着他们的自信与勇气。   潮田、越智、尾崎,3个科考队员带着十几条狗上路了,他们的任务是在南极恶劣的环境下对生存环境的考察。   一望无际的皑皑雪域里,是那些忠实而又勇敢的狗们凭靠着敏锐的嗅觉和方向性让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返回的途中,突患雪盲症的科考队员们又是在两条狗的帮助下才在基地找来救援。   狗给了他们第二次的生命。   然而,当暴风雪一夜之间突然袭来,天气骤变,基地主任下达了全体队员迅速离开南极的命令的时候,那些狗却被永远地留在了南极!   原因似乎很残酷,船上的供给严重不足。   那些狗是注定不能与人类争夺这些生存资源的。   在船离开冰岸的那一瞬间,那些被铁链锁在冰地上的狗无奈狂嚎,4只脚把冰块划出一道道粗深的痕迹,一声声的微弱的呜咽在夜空里延绵不断……   那些自以为高尚和掌握了科学的人,也许不曾记得他们的生命是怎样得以延续的。   可能他们早已经忘记了那些在荒无人烟的雪地里拼命奔跑着的狗,穿越寒风与雪的袭击,丝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直至矫健的身姿变得艰难蹒跚,还是没有忘记营救它们的主人……   在它们的心里,主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永远都不会分开的朋友。   可惜,它们只是善良的动物,哪里会了解早已进化有了文明和智慧的人内心的所想?   15条狗有多半被困死在铁索之下,能够逃脱的又在为寻找食物而狂奔着……倒下了一条,又重重摔倒下一条……   纷降的大雪迅速把它们掩埋。   到了最后,只有两条狗按原路返回,寻找着潮田他们曾经考察居住的地方,找寻着残留下的食物。   孤独袭击了它们,没有了力气嚎叫,步履也变得沉重,但心里还有憧憬……就这样,在雪地里,它们相互抚慰,共同期待着明天,可是属于它们的明天又会在哪里?   日本东京。   潮田辞去了他在大学里的讲师职务,费尽力气一一找到那些当初为他们提供狗的主人,为把他们最优秀最勇敢最忠实的狗留在南极而深深致歉,最后还为那些狗都塑了雕像。   也许惟有此,才能减轻自己内心巨大的痛苦。   雕像的揭幕式上,潮田和越智相遇了,两个人不禁回忆起那些在南极刻骨铭心的往事来。当谈到那些狗,两个人的话语里都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不由唏嘘慨叹,双眼湿润:那些可爱的生命,是否还有存活?   南极的又一个春天到了。   潮田和越智加入了新组建的南极科考队,再一次来到了南极。   当看到铁链和埋在雪里的爱犬的尸体时,潮田和越智的心底突然掠过一种难以鸣出的悲伤。   无语、哽咽,就在两个人心态灰冷快要绝望的时候,视野里却出现了两只狗的影子。   热切地呼唤着它们的名字,奔跑着朝向它们靠近……   轻易就原谅了人们把它们遗弃的罪过,依然是好朋友,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音乐: 专辑一上来就是足以令所有听者为之倾倒的《南极主题》。 这段主题基本上只是围绕一段简单旋律所作的变奏和重奏,但VANGELIS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编排和铺陈令人百听不厌;它混合了恢宏的电子管弦乐、和声以及打击乐,营造出南极那一望无垠、寒气逼人的壮观景象,以及逆境中的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抗争,其气势之宏伟令人咂舌。这段主题音乐现在被频繁使用在各种电视节目中,用于表现大自然的威力或是英雄人物的历险精神。 专辑中的其他曲目,也都是围绕着主旋律展开,但气氛和听感迥异。《南极回声》展现的是冰天雪地中生命的脆弱和渺小,《南极回忆》是配合主人公对南极的思念与愧疚,《解脱》则是对人、动物、自然之间深厚情谊的颂赞。各曲目之间基本没有间断,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此张唱片的音效亦是闻名遐迩。音场差不多是所有电子音乐中最广阔的,在房间中聆听,会感觉音乐完全把人和房间包围,而且向墙外不断蔓延。极具冲击力的低频和晶莹剔透的高频,将音响系统的音色和动态表现推至淋漓尽致。想一想,这可是在1983年,电子合成器的运用还远远没有今天这样成熟。VANGELIS居然在20多年前就可以做出这样一张将电子合成器的演奏和运用发挥到极致的杰作,真是无愧其天才之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4-26 20:2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