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81|回复: 1

英国肯特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断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7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肯特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断想
2014.1.6
李 俊 华
元月五号晚,英国肯特交响乐团在西安索菲特大剧院举行了新年音乐会。没想到,先前我并不看好的这场演出,却有出人意料的亮点,令人几多感慨。
元旦前拿到了票和节目单后就有点失望:拼盘式的节目零碎且国内曲目偏多。抱着聊胜于无的念头,情绪不高的走进剧院。
上半场演出确实乏善可陈,就连我寄予很高期盼的《威风堂堂进行曲》也无高潮。原来想这曲子作者埃尔加就是英国人,乐团演奏自己同胞的曲子,总该有点儿不同凡响处吧,结果却平平。心中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
下半场第一支曲子是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却有了一个小高潮,整个乐团演员们似乎忽然来了精神。到了《北京喜讯到边寨》,演员们的热情仿佛一下子迸发出来了,甚至有一种亢奋状态,指挥也仿佛渐入佳境,动作更加饱满、潇洒、奔放。当我为忽然而至的激情所惊诧时,四个长号演员齐刷刷站起来,号声也更加高亢、嘹亮,接着,弦乐部演员也随着曲调高低,边演奏边起立坐下交替而行,极大增加了曲子的活泼、灵动气氛,仅这微小改变,就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热情,场内气氛骤然升温,整个大厅里荡漾着弘大、热烈的激情。总共曲长不过五分钟的曲子却高潮迭起,带动着全场观众迅疾进入亢奋中,当距离终曲还有好几秒时,也不等指挥的结束手势落下,掌声已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大厅,欢呼声此起彼伏。随着曲子结束,指挥家本·艾琳转过身来,通红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激动。
久久不能平息下来的掌声使我沉思如潮……
这首《北京喜讯到边寨》是郑璐等于1976年10月根据粉碎四人帮,举国狂欢、无数人喜极而泣的历史画面于当年12月创作的。它以管弦乐形式,再现了北京喜讯传到遥远边寨,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及各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场面。是西洋乐器表现民族感情的一个成功范例,并多年屡演不衰的名曲。
几十年来,庆典、欢乐的文艺形式汗牛充栋,但此曲却长期受人青睐确有其特有原因。过去一直把1976年10月称为第二次解放。其实细究起来,没有第一,何来第二!中国人民何曾有过真正意义的解放?特别是政治权利、自由、尊严等,不过是27年后久违的回归,实在算不上解放,但是1976年的10月又确实是中国划时代的重要标志!从这一时刻起,中国人挣脱了远不止三座大山的各种枷锁和压迫:说话再也不用左顾右盼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再也不必担心被扣帽子打棍子了;享受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再也不必看别人的脸色了等等。总之立国三十年了,中国人第一次有了为自己做主的权利,第一次有了做人的尊严。在那举国狂欢的时刻,北京街头白酒脱销,无数人喝得酩酊大醉,多年积压在心中的痛苦合着欢乐的泪水倾泻而出。诗人贺敬之有诗曰:百里首都钢城,十里长安大街,不是国庆的国庆,不是过节的过节-----。作曲家在这个历史时刻后的两个月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乐章,不用说也是被举国同欢、民心所向的欢腾景象震撼了!今天,这乐曲也再次感动了我!
早先听唱片听不出效果来。1991年5月去北京,在首体第一次现场听这曲子,那是500多人的庞大乐队演奏,恢弘的气势使效果一下子完美凸现,从此对这曲子有了好感。2003年初去北京参加征文颁奖仪式,武汉铁路客运段的业余乐团也演奏了这支曲子,但他们人数少,效果差强人意。
后来,这支曲子越来越耳熟能详,每次聆听,都是对那个时刻的重新温习、回味,以致今天当它再次叩动我的心灵时,我不由得自问:国内乐团为何不能有如此创意?要由一个外国乐团推出新意?难道英国人比我们还能体谅我们的痛苦历史,因而用最感性、最夸张的音乐语言,来激起我们对历史的重新审视?
也许,英国人的用意并非多余——君不见,三十多年了,许多人正在日益忘掉那个算不上解放的解放的时刻……。
最后一个曲子拉德斯基已经没有悬念了,怎样演奏都是完美,必然完美。随着献花女孩走上舞台,担任独唱的英国男演员把花瓣洒向观众,整个演出在欢呼中落幕……。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9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中国人还是对自己的音乐有感觉!估计老外们也排得特起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3-29 22:4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