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23|回复: 0

[24bit/192KHz][Lacrimosa][Stille][黑胶唱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辑英文名: Stille
歌手Lacrimosa
音乐风格: 摇滚
资源格式: FLAC
版本: [LP 黑胶 24bit/192KHz]
发行时间: 1997年
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简介

IPB Image

专辑介绍:

1 Der erste Tag 第一天

Lacrimosa从Inferno开始,开场曲就从主打歌改为序曲的角色,尽管也会有演唱段落,但更多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阐述专辑概念,具体展示专辑整体风格。它们大多数都是古典式编曲,在交响乐框架上表现各自专辑的特色。Stille的特色,用Der erste Tag就可以概括,这首歌完美的表现了Stille的气质,不可不说是相当成功与贴切的开场。

钢琴开场,活泼但轻柔,露出寂静的气氛,突然弦乐加入,节奏加快,弦乐主旋律突出来。这个主旋律贯穿了整张Stille,可以说Stille的音乐概念性甚至比Elodia更强。Tilo的三句低声吟唱仅仅是开始,鼓声加入,气势立刻宏大起来。过渡弦乐后,Tilo与Anne完成了一段华丽至极又凄美绝望的对唱,话说这段旋律常常萦绕在我脑海中反复不去,这段婉转悠扬的旋律配上鼓声的节奏,复仇快丄感般的气氛延展开来,因爱生恨的感受从旋律中缓缓流出。然后,Stille标志性的合唱团的表演,把朦胧的悲情反复把玩扩大。弦乐缓缓静下去,沉重的吉他独奏又为乐曲蒙上凝重的色彩。Der erste Tag中的鼓声是整首曲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欣赏Der erste Tag的过程,就是看AC大叔完美的鼓点与任何一种乐器搭配的过程。Tilo在此开嗓,声音刚开始很干净,伴着反复不断的吉他失真,Tilo的声音也撕破开来,变成了狂放的嘶吼。然后又是华丽的吉他失真效果。有人说Der erste Tag相当丰富多彩,其实乐器也不是很多,给人以华丽饱满的感觉的原因,主要在于很频繁的吉他失真,这种音效扩大了音场,增强乐曲的质感,使得整体更加饱满,这种手法在Stille中屡见不鲜。紧接着,犹如古典协奏曲的段落,合唱团与鼓声对鸣,吉他加入,三角铁点题般再次重复主旋律,Tilo上演了一气呵成痛快之极的宣泄式演唱,长句的快速表达烘托着配器的节奏,掀起乐曲的第一个高潮。这种不换气的歌唱方式一向是Tilo的拿手好戏,他在Stille中多次表演,这种演唱方式充分体现了长句饱满的魅力,体现了充分的反叛与叛逆精神,抒情的倾诉式表达给听众无比的震撼。然后,弦乐过渡,钢琴与弦乐同时再次奏响主旋律。乐曲仅仅安静了不久,合唱团再次掀起了浪潮,鼓声,吉他与弦乐的搭配有力的推进,一段华丽的吉他Solo,演奏一段后合唱队加入进来,最后合唱队浑厚凝重的声音占据了主流,彻底把乐曲推至高潮,然后在弦乐的引导下戛然而止。

长达10分钟的乐曲高潮迭起,毫无冷场,听众的情绪顺着乐曲的流动不断被调动释放,Tilo运用古典乐的编曲方式,完全克服了以前长篇作品沉闷无趣的缺点。Der erste Tag的歌词异常沉重,小丑与女神的爱情鲜血淋漓,爱恨交融(典型SM感觉),而音乐则是完美的宣泄了情绪,感觉是把郁结了数年的愤懑与不平都倾吐出来,所谓痛苦,所谓凄美,或许就是如此了吧。对于Der erste Tag我看过一个泪迷的文章,他说他第一次听Lacrimosa就是Der erste Tag,他戴着耳机蜷缩在房间角落里循环了一个下午,泪流满面。又说Stille给人的感觉,就是“怀抱着一具新鲜尸体”。我非常兴奋地说,这两句话完美概括了Der erste Tag和Stille整张专辑。

不用再掩饰,Stille里小丑与女神的爱情,是一种风雨欲来山满楼的危机重重,双方对对方的浓重爱意已经化成了不理解的愤懑与仇恨,面对这个境况他们做的,是自我鼓励,是发泄痛苦,是用暴力的,虐待的SM方式去化解鸿沟,用痛苦的鲜血淋漓的快丄感去忘却精神的痛苦。这是他们爱情毁灭前的挣扎,是他们必然失败的最后努力。Stille是Lacrimosa最SM风味的作品,也是Lacrimosa最华美的专辑。因为相比于爱情的死亡与诞生,爱情的疯狂挣扎最为华美,因为这才是一去不复返的绝唱,凤凰焚灭前的凄婉哀歌。

2 Not Every Pain Hurts 痛而不伤

总觉得“并非每种痛都可损伤”翻译的也太可爱了,不如化用古语“哀而不伤”翻译成“痛而不伤”简洁达意。可以说,Anne在Stille的两首作品,传达的都是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的人生观,这与Tilo的极端自虐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也是小丑与女神在人生态度上的巨大差异。女神的歌声,是细腻达观中的淡淡忧伤,明显区别于小丑那浓墨重彩,阴霾满空的化不开的悲伤。在Not Every Pain Hurts中,对于女神来说,面对隔阂与不理解,面对挫折,她可以做得到接受并试图去改变,可是对于小丑来说,这一切都不同了。爱意相同,可一方达观,一方极端,悲剧的种子就会不可避免的埋下。

歌曲依旧是Anne钟爱的民谣小调,这种风格的音乐,带着凄美的忧伤,可是总是淡淡的,娓娓道来的,无论叙述多么残忍的故事,总给人以纯净的美的享受。这次,Lacrimosa不再像No Blind Eyes Can See那样过分的加入太多配器,以至于损伤主体效果,Tilo与Anne的合作默契起来,悠扬的手风琴声与灵动的弹拨乐器搭配主歌,在副歌中适当的加入吉他与鼓声做点缀,交响乐团直到间奏才出现,后面还有精彩的吉他Solo,但一样都是点缀。全曲突出了Anne的演唱与歌曲旋律,听众不会再像No Blind Eyes Can See一样被配器夺走注意力,而是完全去展现Anne喜欢的风格,Tilo尽管在最后有和声,也是很不起眼的。总之,Tilo特意为Anne安排的空间,这个与Lacrimosa风格不同的空间给予了Anne充分的自由。

Anne的音域并不很广,也不会在歌曲中有华丽的高音表演,但姐姐的声音的确实是飘渺魅惑的,不同于“仙音”,但同样晶莹纯净,不食人间烟火。在吉他发出第一声声响,姐姐唱出“Not every pain hurts deep inside”时,我留下了眼泪,这种眼泪是淡淡的忧郁,带着唯美的凄怆感,区别于Tilo让我落泪的那种绝望与孤独。

3 Siehst du mich im Licht? 你能在光芒中看见我吗?

Stille的代表曲目。对于Tilo来说,这种忘我的宣泄与愤怒,在他以前的作品中实在是太少了。更换了乐队成员的Lacrimosa,在Tilo的引领下开始变的狂放不羁。抒情性的外放表达,赤裸裸的面对阴暗,带来的痛苦与快感交织,Lacrimosa从没有像这时候“摇滚”过,小丑也第一次把自己的失控发泄到了身体之外,他不在用灵魂的痛苦扭曲折磨自己,攻击的对象也不再是自己的灵魂,而是把矛头指向外界,指向对方,而小丑的口吻,更是在指责女神。是的,从Stille的歌词中,我们看到小丑对女神的爱与崇敬尽管依旧深沉多情,但是显然小丑有了自己的不满,而且极端的表达出来,让女神不得不承受痛苦。

开头有力但也沉重的鼓点,就刻画出一丝不祥的凝重气氛。吉他与弦乐同时奏出了异常有节奏感与宣泄感的主旋律,然后Tilo的嗓音从一开始就嘶哑了,Anne的声音带着隐藏的不满与愤恨,可是对唱没有进行多久,女神就发觉自己不得不退出,小丑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倾诉。这下面的旋律,以及延续主歌感觉的副歌(Tilo的惯用作曲法),Tilo一个人就将他们完成,每句话都吐字很硬,咬牙切齿般的刻骨仇恨,不带停歇的长句倾泻而下。略微安静的原声吉他后,Tilo继续狂热的放肆着情绪,他调动着所有人心中的阴暗面,伴随着交响乐队的加入,把愤怒不满的情绪推向宏大,一长串华丽的吉他失真更体现着小丑完全扭曲与失控的灵魂。过渡的弦乐,然后是完全金属音乐的吉他轰鸣,火力全开的那种。Tilo在最后再次现身,这次他彻底失控了,他已忍受不了所有的痛苦与愤懑,副歌被他颠来倒去不换气的唱着,撕裂的声音句句带血,有如折磨。最后,Tilo惊人的呐喊,那惨叫般泣血的嘶吼,彻底的为乐曲蒙上鲜血,甚至是邪恶与罪孽。

Siehst du mich im Licht?这一疑问,就带着满心的怀疑与自卑。歌词里的小丑女神,在身体的交合与SM的痛楚中体验到极限的愉悦,可是小丑在时候感觉到了什么?空虚。这只是肉体的交流,然而他们的心灵被完全隔开。小丑站在光芒之中,被女神爱着,可是除了肉体的极致外,小丑的灵魂需要完全没有满足,小丑的心灵根本还是孤独的!小丑沐浴在女神光辉的爱中,犹如站在光芒之下,可是却完全不被女神理解,犹如女神根本看不见的黑暗。女神的感官,都是自我的,自私的,幻想的,营造着她的爱,可是女神完全不理解他,女神的想法对他来说是难忍的误解,女神对他的关注,对他的爱,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高低阶级的差异,使得女神的爱对小丑来说,只是一种恩赐,一种压力,对他毫无用处,他根本不能通过爱情自我解脱,所以才有音乐中的痛苦,愤懑,不满与极端的攻击性。沟通永远是世界上最难的事,理解是世界上最为可贵的珍宝。

这首歌音乐本身是非常精彩的,交响乐与金属的结合搭配非常切合,音乐中蕴藏的狂热与煽动性,有力的挑动着听众的共鸣,不论是被人理解的人,还是孤独自闭的人,都会在这首歌中找到共鸣。因为,思想永远是自己的,它总有别人不理解的领域,我们总会在某一个地方,方觉自己不被人理解的孤独,那种孤独,难以忍受,令人发狂,折磨着自己,使自己极端而不自制,偏激而失控。而摇滚音乐就是为了这个的,她容纳陈载着我们的负面情绪,世界才变得光明与美好。

4 Deine Naehe 你的切近

这首歌是Stille“炫技”式音乐的代表,11分钟的长篇制作,基本上乐队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有表演Solo的机会,从技术角度去看异常华丽精彩。如果说Siehst du mich im Licht?更多的是泄愤,Deine Naehe表达的更多是无奈。这首歌词没有去思考哲学命题,而是直抒胸臆,把小丑心中的痛苦直接的表达出来。歌词中甚至有卑躬屈膝的乞求,仿佛回到了Inferno时小丑对女神的那种自卑基础上的疯狂的崇敬与爱慕,但不像Inferno里一味渲染女神的魅力,而是更多专注于小丑的心理。小丑抒发的情感与Stille里大多数作品相似,就是爱情中双方的不理解与心灵的疏远。小丑呼唤着女神的切近,尽管他与女神在肉体上达到了合二为一并感受到极致的愉悦,但双方在心灵上互不来往。小丑也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鸿沟,这种鸿沟能用激情暂时填平,但迟早将毁灭这段爱情。

可是这个悲哀凄怆,甚至卑躬屈膝的歌词,Tilo却写出了如此有力的音乐。听Lacrimosa的某些歌曲总会有这种感受,明明唱出的旋律是一种气质,可歌词又是另一种气质。就比如Deine Naehe,曲调可以说潇洒干净,绝不拖泥带水,大有“你不爱我但我就爱你咋地”的混不吝气质,与歌词相对应未免有些不和谐。不过这正是Tilo的风格吧,他对悲伤的理解,是一种宏大的,浓墨重彩的情感,而不是Anne那种淡淡的忧伤凄美。开场原声吉他带入,钢琴与之相伴,随后AC大叔的鼓独奏,继续渲染凝重气氛,然后吉他引领乐队进入正题,一段吉他Solo仅仅是开始。Tilo又放出那种嘶哑如恶魔版的魅惑声音,唱出第一段小调。总体Deine Naehe的编曲,就是把Tilo的几段小调用各种乐器的Solo连接。第一段演唱结束后依旧是失真感强的吉他Solo。引入Tilo的第二段小调,这段作曲非常成功,旋律不断深入,情绪盘旋上升,绝望的气氛从“Ich bitte dich”中释放出来。然后重复第一段小调,钢琴过渡,弦乐与吉他开始和鸣,Tilo加入再次上演不换气宣泄式演唱,节奏也突然加快,犹如心跳加速,听众也像坐过山车般进入癫狂的段落,情绪在Tilo的又一声嘶吼中爆发,Anne姐姐随着吉他与鼓点的节奏先来了一段激情洋溢的键盘Solo,仔细听听里面的华丽琶音非常养耳。不过这不是主要的,Anne的表演机会还在在后面。Tilo又一段小调,音调很低,但旋律非常痛苦,有如沉入低谷之中毫无光明;突然最后一段小调升高了音符,也调动了情绪,Tilo带着哭腔提高了声音,喊出了无可奈何的绝望。面对小丑的表演,乐队成员开始了又一场炫技:先是Anne,一段不亚于Ich verlasse heut' Dein Herz 的键盘Solo,不过情绪更加高昂,节奏更快比较舞曲,运用的反复也较多,但是稍微缺乏感情。然后,乐队整体加入,吉他火力全开,节奏多变,丰富多彩的Solo把全曲推向最高潮,最后在金属音乐中象征反叛精神的吉他失真中结束全曲。

可以说,这首歌的编曲方式是Ich verlasse heut' Dein Herz 的前奏。不同乐器的交替Solo带来的听觉上的极致享受以及情绪的流动,都是Tilo想实验并且效果很好的东西。基于这首作品带来的经验,Tilo对键盘与吉他Solo带来的效果相当满意,这促成了Ich verlasse heut' Dein Herz 的诞生。不过Deine Naehe相比于后者, Tilo的演唱与小调旋律渲染的忧伤悲苦相近,但是Solo过分炫技,比较空洞缺乏情感,比如Anne的键盘Solo就有过分表现弹奏技巧而无助于情绪表达的嫌疑。Deine Naehe带来的听觉享受无以伦比,只是好音乐更重要的,还是情感吧。人们称赞Ich verlasse heut' Dein Herz 的钢琴与吉他的对答,还是因为旋律中的凄怆与悲伤。

5 Stolzes Herz 高傲之心

专辑主打曲。从这一地位就可以看出,尽管小丑沉溺于黑暗绝望之中,他的情绪无比低沉忧伤,但是Tilo已经不是前三张专辑中消沉颓废的少年,他看到了光明,并发自肺腑的追求光明。或许他明白了人生必定是一场要落幕的悲剧,所有的挫折与苦难总有一天将化为尘烟。抑或小丑的渴望控制着他的灵魂,与女神的爱情无法滋润他缺水枯槁的心灵,导致他对光明的渴求越发强烈。总之,Tilo保有一颗高傲之心,他的灵魂经过考验,经过扭曲痛苦与思索后的自我调养,保持着纯洁与坚定强硬的信念。不仅是Tilo一人,这种思考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这世界充满黑暗痛苦,在这污浊中依旧能保有信念与良知,面对挫折痛苦坚持不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具有人性的人,理解黑暗正视黑暗但心中依旧充满光明的人,才不枉拥有理性,意识与思维。这是人生的最佳态度,是绝望中最灿烂的希望,黑暗后最光亮的黎明。
歌曲以钢琴独奏开始,Tilo随着缓慢略显沉重的音符开始吟唱。Stolzes Herz最精彩的,就是歌词与音乐的巧妙对应,Tilo在歌词中描述着黑暗与软弱无力,钢琴声就带着化不开的凝重。可是,弦乐慢慢加入,管乐声随着逐渐加强的琴声开始衬托情绪的抬升,先抑后扬,极富层次。伴随着Tilo的声音抬高与鼓声的加入,乐曲开始脱胎换骨,积极的情绪占据主流,阳光照射如灵魂之中,副歌开始,吉他火力打开,Tilo开始放声歌唱,大声呼唤着积极向上,哪怕眼泪,鲜血,我依旧保有高傲之心,决不屈服。合唱团适时加入,为Tilo的歌声与吉他音墙增加了厚度,拓宽了音场,气氛更加恢宏,也体现着这一人生态度的普遍性。副歌八句刚结束,Tilo又开始了强烈的质问:作为一个人该如何?一个人为何要沉溺在痛苦与软弱之中?连续感很强的弦乐伴着钢琴的主旋律过渡,音乐逐渐停止,停顿伴着非常神秘,可能是山谷中的风声的采样,缓和着情绪,也酝酿着进一步的爆发。鼓声突然加入,精神为之一振。逐步渲染气氛,然后吉他Solo统治全局,更加高昂的气氛从乐曲中散发出来。这一个停顿是很有用意的,在音乐上它用强烈的对比烘托了最后的情绪表达,或许也寓意着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随着鼓声的阳刚之气,一切困难终将被击败跨越,光明将覆盖人生。最后,Tilo仰首放声歌唱,合唱团不断渲染着气氛,把情绪向四面八方推广。Tilo把副哥的旋律进行了最后一次变调,唱完后立刻是钢琴与鼓声的搭配,毫不拖泥带水的结束了全曲,此时Tilo高亢的呐喊还萦绕耳际。

是的,Tilo已经是活明白的人了,Stille中的歌词展现着一个敏感聪慧,独立理性的Tilo,他对自己之前的痛苦与颓废进行了强烈的反省,他抬起头遥望未来,决定为了光明奋不顾身。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Tilo哪怕在以后遇到更多的挫折也不会在如Angst般极端尖锐,他将永远保持希望于心中的光明。这时他的心中已经不再是微弱的风中火焰,而是熊熊日光下的星火燎原。

6 Mein zweites Herz 我的第二颗心

对于Lacrimosa来说,还没有过这样的纯室内交响作品。Mein zweites Herz填补了这个空白,而且算是呼应了封面,终于是为小丑站在寂静的歌剧院这一画面配上了合适的音乐。但实际上,出现这首作品是顺理成章的,Tilo只是把自己的“配乐朗诵带”的配乐从电子乐换成交响乐。从某种意义上说,Tilo的天赋与创意在前几张专辑中已经展示,他后面的工作就是用不同的载体重新打造他之前的创意。而Mein zweites Herz诡异的曲调,郁结的情感都只是在为小丑的心理活动而服务。这首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首先是那段诡异的管乐主旋律,然后就是Tilo吟唱出的另一颗心的话语,优雅中的残忍,滴血的华美感让人无法忘却。

开场是癫狂诡谲的管乐,这段鬼魅的旋律时刻在听众脑海中萦绕着,从这段旋律中透出的不安与不详蔓延开来,始终在乐曲中反复演奏。Tilo低沉地朗诵着诗句,这段主旋律将从头至尾覆盖整首乐曲。小号响起,缓缓地提升情绪,然后交响乐团整体加入,弦乐异常的萧索肃杀。管风琴也随之加入,低音鼓铺陈着阴霾与痛苦。弦乐独奏,Stille专辑主旋律的变奏,管风琴的背景不断加强,勾勒出歌剧院的恢弘气势与寂静,对比着小丑心中的矛盾与斗争。终于,寂静被打破,小丑的两颗心之间的决斗开始,那段诡谲的管乐再次被推上前台,配上有力的鼓点,乐曲被推向高潮。Tilo痛苦的低吟,管乐在繁复的铺开画卷,终于,两颗心达成了一致,灵动的,跳跃的背景声,Tilo扮演着另一颗心发出了柔软悠扬的歌唱,彻底允许了仇恨击溃爱情,宣告着斗争的结果。癫狂诡谲的管乐最后的疯狂,渐弱效果缓缓结束。

这首歌歌词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小丑开始逐渐放下对女神近乎迷恋般的情感,他开始了极其冷静甚至冷酷的理性思索,逐渐聆听到自己心中的另一种声音。Tilo再次描绘灵魂分裂的感受,开始描述小丑的分裂人格。镜子里的小丑互相对答,不同的的思维与对策,左心与右心矛盾而统一,共同组成了小丑这一整体。首先,是一种自我怀疑:对于内心中的矛盾的一种逃避;然而,小丑算是发觉了自己灵魂的分裂之处:他的一颗心继续拥有着对女神热烈炽热的爱情,而另一颗心则因为与女神心灵的隔离与不理解产生的渴望与恨意。他明白自己长时间的痛苦,就来自于两种心灵的对抗与拉锯。然而,在这时,小丑站在镜子面前思索,他终于明白这两者是统一的,他们都是自己,都代表着自己的要求与呼唤。两颗心相互理解了。于是,惊心动魄的段落来了,那颗恨之心得到了爱之心的默许与理解:“如果你亲吻着并思虑着谋杀,我的第二颗心——不必担心。我会每日将你遮起,并保护你——如同你对我那样。”两颗心统一了意见,爱之心向后退却,恨之心占据主导。是的,小丑长久以来对女神的爱意与痴恋,产生的隔离与不理解,对于失去女神的恐惧和近乎疯狂的占有欲即将控制小丑,小丑已经动了杀机。是的,女神的死亡从这一刻被预言,这场凄惨爱情的结局已经注定。而此时,小丑要做的就是下定决心,他暂时离开了舞台,谋杀的动机已经产生,他的理性最终催化成了恶魔。而此时的女神,尽管感受到了危险,但终将无济于事。

7 Make It End了结它

如果要评选Lacrimosa最难听的歌曲,Make It End的夺魁几率最大。因为这首歌在音乐角度上当是Anne的一次失败的尝试,算是Anne试图去融入Tilo的Lacrimosa风格的失败尝试。虽然两人心有灵犀,但是终究有着不同的志趣。Tilo在No Blind Eyes Can See试图改造Anne并不成功,而Anne试图去学习Tilo也未免失败。前面说过,Anne的特色是与此时的Tilo截然相反的。Anne偏向Tilo初期的风格,表达方式内敛平实,逐步深入,而并非Tilo在金属化后的狂放与张扬。然而,Anne尝试去狂野的,不羁的去表达一种强硬的态度,这实在是Tilo的活,交给Anne并不一个好选择。

先是雷声,然后相当嚣张,火力很大的电吉他前奏迅速为全曲奠定了愤怒宣泄的基调,一种似乎是Copycat的感觉显现出来。然后Anne类似于Tilo的低音演唱,抛却了飘渺空灵的嗓音,而是试图与Tilo一样爆发出嘶吼的力量,这种诉求在“Make It End”的呐喊中并不突出,甚至未免柔弱无力。在间奏中,Anne总算恢复了些自己,弦乐奏出的民谣小调在吉他的暴力中柔弱的生长着,并连接着第二段小调。这段小调的作曲恢复了Anne的风格,那种空灵的嗓音终于回来,可是没过多久,吉他又加重了声音,一段紧张的弦乐打破了营造出的祥和凄美气氛,节奏加快,Anne又不得不嘶喊起来,最终又到达不算出色的副歌,Anne试图用绝望黑暗的嗓音去演绎那种阳刚之气,蕴藏在声音中的“强硬”未免外强中干了:最后一遍副歌Anne还是无奈的恢复了本来嗓音,可是在又一段复杂繁复的管乐声中,Anne竟然不顾自己音域的限制,虽然飙不上高音也要疯狂一把,拉长的嗓音如同尖锐的金属撕裂,蕴含在里面的那种烦躁的情绪也弄得听众心烦意乱起来。最后,呼应开头的雷声,这首雷作也算是结束了。

是的,我不得不说,这首作品在Lacrimosa近乎完美的创作历程中,就属于导致“近乎”的作品。扬长补短,相互补充,正是Tilo与Anne二重唱的优点与基础。Anne放弃自己的长处而去就短,也就导致了作品的失败。如果这首歌由Tilo来主音,Anne负责惯常的和声工作,或许Make It End将成为与Copycat齐名的重金属作品,可惜,可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时女神的的爆发与失态,呼应了剧情中女神的情感。女神敏锐的感受到面前的挫折,爱情的逐渐变化,小丑对他的由爱生恨,而她坚定着自己的使命与信念,决定奋力反击一切的谬误与痛苦。在小丑已经绝望并被恶魔吞噬的时刻,女神还保持着内心中的阳光,或许她也明白自己的最终结局,但是她依然要最后挣扎一下,为自己心中的希望而奋力一战。

所以,我对Make It End的态度一直是很矛盾的。我明白它对塑造女神形象的全面性和Stille概念的整体性作出的贡献,可是在音乐角度上我实在不喜欢它。或许人生也是如此吧,灵魂总会扭曲分裂成不同的角色,然后他们的对立统一,组成了每一个敏感独立的个体。

8 Die strasse der zeit 时光大道

Tilo用Stille的前七首作品全方位的描述了小丑与女神爱情的由盛入衰并趋于崩溃的过程,就在我们以为Die strasse der zeit将为这段孽恋做个了结的时候,Tilo却有更宏大的想法。对他来说,似乎用一首歌的时间去描绘这段他诉说了多年的爱情的结束,未免过于轻描淡写了,而且,他脑海中又有一个全新的灵感。于是,Tilo把这段爱情凄惨的结尾留给了之后的Elodia,自己却暂时脱离小丑的心灵,转向更加宏大的领域。

Die strasse der zeit在音乐角度是整张专辑的收尾,更是压轴之作,Stille七首歌掀起的宏伟磅礴的气势,对这首结尾曲施加了无限的压力。Tilo在Inferno中的Der Kelch des Lebens就是一个力不从心的结尾,而幸好两年过去,Tilo已经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他对交响金属元素的应用已经得心应手,他对长篇作品的节奏的掌控力已经成熟,Die strasse der zeit是一首完美无瑕的作品,是一首值得反复聆听,使人回味无穷,让Stille余音绕梁的经典之作。

长达14分中的作品由合唱团的吟诵展开。不用任何乐器,单纯是浑厚的男声与连贯的女高音就足够营造出浩瀚宏大的氛围。低音鼓与原声吉他略微点缀情绪开始紧张起来,层层渐进的开始走入正题。随着AC大叔的重击下,Tilo开始歌唱。这首作品中Tilo的演唱比较收敛,面对这个复杂又难以掌控的题材,Tilo小心翼翼的开始演绎,他的歌声显得优雅而干净。下面是弦乐华丽的加入,本曲中的小提琴段落可以说都是完美至极,Tilo特意运用小提琴纯净悠扬的音色与演奏时绝佳的连贯性为这首作品蒙上浓厚的古典色调。Tilo第二段吟唱,这段伴随歌词的主题,显得忧郁与凝重。然后低音鼓开始积累情绪,AC立刻加入合奏,再精彩的鼓声Solo后,交响乐队全部加入,演奏出一段非常华美的旋律,有如神庙中曼妙的光线流入浩瀚的宇宙之中,鼓与锣的合理使用更为这段旋律添加了气势。这段旋律意犹未尽之时,合唱团推波助澜,与Tilo你一言我一语展开对唱,然后Tilo犹如立在世界之巅,带着痛苦与无奈却又充满激情的向世界呼喊出他的希望,合唱团对他的几句话的结尾进行了很有震撼力的和声。紧接着,整张Stille中Anne最惊艳的表演开始。四句优雅的旋律,女神再次进入小丑的思维,她空灵飘渺的声音如流水般融入音乐声中,为整首乐曲抹上了亮丽的积极色彩。伴着女神声音的消逝,弦乐团再次展开恢弘的演奏,而合唱团也继续与之相伴,听众的感觉正如Tilo在描述Stille的概念时说的,如过山车般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最终发觉自己站在了山巅之上,精神为之一振,灵魂为之震撼。Tilo适时地开始一段长篇独唱。这种旋律是乐句的不断重复与变调,非常连续与流畅,明显是灵感迸发时写出的段落。Die strasse der zeit的创作效果很明显得到了Tilo的首肯,于是在Elodia的Dich zu toeten fiel mir这首极为重要的作品中,Tilo也采取了相同的作曲方式。从某个角度来说,Stille里的创作很多是为Elodia打基础与做实验的。正因为不断的改进与实验,Elodia才在音乐角度上如此完美。回到Die strasse der zeit里来。结束Tilo大段的演唱的是合唱团的吟诵,随着Tilo的声音的逐渐低落,苍凉大气的Stille主旋律再次出现。仔细聆听辨别,弦乐组,合唱团,Tilo与Anne都在这里吟诵着这段悠扬华丽,富有气势但却凄凉悲怆的主旋律。然后,乐曲进入了一个比较舒缓的段落,交响乐团很长的大段的演奏,弦乐组与管乐旋律交相辉映,逐渐把情绪稳定下来,积累着为了下一次的爆发。突然,一直隐匿在音乐中的电吉他响起来了,一段与前面的音乐风格类似的吉他Solo,大肆运用吉他失真效果,蓦然为音乐带来了狂放与激情的工业味道。随着吉他的表演,交响乐团开始了与吉他的合奏,用一段不断反复的旋律彰示着不屈与无尽的力量,开始点燃一度尘封的阳光与希望。Tilo顺势用拉长的声音烘托着气氛。在他的呼喊之中,小提琴又开始反复演奏同一段旋律,充分表达了所谓反复的力量,那种意志的坚定不屈,深镌心中的倔强与执着。最后,Tilo用几句低吟为波澜壮阔的时光大道做了总结,交响乐队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小提琴的华美旋律结束了整张专辑。

写下这首歌的Tilo Wolff,已经完全不能用哥特去形容他,他不仅仅是一个哥特艺术家,他的思维,他所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关注人类的阴暗面,关注个体的精神痛苦,描绘唯美的艺术画卷这么简单,而是犹如造物者般凝视着整个世界,横向的纵向的全面的观察,从其中体验到生命的黑暗与苦痛,然后用灵性与信念去超越这些,甚至要用理性去拯救社会上的一切污秽与肮脏。这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他不用物质去解释世界,在他眼中世界的进程取决于人类的理性与信念,精神的光辉将拯救人类。在这丰富多彩的音乐旅程中,Tilo带着我们率先领略了人类的弱点,人类的自私,愚蠢,自卑与奴性阻碍了每一个个体的独立,阻碍着个性的解放,由此导致的恐惧与毫无意义的争端毁灭了和平,带来了战争,使得人类肆无忌惮的毁灭着同类的灵魂与文化,这一切的行为被Tilo直斥为“禽兽”。可是Tilo没有停下脚步,他不会被泪水与痛苦阻碍他,他心怀敬畏来到伟人的圣堂,倾听着智慧的话语,用智慧,理性,独立作为自己的信念,用心中的万丈光明驱散黑暗,超越一切的愚蠢与苦痛。他呼唤着“希腊的伟大时代”,歌颂人的勇气与力量,意义有如又一次文艺复兴。在这商业化的社会大潮中,Tilo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果断的揭露人灵魂精神的空虚,又用自古以来的哲学思想与智慧,培养自己的与他人的理性之花,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解放,冲破被金钱阻碍的樊笼,而达到自由的蔚蓝天空。Tilo继承了德意志民族思辨性哲学的传统,尽管他的思考或许单纯了些,但这颗心灵已经足够的敏感与理性独立,如果人人能如Tilo一般,或许世界真的能够回到“伟大的希腊时代”,人们能够独立而平等的生活在一起,把理性与自然奉为圭臬与唯一的权威,让独立的人格占据身体,引导充满不屈且心怀希望的积极灵魂。

Stille毫无疑问是当前Lacrimosa最成功的作品。Tilo娴熟的音乐技巧与不断迸发的灵感,使他运用交响金属和工业金属元素彻底改造了Lacrimosa。Lacrimosa放弃了电子时代的晦涩阴暗,音乐不再沉溺于痛苦与自艾自怜,而是推向了更为广大的领域,透出了难得一见的希望与阳光,蕴含着韧性与不屈的力量,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多的共鸣。然而,Lacrimosa初期的思想核心“小丑与女神”的故事仍未结束。在理性的呼唤与温暖的阳光照耀的阴影之下,Stille已经彻底把这段爱情葬送,这段爱情的悲剧结局即将拉开。于是,Lacrimosa仅仅让阳光照耀了一段时间,就率领着他音乐生涯中最庞大的团队把我们再重新拉回黑暗,哥特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一幕歌剧就要拉开大幕。(介绍转自lacrimosa贴吧——作者:宴处)

 

专辑曲目

01. Der erste Tag
02. Not every pain hurts
03. Siehst du mich im Licht
04. Deine Naehe
05. Stolzes Herz
06. Mein zweites Herz
07. Make it end
08. Die Strasse der Zeit

 

下载地址:http://bolg163.blog.163.com/blog/static/214986164201306635159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6 05:3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