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93|回复: 9

知名电影原声配乐家和代表作-Jerry Goldsmith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erry Goldsmith
Jerry Goldsmith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曲家


杰瑞·哥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1929年2月10日-2004年7月21日)是一位著名的美国电影配乐作曲家,他来自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市。哥德史密斯曾获18次奥斯卡提名并凭《The Omen 凶兆》获奖,还赢得5次艾美奖。他曾为许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配乐,对悬疑动作片,科幻以及恐怖电影配乐相当擅长。

Jerry Goldsmith生于1929年2月10日,早期他曾追随 Jacob Gimpel学习钢琴,在作曲理论上则师承 Mario Gastelnuovo Tedesco,在南加大求学期间,他还选修了《宾虚》名作曲家Miklos Rozsa的电影作曲课程,Jerry Goldsmith 在21岁时加入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当时他并不是一名作曲家,而是一名有音乐创作企图的打字员,后来他在CBS的音乐部门见习,并且为CBS的广播节目担任作曲工作,1955年他终于得到一份合约,以每周150美元的代价为电视影集作曲,当时每个星期他要完成2到3个小时长度的配乐,期间的重要作品,便是电视影集《The Twilight Zone 阴阳魔界》(后来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版的《阴阳魔界》也再次请Jerry Goldsmith担任配乐),同时此时他也结识了名配乐家Alfred Newman,Alfred Newman慧眼识英雄,邀请哥德史密斯为《Lonely Are The Brave》担任配乐,Jerry Goldsmith也自此加入好莱坞电影配乐的行列。

当时仍是交响电影配乐的黄金时代,几乎每一个配乐家在音乐造诣上都是系出名门,Jerry Goldsmith的作品同样以交响乐作为元素,完成了许多精彩的创作,并且也多次获得金像奖提名,Jerry Goldsmith以悬疑动作电影见长,同时也写了不少战争电影音乐,其中曾入围金像奖的《Planet Of The Apes 决战猩球》《Patton 巴顿将军》等作品,都是导演法兰克林·雪夫纳(Franklin J Schaffner)的作品,雪夫纳是杰瑞·哥德史密斯早期很重要的合作导演,一如希区柯克和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雪夫纳和哥德史密斯也曾被视作导演与配乐家的重要组合,陆续曾合作过《Patton 巴顿将军》、《Planet Of The Apes 决战猩球》、《Papillon 恶魔岛》《The Boys from Brazil 巴西来的男孩》等知名作品。也许是受了《Twilight Zone 阴阳魔界》的影响,Goldsmith对黑暗面的描写磨练出十分成熟的功力,但这种音乐特质却令他多次和金像奖失之交臂,因为即使这类阴沉、悬疑、惊悚的配乐写的再好,通常也很难拿下金像奖,赫尔曼为希区柯克写过的电影配乐部部经典,却从来不曾入围金像奖,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只是1976年的《天魔》再也不容奥斯卡的忽视,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恐怖片,内容以圣经为出发点,描述伪基督的诞生,Goldsmith大胆的为影片创作了前所未见的黑色圣歌,来“歌颂”撒旦和黑暗力量的毁灭与杀戮,可说是Jerry Goldsmith的代表作,不仅获得了奥斯卡原配乐金像奖,而且其中的主题曲“Ave Satani 圣撒旦颂”,居然还提名金像奖最佳原着歌曲,不过,这部片子也是到目前为止,杰瑞·哥德史密斯三十多年来上百部电影配乐中,唯一的一座金像奖。

70年代是电影音乐革命的时代,电子合成乐的技术发展成熟,成为一种新的电影配乐元素,这样的电影音乐简单易做,而且成本低廉,更重要的,它的确深受大众欢迎,加上几首动听的歌曲,在市场上的人气显然略胜交响音乐一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制片,舍弃成本较高的管弦配乐,而采用成本较低的电子合成乐,当中自然也出现过成绩不错的作品,但更多情形是,有如电影艺术的一场灾难,许多资深的电影音乐家不禁要感慨交响电影音乐的日渐难为,赫尔曼说:如果我是在70年代才开始做电影配乐,我大概就没有今日的成就了。但是Jerry Goldsmith却从来不曾停下他的脚步,反而尝试在交响乐中融入电子合成乐,对现在的影迷而言,这样子的音乐并不陌生,但在当代不失是一个极具实验性与挑战性的创举,Jerry Goldsmith也因此带给乐迷耳目一新的配乐感受,如《Star Trek 星舰迷航》《Basic Instinct 本能》《Congo 刚果》《Ghost and the Darkness 暗夜猎杀》《L.A. Confidential 洛城机密》《花木兰》,都可看到Jerry Goldsmith在电子音乐和交响音乐的运用上,取得出色的平衡与效果。 

Jerry Goldsmith十分擅长动作、冒险、悬疑音乐的创作,虽然他一再的因此被金像奖忽略,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大师地位,而且妙就妙在这类气氛并不唯美的电影却常带有一首十分唯美、 又十分贴切的Love Theme,因为Jerry Goldsmith常认为不论这部影片有多黑暗, 多紧张,但爱仍是存在的,典型的例子如《惊魂记续集》《Psycho 惊魂记》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配乐当然也由希区柯克的最佳拍挡伯纳赫尔曼出任,整部配乐完全只用各式提琴作为乐器,尤其以浴室中珍妮李遭到谋杀一场戏堪称影史经典,但Jerry Goldsmith的续集配乐却结合了电子音乐,制造出和首集完全不同的气氛,部分乐评固然认为他糟蹋了赫尔曼前集配乐中的创意,但《惊魂记续集》中的主题旋律悲伤优美,试图诠释主角诺曼对母亲不正常且悲哀的情感,其实是很有旋律美与悲**彩的抒情佳作。在另一部恐怖电影《Poltergeist 鬼驱人》中,代表小女主角卡洛安的主题就美的相当贴切,这部由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影片描述一名小女孩遭到恶灵侵犯,而其一家人紧紧相守,与恶灵对抗度过难关的故事,这部影片也获得金像奖原着配乐的提名,其中童声合唱的主题曲十分甜美感人,是一首非常温馨的摇篮曲(Carol Ann's Theme),而《天魔》中的“The Piper Dream”,描述父亲发现自己心爱的儿子其实正是伪基督的化身,那种两难的心痛和不知所措,同样也刻划的唯美动人,在阳刚味十足的《第一滴血》系列中,孤独英雄的心境,则衍生出一首动听的主题曲“It's A Long Road”。至于《Gremlins 小精灵》中“魔怪”夜晚吟唱的小曲,更是原声带迷心目中的“梦幻逸品”,非常迷人的音乐,可惜原声带数量稀少,十分罕见,以目前来说,要得到这张原声带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其它如《The Russia House 俄罗斯大厦》《Sleeping with the Enemy 与敌共眠》等,皆有相当出色的抒情描写,证明Jerry Goldsmith不仅是电影配乐中的黑暗大师,也是一名描写浪漫情感的高手,还有《Powder 闪电奇迹》中的主题,也就是莎拉布莱曼演唱的“No One Like You”,在天后的诠释下,果然更加超凡脱俗。

Jerry Goldsmith为“Star Trek”(星舰迷航)电影版创作的音乐是他个人另一个深受乐迷推崇的作品,特别是星舰迷,其实在这么多写过星舰电影的作曲家中,Goldsmith的确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论是星舰或是克林贡人主题都十分精彩,而且《星舰迷航》也是他首次和他的公子合作,他的儿子正是该片的音效设计,目前也正继承衣钵,开始从事电影音乐的创作。Jerry Goldsmith另一部知名的科幻电影音乐, 是导演雷利·史考特的《异形》,由于雷利·史考特十分欣赏Goldsmith的旧作《佛洛伊德》,他不但邀请 Goldsmtih 为《异形》配乐,而且也买下了《佛洛伊德》的音乐版权,并且用在《异形》中,当雷利·史考特把配了《佛洛伊德》的《异形》兴奋的拿给Goldsmith看,还盛赞他的音乐写的真是“perfect”,不过Goldsmith十分不满,而且他觉得《佛洛伊德》和《异形》一点也不配, 他完全知道《佛洛伊德》的那些音乐是为何而写,就这样移花接木到《异形》里实在很愚蠢,可是雷利·史考特还是觉得非用那些音乐不可,甚至还把Goldsmith的终曲换成霍华汉森的第二号交响曲,总之Jerry Goldsmith索性照自己意思写一写,导演爱用什么随便他,不过原声带当然是Goldsmith版,所以《异形》原声带和电影中的音乐不完全相同,我个人倒认为,在这个case中,其实Goldsmith是对的,只是Goldsmith是配乐家中少数几个会和导演争执的,所以德高望重的他,的确也有不少这类作品不被导演采用的经验。

Jerry Goldsmith的音乐产量很大,什么形态的电影都接,几乎从不挑剔片子,从悬疑惊悚如《异形》《鬼驱人》,科幻磅礴如《星舰迷航》《魔鬼总动员》,黑色电影如《唐人街》《本能》《洛城机密》,史诗战争如近代的战争电影《巴顿将军》《MacArthur 麦克阿瑟》《The Blue Max 碧血蓝勋》,到古代的战争电影如《第一武士》,滑稽喜感如《小精灵》《地狱来的芳邻》,细腻唯美如《俄罗斯大厦》《闪电奇迹》,到清新小品如《追梦赤子心》,以及紧张动作如《第一滴血》《暗夜猎杀》等,作曲面貌之丰富足以傲视影坛, 不过有时过多的音乐产量, 却也不免让Goldsmith的部份作品,流露出因袭旧作的痕迹,这种以公式型手法大量生产音乐的情形其实并不为乐迷所乐见,但以Goldsmith接下的影片数目来看,似乎又在所难免,问题也许在于Goldsmith自己所坦承的:自己发行了过多的作品!Jerry Goldsmith并不认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有艺术价值,他说:我想说我是一个艺术家,做的全是艺术品,但现实的情况是,电影配乐是一份工作,有时无论你对这部电影觉得如何,你就是得把东西交出来,当你看到很公式的电影, 你只好做很公式的音乐! 话虽如此,综观Jerry Goldsmith在电影音乐创作上的成就,大多仍是品质很高的作品,也有许多足以名留影史的经典演出。据说Jerry Goldsmith本人十分幽默,在演出《决战猩球》时还戴上猩猩的面具指挥,性格中带着几分捉狭,他曾说过不少直指今日电影音乐生态的言论,例如“很多电影音乐写得根本就不好,是电影救了那些音乐”,“我不认为我能写出一堆经典作品,即使是莫扎特的作品也不是全部都很好”,“当你完成一个音乐,觉得它可以留传下来,那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它就是有那么好”,他总是穿着颜色鲜艳的衬衫和领带,一头银亮长发扎成酷弊了的马尾,七十岁高龄,有三十年以上配乐历史的他,始终让人感到精力充沛,有如电影配乐中的传奇人物,跨越了好莱坞电影配乐两个黄金时代,非但宝刀不老,尚且游刃有余,许多资深的音乐家晚期的作品都渐渐令人失望,能够这样始终不曾令影迷失望,始终为电影带来惊奇与力量的,大概也只有Jerry Goldsmith一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Oman 天魔

 

s300_20e1338b0718caf78479b6a30767371a.jpg

1273390522.jpg


Jerry Goldsmith只有一部片子获得过奥斯卡,就是这部。说实话,不太动听,有够黑暗的配乐。估计是奥斯卡那一堆评委实在没法,不选他吧,这人名气太大。
(转)配乐大师Jerry Goldsmith1976年的作品《天魔The Omen》是他的第一部金像奖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恐怖片,内容以圣经为出发点,描述伪基督的诞生。Jerry Goldsmith大胆的为影片创作了前所未见的黑色圣歌,来“歌颂”撒旦和黑暗力量的毁灭与杀戮,可说是他的代表作,不仅配乐本身获得了奥斯卡原配乐金像奖,而且其中的主题曲“圣撒旦颂Ave Satani”,还提名了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
熟悉John Williams风格的听众也许不会很容易接收这部作品,因为Jerry Goldsmith用节奏、织体元素替代了旋律,作为主导动机使用。因而,可识别性也许并不是那么强,可能会让许多听众失望。不过,如果你能耐心听完Track 01、06、09、13,相信会领略到这部作品的伟大。

当然,如果你坚持要听旋律,那Track 03、20也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没有比从这里开始“凶兆”之旅更好的选择了。
本片配乐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Ave Satani被题名为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不过,别以为这首《撒旦万岁》的歌曲很“好听”,他更像是邪恶版的《布兰诗歌》。很显然,创作这部配乐的过程中,Jerry Goldsmith 受到了不少 Carl Orff 和 Igor Stravinsky 的影响。不过,他可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20世纪音乐家的音乐风格进一步扭曲,变成一种“邪恶”的音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Rudy 追梦赤子心
这部电影没看过,而且原声也没有。但是评价很高,书记同志就推崇之致(在原声界被当成书记不容易啊)。所以也推荐一下。

c42458l28v5.jpg
(转)
  提到Jerry Goldsmith的体育励志类作品,熟悉他的朋友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1986年的《Hoosiers》,不过他93年的这部《Rudy》同样是上乘之作,与《Hoosiers》篮球教练故事不同,《Rudy》讲述了喜爱橄榄球的鲁迪创造奇迹的故事。除了作曲,两部电影的导演、编剧也为同一班底,可以说是三人7年后的再度合作。虽然这次的影片并不是那么星光璀璨,但是这无法遮盖JG作品的光芒,JG把人物的心灵旅程和恶劣的体育环境相结合的能力确实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因此,《Rudy》不仅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提名,也一度成了美国橄榄球大联盟的标志配乐。如果单纯的说励志****响配乐作品,能与《Rudy》相媲美的确实不多了。    很多评论认为JG的《Rudy》配乐过于简单,只是单纯无聊的重复,枯燥乏味。诚然,这部作品无非是两段主旋律的交替变换,几乎每首曲目都能找到这两段旋律的踪影,然尔细细品味后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二段旋律都很精彩,相比之下不分伯仲。第一段主旋律较柔和煽情,表现了Rudy奋斗旅程的部分。最先在"Main Titles"中出现,此处也比较清晰,在"End Titles"也可以听到,这段旋律的高潮在"The Final Game"的后半部,使用了大量美妙的木管乐器演奏,同时配合了人声的合唱("End Titles"中也有),合唱的部分比较轻飘,不用心听的话,很容易没有注意到,这种美妙的配合一直到作品最后。第二段旋律则更为欢快激昂,而且变化性更大,也是《Rudy》中最吸引人最容易被记住的部分。好比在《Hoosiers》中JG同样用了这样的第二段主旋律表现篮球场上的激烈一样,这里同样用来保持作品一定的紧张度,而且往往是Rudy靠近梦想的时候。比如"A Start",这里旋律还比较弱,然后是"Waiting",旋律明显清晰了许多,跳跃欢快的木管乐器带出小号独奏,并且完善了旋律的后半部分。到了"Tryouts"和"Back on the Field"中,加入了低沉的定音鼓和手鼓,并且开始弦乐和铜管乐器的交替性激昂的演奏,十分有力。最后,到了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也就是"Take Us Out"和"The Final Game"中,第二段旋律的高潮出现了, 加入了行军鼓点并且明显加快了节奏,使得整体感觉更为激励澎湃。这部分的配乐可以说完美表现了竞技体育的那种竞争精神和激烈程度,个人认为是JG后期作品中亮点,这种对乐曲对作品对更深一层次东西的发掘和体现正是他多年配乐生涯的累积。第二段旋律这种逐渐步出的的感觉仿佛Rudy一步一步接近梦想一般,十分耐人寻味。在"The Final Game"中,两段旋律终于合二为一,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当精彩的演出到最后时,观众不由自主地会起立热烈的鼓掌,我想这就是我听到这里的心情吧,其带给影片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到此,对于那些对《Rudy》反对的声音,各位朋友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去辨别吧。
    JG为《Rudy》所作的配乐,被认为是反映美国橄榄球的影视作品中最精彩的一部,从大学联盟到全美大联盟比赛都反复使用这部作品。2006年John Williams为NBC的一档体育节目"Sunday Night Football"谱写过片头曲(我之前有发布过),他所使用的小号对野蛮无畏的橄榄球运动就略显的不那么合适了。相信大家听完"Take Us Out"之后再作比较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也许《Rudy》无法撼动《Hoosiers》体育电影配乐的宝座,但是他仍然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体育电影配乐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Total Recall 全面回忆
我最喜欢的JG配乐,他用交响乐打造出极其富有未来感的现在音乐,效果极其惊人,味道绝对十足。

1244863120682.jpg
(转)
  施瓦辛格在动作片领域里佳作不断,与荷兰着名导演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合作的科幻英雄片《宇宙威龙》不仅以场面宏壮、气魄非凡着名,而且还捧红了另一位演员——莎朗·斯通。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特工(施瓦辛格饰)丧失了记忆,经过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他发现已被人类开发的火星上生存着另一种“人类”:由于缺氧而发育不完整的人类。他来到了火星,与畸形人协力打败了妄图统治火星的霸权势力。这部电影英文原意为“全面回忆”,拍的是这个英雄在与自我、与敌人的斗争中怎样找回自己的记忆。该片的特技在当时的好莱坞首屈一指,成功地将电脑影效和数码音响引入电影制作,有极高的观赏性。
  这是一部耗资6000万美元的高成本科幻动作巨片,由当红明星施瓦辛格主演。影片不仅动作场面火暴,而且特技场面极大,尤其最后整个星球改造的场面在大银幕上绝对是效果惊人。片中勾勒了一幅虽然先进,但乏味阴暗的未来图景,开头一段奎德生活的段落对未来世界的日常生活有富于想象力的描绘。奎德登上火星之后,那个先进与野蛮同在、繁华与罪恶同行的火星社会似乎也是人类未来的一个阴暗面,令人不寒而栗。还未成名的莎朗·斯通在片中饰演反派动作打女,从容貌身材到演技都没什么特色,很难想象她将在维尔霍文的下部影片中一举成名。
配乐大师杰瑞高登史密斯以气势恢宏的管弦乐,打造出磅礡憾人场景与悬疑惊悚气氛。
试听页面:http://m.mop.com/tracks_65421335_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木兰
JG我喜欢的另一部电影原声,迪斯尼版的花木兰,JG少有的中国风味作品,也是他少有的柔情的作品。
(转)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200911272218458895.jpg


点评: 

    作为迪士尼第36部经典动画影片,同时也是迪士尼第一部以中国传统故事为背景的动画片,《花木兰》经过重新创作和改编,再度焕发出新时代的文化光彩。不过,看着本土文化被外国人拿来进行推广,尤其是在其取得了成功后,有尴尬感觉的人应该为数不少。在欣赏本片的同时,它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 

    1998年夏天,迪士尼公司推出了第三十六部经典动画《花木兰》,这部取材自中国著名民间传说的动画电影,把我们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雌花木兰介绍到全世界。而花木兰刚柔相济的性格、一往无前的勇气、英姿飒爽的形象彻底把西方观众完全征服了,他们慨叹木兰姑娘英勇事迹的同时,也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坚强的中华女子,他们甚至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亚裔风云人物毫不犹豫慨赠予了这个传奇角色,以表达他们对她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对于“木兰从军”的民间传说,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能维妙维肖地道出它的经典故事,而流传甚广的《木兰辞》更是朗朗上口,它把木兰故事的亲切和传奇演绎得活灵活现。不过对于成长于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木兰姑娘的事迹对于他们则是相当陌生。如何把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题材成功地搬上大银幕,相信是摆在迪士尼公司面前的一个首要难题。不过作为一个老牌的动画制作王国,并不是首次遇到这样的困难了,而通过金钱的魔力加上适当的人才,使高水准的专家队伍有机地组合,他们终于把这个东方题材演绎得使人心悦诚服。  

    迪士尼为了《花木兰》的制作,专门在佛罗里达州重建了一个强大动画片场和制作工作室,并且多次派遣专家小组深入中国内地进行调查和取景,力求尽量还原中国古代故事的风貌和轨迹,而配乐大师谢利.高史密夫(Jerry Goldsmith)则亲自为本片担任原声配乐,大量运用于电影中的民族乐器让国人甚感亲切。成龙和李玟更被重金聘请担任配音和中文主题歌曲的演唱,无形中使本片在华人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通过一系列精心铺排和超过五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花木兰》一战而红,并且迅速成为了迪士尼公司手中的又一张赢尽口碑的主力王牌。  

    当然《花木兰》在改编中并不是完全按照民间传说的故事照搬而成,为了适应现代市场及西方观众的口味,它对个别地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它的主要故事框架和精彩部分并没有改变,关键情节都被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使出现在西方观众面前的木兰姑娘距离我们心目中的形象相差不至于太远。本片除了在故事上做出一些适当的修改之外,比经典传说更加神奇的是加入了一头可爱生鬼的“木须龙”角色,它时刻伴随着木兰姑娘的从军历程,并且在关键时候拯救了面临危机的花小姑娘。这个活蹦乱跳的角色可以说是本片的一大惊奇,不过洋溢中国绘画风格的动画情景则是《花木兰》更为令人兴奋的地方,或写意或精描,意境深远而内涵广博的国画韵味,把东方文化的神韵一展无遗。可以说由于本片融合了东西文化的精华,古老的《花木兰》传说终于焕发出让人惊异的风采。  

试听页面:http://www.7yin.com/play_ok/8edfd6529445104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际迷航
和星球大战齐名的科幻电影系列,我看过一部,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叫一个垃圾啊!不过,配乐却不落伍。和JW不同的感觉,但同样精彩。
最新一集的《星舰迷航记之复仇女神Star Trek: Nemesis》电影原声带,则是杰瑞高史密斯展现了制作《星舰迷航记》电影音乐以来,整体最成熟、也是音乐编排最细密的作品!无论是管弦乐器的声声咄人、打击乐器的波淘汹涌,在在与高视觉享受的电影画面紧密相扣、也依旧保持了《星舰迷航记》电影系列里情节与音乐相互追逐、屡创高潮的优良传统。

a0.jpg

 

post-914394-120793196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顿将军
其实这部电影的音乐用得很省,看电影时根本注意不到音乐的存在。只有单听时才觉得有味道。
找不到巴顿将军音乐的评价,倒找到了我喜欢的《虎虎虎》的原声评价,算是半推荐一下。

 

thumb1223.jpg


(转)
一九四三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美国当局派乔治·巴顿将军( 乔治 C. 斯科特饰演)前往第二特种部队任司令官,有才华的布莱特雷少将为他的助手。 
  年逾50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命令伙房必须准时开饭,官兵服饰整齐,不准女人裸体画带进军营,还制订了极严格的训练计划。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斗志昂扬、骁勇善战的部队…… 
  本片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与最佳男主角等多项金像奖,但乔治 C. 斯科特拒绝领奖,在奥斯卡史上多了一个话题。

197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提名

(转虎虎虎的音乐评价)
<虎!虎!虎!>,内容描写扭转二次大战战局的珍珠港事件,”虎虎虎”则是日军当年发动攻击的密码,洛伊还记得这部电影是上军训课时看的,看完了还有教官的专业解说,告诉大家美军是如何的松懈与一再疏忽,才造成珍珠港受袭时的重大损失,和<巴顿将军>比较之下,<虎!虎!虎!>呈现了当代战争电影的典型,采取平铺直述,忠实重现史实的叙事模式,几乎像是明星演的纪录片,而战争场面的浩大则展现了当代好莱坞制片惊人的动员力,在完全不仰赖计算机与特效之下,重现了当年珍珠港受袭时全无防备,任人宰割的惨痛灾情,”成群”的战舰飞机在银幕上炸到翻天,即使是现在看还是十分壮观.

c071b6bf-4c25-4c6c-be82-7331058c9273.jpg

  这也是一部很短的电影配乐,哥德斯密的音乐重点完全放在日军描写上,虽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挑起了二次大战时的美日战端,不过这部电影却是一部美日合作的作品,当中有一半的制作人员是日本人,而且全片有一半说的是日文,哥德斯密以东洋色彩十分鲜明强烈的”管弦乐”,来表现日军的运筹帷幄,虽说不脱将日军描绘成带侵犯与威胁质感的帝国形象,但哥德斯密对日本音乐的掌握,以及管弦乐揉合东洋风的手法,可说是精彩绝伦,也塑造出战争电影音乐中十分独到的音乐型态.Main Title一开场的两个主题乐句即展现了压迫强悍的破题,打击和管乐的手法呈现了哥德斯密在60,70年代的典型质感,而紧跟着以东洋色彩强烈的主题展现日军的军容,主旋律日本风十足,而管弦编曲沉重而壮大,日本军国主义的黩武形象表现的十分传神霸气.而Pre-Filght和On The Way则是非常出色的哥德斯密式动作音乐,当然这些乐曲中也散发着一股另类的东洋风.至于Imperial Palace则是质感黑暗阴沉的作品,打击,木管和拨弦的手法都十足的日式,终曲End Title音乐再回到日本的主题旋律,虽然日军袭击珍珠港大获全胜,但编曲相较于开场时的Main Title,反而多了一份隐忧的味道,因为影片在三本五十六的一段话上淡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怕唤醒了一个沈睡的巨人,加强了他反击的决心,战争,才刚刚开始.
  比起<巴顿将军>中的表现手法,哥德斯密对日军的描写要来的阴沉黑暗的多,而且采取了地域色彩十分强烈的”日式管弦乐”,取代一般战争电影中的西方军乐,因此即使是对日军壮盛军容的描写,也感受不到任何明亮光辉的质感,反而是一种强悍的压迫色彩,而且带有深沉的阴谋气质,或许这样的音乐突显出十分明显的刻板印象,但哥德斯密结合日本音乐和管弦编曲的手法的确有令人惊艳的水准,这样的描写手法,也是许多当代战争电影音乐中,典型的日本军国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Jerry Goldsmith获奖情况:

1998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Mulan(提名) 
1997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L.A. Confidential(提名) 
1992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Basic Instinct(提名) 
1986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Hoosiers(提名)
1983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Under Fire(提名) 
1982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Poltergeist(提名) 
1979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提名) 
1978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The Boys from Brazil(提名) 
1976 奥斯卡奖- 最佳原创歌曲奖 - "Ave Satani" from The Omen(提名) 
1975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The Wind and the Lion(提名) 
1974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Chinatown(提名) 
1973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Papillon(提名) 
1970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Patton(提名) 
1968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Planet of the Apes(提名) 
1966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The Sand Pebbles(提名) 
1965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A Patch of Blue(提名) 
1962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Freud(提名) 
1976 奥斯卡奖 - 最佳原创配乐奖 - The Omen(获奖)

1998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Mulan(提名) 
1997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 L.A. Confidential(提名) 
1992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 Basic Instinct(提名)
1979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 Alien(提名) 
1979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提名)
1974 金球奖- 最佳原创配乐奖 - Chinatown(提名)

201001062216514583.jpg

电影配乐史上永远的巨人—Jerry Goldsmith(杰瑞·高斯密斯)
[星际迷航记]、[天魔]、[异形]、[鬼哭神号]、[第一滴血]、[第六感追缉令]、[空军一号]
人类体能极限的紧绷张力、幽暗心灵深处的惊悚恐惧
以气势恢宏的管弦乐,打造出磅礴撼人的场景与悬疑惊悚气氛的杰瑞?高史密斯,甚称好莱坞多产的配乐大师,半个世纪以来超过250部的电视电影音乐,其中包含许多脍炙人口的卖座电影。无论是大卡司大制作的动作片、亦或科幻灵异的恐怖经典,杰瑞?高史密斯皆展现大师细腻的手法与格局,随着剧情起伏而描绘出时而壮丽时而低柔的音乐氛围。少以英雄式的主题旋律注射进观众的听觉,杰瑞?高史密斯以温婉的编曲,确切营造出深广厚实包围,并激烈撼动拍打人心的电影音乐。
1929年出生于洛杉矶的杰瑞?高史密斯,最初从电视配乐开始,慢慢走入电影音乐的领域。六十年代开始展露头角的杰瑞?高史密斯,与电影公司长期签约合作,此后作品产量惊人,1976年更以[天魔]拿下奥斯卡最佳配乐。虽然多为商业电影配乐,但杰瑞?高史密斯在传统的管弦配乐中加入各种新的尝试与刺激,引领后代的配乐潮流。[鬼哭神号]中以纯净童声吟唱阴森的摇篮曲,[天魔]以神秘而诡异的男女合唱曲调,加以沉重却锐利的管弦乐,以崭新方式刻画出恐怖气氛。[星际迷航记]的史诗乐章,更是所有科幻迷从小共同的奇想记忆。
杰瑞?高史密斯在2004年因病过世于比弗利山庄,享年75岁。曾获18次奥斯卡提名,并获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荣誉博士,杰瑞?高史密斯将他的一生奉献给电影音乐,被称为电影配乐的巨人,不但由于他擅长带给人们大场面的雄壮音乐,还有他对理想的坚持执着,以及事必躬亲指挥乐团的敬业态度。他留下的不仅是旷世的音乐巨作,更是对音乐不朽的信念与精神。
大家可以到这里试听他的精选:
http://www.5nd.com/m/39632.htm
http://www.5nd.com/gequ/42911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果
作为Jerry Goldsmith的乐迷,这部刚果的配乐也是倍乐推崇的。
(转)
 

  基本上,Goldsmith的《刚果惊魂》,是一部维持了相当水平的电影配乐,不过这部作品重复了许多《燃烧的天堂》中采用的音乐元素,尤其是在对丛林的原始与天然的描绘上,旋律与风格都令人感到十分熟悉,就旋律的优美程度与深幽的美感来说,《刚果惊魂》尚不及《燃烧的天堂》,但仍可说有中上水平的表现,整体来说,《刚果惊魂》较《燃烧的天堂》小有不同的地方,在于节奏的质感、冒险动作音乐的部份与主题旋律的创作上。

  一部以非洲丛林为背景的电影音乐,丰沛的非洲节奏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感觉上Goldsmith将《燃烧的天堂》中深幽清澈、空灵悠远的音乐风格重现,但《燃烧的天堂》中纯真愉悦的南美风情,则以非洲奔放律动的鼓乐代之,简而言之,《刚果惊魂》像是在《燃烧的天堂》的音乐里融入非洲打击音乐而成。至于动作音乐的部份,动作老将的水平依然稳健,只是多半是属于“意料中”的典型作品,仍旧以凌厉的节奏切换、浑厚饱满的铜管,加上急促绵密的弦乐,作为刻画紧张悬疑的手法,非洲鼓乐的粗犷繁复除了为动作乐章增强力道外,也是强化地域特色的主要元素,整体来说成绩持平,突破与创意有限。最精彩的一轨动作配乐,是Amy's Nightmare,这首曲子由主题曲Spirit of Africa变奏而来,弦乐速度凌厉、气势飞腾,繁弦飞驰中仍然维持了完整突出的旋律性,铜管壮阔优美,描绘被人类驯化的母猩猩Amy,灵魂深处中翻腾着源自非洲大地的野性与情感。

  在电影类型上,《刚果惊魂》属于冒险色彩浓厚的科幻动作电影,但以一部冒险动作电影配乐来说,《刚果惊魂》并不显得十分黑暗、紧张或强悍,反而不时流露出一股对生命与自然的情感,这是因为在整个作品中,Goldsmith选择Amy作为音乐精神上的主题,主题曲Spirit of Africa可说就是为Amy而作,也是原声唱片中最好的作品(Track 1、10.),Amy自幼与人类生活,温驯聪慧、通晓人语,但血液中仍然流动着来自丛林的自然天性与原始之美,最后Amy也响应了本能与大地的呼唤,选择回归她应属的世界,Goldsmith以清亮优美的旋律,交织着非洲音乐单纯而有力的吶喊与充满生命力的节奏,结构出Spirit of Africa这首富有能量与灵性的合唱作品,这首主题反应出Goldsmith处理这部配乐时,以歌颂生命、自然与原始本性为重点,冒险与紧张的题材反而仅是牛刀小试,在这样的配乐观点之下,《刚果惊魂》与《燃烧的天堂》在音乐上呈现异曲同工之妙,自然也不足为奇了,这种音乐风格的雷同,虽然不至于减损音乐本身的可欣赏性,但对像我这类现实的乐迷来说,倒是少了点惊奇感与新鲜感。
试听页面:http://bbs.musicool.cn/thread-309640-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异形1
异形的音乐音符也不多,Jerry Goldsmith是个喜欢把音乐融于电影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有时要和电影一起才最有感觉。
(转)

《异形》首版原声唱片


    如果说杰瑞为《卡桑德拉大桥》打造的人性悲悯乐章还只是同类作品中相对比较出色的,那么他在1979年为横空出世就轰动全球,将恐怖片带入全新境界的科幻恐怖力作《异形》所打造的乐章,就应该算是这类作品中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了。可惜,杰瑞这部付出了巨大心血的作品,在电影上映之后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原来,导演雷德里斯考特(Ridley Scott)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杰瑞的创作进行了随意肢解,然后填充了大量从其他地方拼凑来的临时乐章,所以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情形出现了,这部影片的原声专辑中所收录的曲目,多数就像根本没有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样,连制片人听到原声专辑后也大为吃惊,以为听到的是别的电影里的配乐。雷德里的这个毛病在他前几年的《天国王朝》(The Kingdom of Heaven)中再度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一个对象。

    也正是导演这种自认为正确的篡改行为,激怒了一贯以脾气和善著称的杰瑞戈德史密斯,使得他后来只要一提到《异形》电影里最终所使用的配乐,就坚决不承认那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以杰瑞的原创为核心的《异形》电影原声唱片,保留了这些在听感上具有一定完整统一的概念,更有独立音乐作品风范的乐章,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更加深化原片所要强化的主旨,这种华丽的惊恐之音所带来的震撼效果,足以令人产生既害怕又迷恋的复杂情绪,其实这也正是《异形》整部影片得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异形》2007完整版原声唱片



    无独有偶,这部《异形》的初版配乐原声在被英国本土的知名原声厂牌——银幕唱片公司(Silva Screen)CD化不久,就在市场上被抢购一空。绝版多年的情况,一度被炒上了过百英镑的高位,直至专事限量版电影原声产品开发的前奏唱片公司(Intrada)前年推出双CD配置的完整版原声,这种情况才稍微有所缓解。令人奇怪的是,这部影片的首版原声,在音色质地和声音效果方面,同样超出新版很多,所以,尽管双碟豪华的配置吸引了《异形》以及杰瑞的乐迷捧场,但是首版在声音品质方面的上佳口碑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至今这一版没有被彻底冲垮的原因所在,聆听着这些更为饱满壮阔的乐章时,不仅让人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未必就能把前浪都拍在沙滩上,相反力有不逮、新不如旧现象倒是更为普遍。为什么会这样?对于今天的影音产品制作者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深刻反省的课题么?
试听页面:
http://www.5nd.com/gequ/4291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20 02:01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