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转贴 刘雪枫:杜·普蕾之前有妮尔索娃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13299
|
回复:
10
转贴 刘雪枫:杜·普蕾之前有妮尔索娃
[复制链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发表于 2009-12-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原载于《第一财经日报》
大提琴是最适合女性的乐器,但是能够将这件乐器的深邃性和浪漫气质同时展现出来的女大提琴家并不多,英年早逝
的杰奎琳·杜·普蕾算是一个,不仅是“一个”,而且是最杰出最有名的一个。她是一个为大提琴而生的精灵,是一个
音乐的异数!她在大提琴上倾泻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烧带进了自己,因此成就已去“大提琴的爱与
死” 传奇。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离开关于杜·普蕾的讨论,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乐器了。拉大提琴的女性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能够听到的
最优秀大提琴声音一定属于
卡萨尔斯
、皮亚蒂格尔斯基、富尼埃、沙夫兰、詹德隆、罗斯特洛波维奇、哈莱尔、希夫
等男性,就算是当今刻意走时尚路线的
麦斯基
、
马友友
、哈默维茨和朔特·穆勒,他们的琴声虽偏于女性化,却也具
备没有哪位女性所能达到的雄浑与深沉。曾经一度被热炒的“大提琴美女”哈诺伊和克莱恩,首先我不以为她们是
“美女”,其次是她们一直在拉“轻飘飘”的曲目,过分迎合传媒、迎合大众。杜·普蕾之后,女性大提琴基本都坐
进了乐队。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在杜·普蕾之前有一位大提琴“祖母级”的人物,她似乎早就成为尘封已久的模糊记忆。如果没有DECCA唱
片公司慷慨大胆的功德,我们怎能一下子听到同样富于传奇色彩的女大提琴家扎拉·妮尔索娃的装满5张CD的珍贵
录音?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妮尔索娃的长寿,她几乎可以算作是我们时代的人。但是直到2002年才去世的她,却早早成名于上世纪30年
代,当时她在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的指挥下于伦敦登台
演奏
爱德华·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即使萨金特爵士从来不
相信世上有所谓“神童”的传说,他在与妮尔索娃合作演出之后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予后者以相当高的评
价与赞美。对于音乐造诣深湛的“指挥绅士”萨金特爵士来说,妮尔索娃以少年之龄将拉罗的音乐演绎得如此娇
媚动人、大气磅礴,无异等同于一个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将继续延续。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36年,18岁的妮尔索娃又在伦敦举行首次独奏
音乐会
,不出意料地受到一向苛刻挑剔的评论界异乎寻常的追捧
与热议。我们知道,同样是大提琴家出身的著名指挥家约翰·巴比罗利爵士曾经是杜·普蕾的伯乐与知音,然而他在
认识杜·普蕾之前已经有过被女大提琴家“征服”的经验,这位女大提琴家就是妮尔索娃。巴比罗利将自己知道的
关于大提琴的一切都告诉给妮尔索娃,并把她介绍给大提琴巨擘帕勃罗·卡萨尔斯。卡萨尔斯同样对妮尔索娃称许
有加,连续两个夏天允许妮尔索娃到西班牙和
法国
边界的普拉德小城(那里是卡萨尔斯创办普拉德音乐节的所在
地)向他学琴,共同研修。除卡萨尔斯之外,妮尔索娃的另外两个老师分别是费尔曼和皮亚蒂格尔斯基,这种辉
煌耀眼的师承简直不让杜·普蕾专美于后。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妮尔索娃举家移居美国,她在美国的音乐会持续引起轰动,她自己也意识到她已经是
一位地位相当稳固的大提琴家了。从此以后,她几乎与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指挥家和乐团合作举行过音乐会,留
下许多精彩的记录。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妮尔索娃不仅是舒曼、
德沃夏克
、拉罗、圣-桑等作曲家大提琴协奏曲的权威阐释者,还首演了许多首现代作品,
比如欣德米特、
肖斯塔科维奇
、巴伯和布劳赫的作品。特别是巴伯将大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她并亲自指挥乐队为她
录制唱片,这套纪念
专辑
收入的便是这个录音。据说整个录音过程非常顺利完美,妮尔索娃发挥最佳状态,令所
有在场的人激动兴奋不已。一位大提琴乐手在录音结束后,冲到妮尔索娃面前高声说到,听了她的演奏,自己永
远不再演奏大提琴,说着把自己的琴摔到墙上使其破碎,一时传为佳话。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49年,妮尔索娃认识了犹太作曲家恩斯特·布劳赫并接受他的邀请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布劳赫音乐节。在作曲家的
亲自指挥下,妮尔索娃第一次演奏希伯来狂想曲“谢洛摩”,其对作品深刻的理解和优异的表现令作曲家大为感
动,他们很快一起灌录了唱片。不久,布劳赫把自己的其他大提琴作品统统交由妮尔索娃演奏,并经常对人说:
“妮尔索娃是我的音乐。”在妮尔索娃珍藏的一张由布劳赫签名送她的照片上,布劳赫称她为“谢洛摩女士”,
意指她与“谢洛摩”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遗憾的是本套专辑收入的并非作曲家指挥版本,好在《三首大
提琴与钢琴小品》的钢琴伴奏是布劳赫,历史性的瞬间仍能在此重现。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的聆听感受而言,妮尔索娃最令人欣喜的演奏是贝多芬全部的奏鸣曲和其他大提琴独奏作品。我明显感到是
一位真正的大师在演奏,根本听不出是一位女性。那种沧桑感、那种沉稳与豪迈,与贝多芬的意蕴如此贴近、如
此契合。高贵的气质与纯朴自然的表现形式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精心的修饰与有血有肉的情感布局互相交织,
使耳熟能详的音乐重新滋生出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及深刻内涵。这是多么不容错过的气象万千的贝多芬啊!
回复
举报
吉塞尔
吉塞尔
当前离线
积分
3950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妮尔索娃没有录完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一个巨大遗憾,仅仅一首“布雷舞曲”便已经内含玄妙、意境高远,
并有枯瘦笔墨。与此境界接近的是科达伊的《无伴奏组曲》,妮尔索娃的演奏典雅细腻、色彩纷呈,力道分配非
常平均,尽量减弱粗犷的成分,使原本民间风情浓郁的作品一变而为形式唯美的纯音乐,这大概也算是对我们没
有听她演奏更多的巴赫的一种补偿吧。如果觉得这样的补偿还不够划算,那么里格尔的《第二无伴奏组曲》应该
更为接近巴赫,妮尔索娃的演奏大开大阖,鬼斧神工,华丽的技巧和精确的节奏听来是多么激动人心。
回复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3 23:2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