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94|回复: 0

《仙境之桥》,一个沉重的成人寓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第一次看到《仙境之桥》的海报时,我以为那又将是一部《纳尼亚传奇》,又一部好莱坞式的科幻电影。然而,当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我忽然感到,内心无限的涌动,我隐约觉察到,眼睛已被点点泪水所湿润,但我知道,我没有哭泣,因为我找不到哭泣的理由。是悲伤吗?是因为莱斯利的突然离去吗?然而,打一开始,我就有着这样的潜在意识:莱斯利本来就不属于杰西的世界,她,也许只是杰西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而过的过客;是感动吗?也许关于影片的许多细节都让观者无限感动,它给我们讲述了成长,讲述了友情、爱情;带给我们童真与幻想,让我们找回了久违了的童年记忆,然而,影片的悲剧却是因为一个偶然的“错误”,一次不经意的自私,莱斯利死了,杰西永远地失去了他的朋友。影片悲剧性的结局注定了它不是一部儿童电影,它是如此地沉重,童年是无法负载得起如此沉重的意义。我不知道是否从一开始就渴望这是一部科幻片,当莱斯利的噩耗传来之际,我就开始渴望这仅仅是一个童话,她会回来的,就像《越狱》中的莎拉(不知为什么会想到《越狱》,看来《越狱》更像一个童话故事),但最后的结局使我清醒,《仙境之桥》不是童话,而是一个沉重的成人寓言。 我始终觉得,浓厚的宗教意识充斥于影片之中,对人性的思考与关怀是影片隐藏的一个情感基调。我不想去考究导演,或者是原著的作者,他(她)是否存在着因果论的宗教情结,也许这只是我的随意猜测,但莱斯利和杰西兄妹关于对信仰问题的争辩与莱斯利的死亡,这两个情节之间,冥冥中存在着某些联系。莱斯利不相信上帝,她不相信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后,也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好,她不相信命数,她是一个挑战者,而杰西兄妹,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在设定的生存环境之中,莱斯利是杰西的引路人,她引领杰西冲出生活的藩篱,找寻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最后,她死了,正如她一直坚信人不会坠入地狱一样,她坠入了淙淙的流水,离开了······导演抑或原著作者的这一故意之为仿佛有点简单的因果式宗教情结的意味,但却隐喻着一个现代社会的悲剧:莱斯利的死亡是向现实社会的复归,莱斯利是童真与幻想力的完美结晶,但正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特立独行的人物,注定不可能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中,杰西终究是要长大的,他的生长环境决定了他必须离开童真与幻想,他必将离开只属于另一个世界的莱斯利。 杰西没有选择邀请莱斯利同去博物馆,而这一不经意间作出的决定却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我无意去责备杰西的“自私”,我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能够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责备一个11岁的孩子,因为当我看到杰西在车窗前张望莱斯利的屋子的那一刻,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场景,不是吗?每一个人也许曾经甚至一直以来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即使是自己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时候却不知为何不愿与其分享,时至今日,我也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没有阅读过《仙境之桥》的原著作品,也许在这一场景,文字的表述是简单的几句心理的独白,但电影的表述却给人一种无限的震撼力,一个特写的镜头,杰西的眼睛凝视着莱斯利的房间,然而他却作出出乎观众意料的决定,也许这正是人性的所在,影片所探讨的人性问题并不以善恶为标准,影片所展示的只不过是人性的悲剧: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决定将会有怎样的结果,从某个意义上说,未知的明天也许是让人敬畏乃至恐惧。 那一座通往特雷比西亚的小桥可以说是一座救赎之桥,它是杰西对莱斯利的救赎,对童真、对幻想世界的救赎,同时也是对自我的救赎。通过这一座“仙境之桥”,杰西继承了莱斯利引路人的角色,他引领自己的妹妹步入属于自己的世界,那里没有世俗的纷争,没有生活的烦恼,那是一个圣洁的心灵世界,这正是一种传承,它让我们的童真不致永远的失去,人类的想象力也得以无限的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5 17:4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