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12|回复: 5

[分享][推荐]最具有收藏价值的数张古典音乐专辑(唱片公司极力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衫仔  EIN  STRAUSSFEST   KUNZEL / CATI 




1985年,一张封面清一色红上衣人物的《Ein Straussfest》唱片从TELARC的大门横空出世。这张唱片就是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 ,国内烧友圈戏称“红衫仔”。
TELARC公司卖翻天的超人气发烧片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一),里面的圆舞曲不仅好听没商量,特技音响效果之过瘾更是炫到毙。当年谁买了新器材不找来播上两段是不会过门的。音乐中的圆舞曲,轻快华丽,优美流畅,旋转激扬,欢快的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烧爆效果,更是出其不意,亦幻亦真,足以令男女老少全体听众齐齐目瞪口呆,不亦乐乎。毫无疑问,这是音响族人手一张的珍藏,不知有多少人被其中的爆炸声、手枪的开火声领入了发烧的大门,是要特别小心对待的喇叭杀手。这张碟子可以带你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欣赏完此碟你就会认为古典音乐真的很美,很好听。刚刚探头进入发烧世界的朋友,都应该来听听。
1993年,TELARC公司再接再厉,顺应发烧友的听觉要求,出版发行《Ein Straussfest II(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I)》,从而完成了红衫仔传奇效应的生命延续。


  小夜曲  24K金碟 



此乃PHILIPS最畅销的CD之一,著名的发烧天碟,自面世以来销路不衰,这张CD的内容保证可以适合所有的人,您可以将它当作清晨唤醒全家人的闹钟;也可以当作夏夜消暑的清凉音乐。此碟的选曲虽然全是轻量级的古典音乐,但谁能否认乐器声色录得甚美,乐器定位和音色平衡也属上佳水平。全部十一首曲子都是上个世纪末很受欢迎的沙龙音乐,听来既典雅又闲适。二支小提琴、一支大提琴与一支低音提琴,还有一座钢琴,它们的乐器质感非常的好,音质也非常的美。主题曲Serenata音乐出现之前,先来一段夜莺的歌声,录得颇为传神悦耳,风格杼情浪漫。


  红衫仔2    EIN STRAUSSFEST II KUINNA 



1985年,一张封面清一色红上衣人物的《Ein Straussfest》唱片从TELARC的大门横空出世。这张唱片就是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 ,国内烧友圈戏称“红衫仔”。
TELARC公司卖翻天的超人气发烧片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一),里面的圆舞曲不仅好听没商量,特技音响效果之过瘾更是炫到毙。当年谁买了新器材不找来播上两段是不会过门的。音乐中的圆舞曲,轻快华丽,优美流畅,旋转激扬,欢快的旋律中不时出现的烧爆效果,更是出其不意,亦幻亦真,足以令男女老少全体听众齐齐目瞪口呆,不亦乐乎。毫无疑问,这是音响族人手一张的珍藏,不知有多少人被其中的爆炸声、手枪的开火声领入了发烧的大门,是要特别小心对待的喇叭杀手。这张碟子可以带你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欣赏完此碟你就会认为古典音乐真的很美,很好听。刚刚探头进入发烧世界的朋友,都应该来听听。
1993年,TELARC公司再接再厉,顺应发烧友的听觉要求,出版发行《Ein Straussfest II(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精选II)》,从而完成了红衫仔传奇效应的生命延续。


  万宝路《ROUND UP》 



TELARC与ERICH KUNZEL、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的合作相当密切,颇有将"通俗管弦乐"普及工作进行到底的气魄。不过在他们合作的上百张唱片中,最为经典的当属这张《Round-UP》!封面上的正在驯服骏马的西部牛仔体现了这张唱片的精髓。美国文化颇受欧洲文化的影响,但是独特的人文环境也赋予了美国音乐狂放不羁的风格。同时美国人历来对管弦乐这种庞大、恢宏的音乐表现形式情有独钟。所以这张以交响组曲形式出现的,以美国本土音乐为主要元素的唱片,自从1986年问世以来历久不衰。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源自TELARC的优秀录音水准。唱片中的第二轨,选自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的序曲,马蹄声声、军旅威严。第三轨《THE Magnificent Seven》则是电影《七侠荡寇志》的主题曲,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万宝路广告主题曲,激情澎湃、无比豪迈。其他曲目则充分表现出美国音乐的特点,融合了古典、爵士与现代等形式多样的音乐风格,配合优秀的录音,让听众充分领略管弦乐多元化的音色表现。孔泽尔指挥辛辛纳提通俗管弦乐团演绎这类本土作品也可谓驾轻就熟,所以这张唱片严重推荐。
这张作品所选录的曲目,囊括了古典与名谣作品,近期与早期的西部电影,电视配乐,当然,也不忘了玩玩Telarc乐此不疲的劲爆音效,一路听下来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琴精品《流浪者之歌》 



       本专辑是RCA“红印鉴”BMG再版的24K GOLD CD,母带录制于1962-1963年间,是典型的黄金年代名盘。这张由米尔斯坦和海菲兹的嫡传弟子弗雷德曼演奏的小提琴炫技作品,被称为小提琴演奏录音典范中的典范。60年代的录音技术不及现今,但此CD缘何有这样美妙的录音效果?RCA当年的掌门录音师路易斯·莱顿的录音都属上乘,而这张更是他的得意之作。莱顿的过人之处在于,一是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荀的负责精神;二是他具有高度的音乐艺术素养,与小提琴演奏家、乐队、指挥都心息相通;三是他具有出色的驾驭器材的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由于本专辑采用的是较近麦克风的录音方式,这样使弗雷德曼高超的演奏技巧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小提琴音色听来线条粗犷,非常苍劲。小提琴的低吟浅唱和管弦乐伴奏的直接和丰润,如泣如诉时也同样透发出应有的力度,那种绝美的琴腔共鸣令人深为震撼。
    埃里克·弗雷德曼(Erick Friedman 1939~2004) 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Newark)。父亲是一位业余小提琴手,6岁开始教他学习小提琴。后从阿普勒鲍姆(Samuel Applebaum)学习,10岁之后曾先后师从加拉米安(Ivan Galamian)、海菲兹(Jascha Heifetz)学习。1954年初次在纽约登台独奏。1956年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同年开始随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学习。50年代后期,海菲兹从频繁的音乐会演出中退出后,弗里雷德曼成为他的第一个正式学生。海菲兹很看中他的才华,曾在1960年邀他合作录制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这是海菲兹惟一一次与他人合作的双小提琴演奏唱片。此后他开始自己的音乐会演出生涯,曾与许多乐团和著名指挥有过合作,诸如波士顿、芝加哥、伦敦、柏林、费城等乐团,以及斯坦伯格(Steinberg)、萨金特、小泽征尔、普列文等。此外他也为 RCA 录制唱片,其中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过最佳销售排行。1965年,他至莫斯科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受到不公正待遇,事业也因之受到影响;不久,左臂和手又在一次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演奏生涯突然中止。此后,他开始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学校教授小提琴课程。1989年开始在耶鲁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此外他还担任马里兰州的加勒特湖音乐节乐团的音乐总监和指挥。
    《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20) 是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 1844~1908)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又名吉普赛之歌。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板,C小调。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第二部分:缓板,由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是一种美丽的忧郁,以变奏和反复做技巧性极强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显示出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这一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题。第三部分:稍为缓慢的缓板。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第四部分:急变为极快的快板,有与第二、三部分形成明显对比的豪迈性,反映出吉普赛民族性格能歌善舞的另一面。以管弦乐的强奏作为先导,小提琴演奏出十分欢快的旋律,右手的快速拨奏与高音区的滑奏无比欢愉;这一旋律告一段落后,又用小提琴的拨奏开始新的旋律,接着是由十六分音符的断奏所构成的像游丝般的旋律,充满舞蹈气氛;然后以更具技巧性的拨奏再现第四部分的最初部分,逐渐朝气蓬勃地趋于高潮,最后像闪电般结束乐曲。
 专辑曲目:
(Pablo de Sarasate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01.Zigeunerweisen, Op. 20: Moderato (0:57)
02. Zigeunerweisen, Op. 20: Lento (3:36)
03. Zigeunerweisen, Op. 20: Un poco piu lento (2:02)
04. Zigeunerweisen, Op. 20: Allegro molto vivace (1:53)
(Henryk Wieniawski 维尼亚夫斯基-传奇)
05. Legende, Op. 17 (7:36)
(Saint·Saens 圣·桑-哈巴涅拉)
06. Havanaise, Op. 83: Allegretto e lushinghiero (2:19)
07. Havanaise, Op. 83: Allegro (4:59)
08. Havanaise, Op. 83: Allegro ma non troppo (2:01)
(Niccolo Paganini 帕格尼尼-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09. Concerto No. 1, Op. 6: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 (8:31)
(Ernest Chausson 肖松-音诗)
10. Poeme, Op. 25 (14:44)
(Maurice Ravel 拉威尔-茨冈狂想曲)
11. Tzigane (8:52)
(Saint·Saens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12.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Andante (Malinconico) (1:38)
13.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Allegro ma non troppo (6:32)
14. 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Op. 28: Piu allegro (0: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在此祝各位端午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UND SPECTACULAR(大头仔) 



    此唱片又名“音响绝唱”。别名:壮丽的声音,大头仔。现在早已绝版,市面上不多的一点儿存货也已被炒到天价。
    这是张比较难播的CD,音效偏向阳刚生猛,在一些音色偏冷、分析力不高的组合上播,听到的可能是干、硬、乱的音色,但如果组合档次不低、调整得当的话,它可以还原出极大极深的音场、波澜壮阔的场面和无与伦比的临场感。第1轨“出埃及记”,弦乐组如波浪重叠 般扑面而来,管弦组穿透力惊人,合唱组气势磅礴、生动悲壮,所有这一切,交织出一幅庞大慑人的场景。真的一样的现场演奏与演唱!
    DECCA公司的录音的强项就是那宽阔无比的音场。当时的HI-FI录音技术以RCA的柔润、MERCURY强烈的质感、DECCA宽阔的音场并称3绝,令至今的数码录音也为之汗颜!



  Classic Heartstrings 经典心弦 SACD



《经典心弦》金榜Canton发烧测试碟,12首永恒爱情歌曲 小提琴与钢琴经典集,最曼丽妩媚、纤细的弦音轻轻拨动起思绪,最美好温暖的期待,凝炼出段段深情、款款的琴声,给予心灵最甜蜜温馨的回忆!
总有轻轻的东西将我们触动,总是变不了这样浪漫感性的音乐情怀,弦动琴音间流淌这瑰丽的旋律,淡淡的、轻轻的、温暖的,只为告诉这个世界—爱是永恒,《经典心弦》。每一个音符都浸透感情和关切,每一乐句都奏出串串温暖的感动,每一首音乐都是一曲爱的赞歌。这样的音乐就是你相信人生是美好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算幸运,除最后一张外,其他都有了。谢谢楼主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4 13:1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