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64|回复: 5

有幸聆听一次珍贵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录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2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天晚上去一位女同胞的家里(此人至今未婚),酷爱大提琴,拿出了一张唱片说让我听一首曲子,保准我没听过,还不让我看是谁演奏的,就直接放进唱机里,把灯灭了让我坐下来耐心聆听。

      声音一出来,立刻知道是贝多芬第三大提琴奏鸣曲,这还没听过(听都听烂了),但这琴声与众不同,不一会就把我带进不同寻常的感觉中,一曲下来,我静默无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好一会才忍住没落下来,终于开口问她是谁演奏的大提琴,他让我猜,我说猜不出,我没听过有这种风格的大提琴家。

      他说是Feuermann(费尔曼),对这位大提琴家只是有所耳闻,更别提听过他演奏的曲子,想不到会这么好,太让我感动了。

  哪位前辈多介绍一下这位大提琴家,让我长长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ZT)富尔曼是至今以来唯一被誉为可以将大提琴拉得像小提琴般流畅的大提琴家,技法和功力无人能及。这可能与富尔曼最初学小提琴有关,因为他总爱把小提琴竖过来拉,所以父亲让他改学大提琴,素有“大提琴界中的海菲兹”之美称 !

費爾曼(Emanual Feuermann) 1902年11月22日出生於烏克蘭的Kolomea的一個天才家庭中,幼年時,父母親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學小提琴的哥哥Sigmund身上,但因著他長長跟著哥哥去上提琴課,他的天賦也很快地被哥哥的老師賽夫西克(Otakar Sercik)發現,轉而與當時的大提琴名師克倫格(Julius Klengel)學習.進而發光發熱,一生投入在大提琴上的熱愛與天賦.

I place him as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 for 20th century cello playing because he was the one who proceeded to carry cello playing as such to a higher level. If he had lived longer he would literally have taken the place of Casals.
--<< Janos Starker>>

在現在充斥著商業取向的音樂界裡,似乎只有受到媒體大力宣傳的音樂家才會被大眾認識,對於那些擁有同等,甚至更多內涵及實力的演奏名家其實是極為不公平的事.而且連帶著我們也減少了許多認識他們的機會.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總是會覺得當代的大提琴家好像就是卡薩爾斯,羅斯托波維奇,史塔克,傅尼葉, 馬友友,杜普蕾及麥斯基, 一直到我讀了”Fire up with talent”一文(選自”The Strad”雜誌2002年7月號)後,才開始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大提琴家費爾曼有了一些更深的印象.

這為被史塔克稱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大提琴家,甚至覺得他如果再活久一些就有可能會拿走卡薩爾斯「大提琴泰斗」的封號的費爾曼,被認為克服了大提琴因為樂器比較大所造成的技巧障礙,他可以輕易地將它拉奏得像小提琴一般輕鬆自如.所以就有人稱他為大提琴界的海飛茲(The Heifetz of the Cello).

到了去年(2002年) 就距離他的誕辰有100年的時間了.然而,他在60年前卻已經離開我們.在他短暫的生命裡,他帶給世人們許多的驚嘆與成就.除了以16歲的稚齡成為科隆音樂院的教授及當地樂團的大提琴首席之外,在1938年(36歲),他還於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在四天之內連續演出了13首大提琴協奏曲.這不僅在當時或現今都實屬「壯舉」. 這個像是”一個人的革命”—比現今大提琴大師羅斯托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在1965所做的馬拉松式的演奏會還要早了30年呢!

費爾曼似乎永遠都充滿新的創意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他接下了卡薩爾斯(Pablo Casals)所認為的”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演奏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所寫的大提琴協奏曲(1933). 荀白克在大提琴的技巧方面給予費爾曼很高的寬容和尊重. 而費爾曼則是對於這位作曲家許多新的影響和想法感到非常有興趣.他認為這首曲子展露了高難度的新技巧和表現.

他在德佛札克及海頓D大?#123;這兩首協奏曲上的也做了許多努力,由此也可見到費爾曼力求改變和突破的精神.他錄製了德佛札克這首協奏曲最早的錄音,並花了兩次的時間才完成.(1928及1930).據說雖然樂團的伴奏不盡完美,但這首樂曲因他卓越的演奏及他那富有特色的抖音(Vibrato)而使得它充滿著生命力.

在海頓D大?#123;協奏曲上,這首他經常演奏的協奏曲,原來大家都以為已經遺失, 且因為沒有手稿,所以一直極具爭議性.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在奧地利的圖書館被發現,其實費爾曼在十年前就有了這首曲子的手稿總譜影本,在1935年他就已經為哥倫比亞公司錄了音.

在他這一生中,雖然來不及讓我們後代好好地認識他,但他用了他的天份及力量,在短短的四十年中努力地奔跑.不管在歐洲,在美國,或在他的家鄉,都留下他的足跡和場場爆滿的音樂會,他在最後一場音樂會演奏德佛札克協奏曲,隨後在紐約東區的一家醫院去世,因為一個失敗的手術.

雜誌上有張費爾曼的相片是帶著非常開朗的笑容,嘴邊含著一根香煙,摟著他大提琴很滿足地看著鏡頭.讓我十分動容,我相信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一定因著音樂而充滿著滿滿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录音不够普及,福尔曼跟普利姆罗斯一样,都是严重被忽视的大提琴宗师。

爱好者根据唱片普及程度来评价大师一直是古典音乐欣赏中存在的怪病。最为典型的就是爱好者对卡拉扬的评价。其实,只要手头的资源足够丰富,哪怕刚入门的爱好者都能很轻易地听出卡拉扬与富特文格勒、切利比达彻等人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版主的材料,又找了一些其他材料,总算了解了一下这位大提琴家,因为手术失败不幸辞世,非常可惜,卡萨尔斯和史塔克都非常赞赏他,唱片更是少得可怜,有限的几张唱片被爱乐者奉为瑰宝,天妒英才,艺术家的辞世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不同于科学和其他领域,音乐艺术家的篇章难以续写,也不能有其他人来顶替,心里挺酸痛的,唉,有幸听到一次他的大提琴,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哪家公司出点纪念版什么的,慰劳一下我这样无知的人,明月前辈批评的是,可是没有唱片,我这样普通爱好者难以多了解那些比较低调的大提琴家们,何况市面上净是些商业包装的所谓名版充斥着眼球,难以把目光真正注意到不广为人知的音乐艺术家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3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尔曼的东东我倒是有一些,有机会发上来大家一起欣赏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4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41年与海菲兹和鲁宾斯坦的《大公三重奏》,很好,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5 01:5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