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李商隐

都市人的乡愁---来聊聊中国民歌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茉莉花。陆青霜的这首用方言唱的。第一声“好”发音像“哈”,确实非常精彩的歌声。她唱的“渔家姑娘在海边”也很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其实是新生代的歌手了。里面有两只百灵鸟,远征和曲比阿乌。远征唱的“赶牲灵”定是赶不上前辈歌手屈忠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也被李谷一超过,但是她有自己味道。曲比阿乌是真的唱得好,不愧是彝族的百灵鸟,她唱的情谊深长真是声传千里。

这里牟玄甫的“我的三峡”,现在已经有别样的滋味了。
“我的三峡,这心中的大坝,提前开了闸”
2006-12/2006123023237693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0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三张民族回响。我的听感是第一张最珍贵,里面保留了如屈忠如,刘改鱼,陆青霜等原唱歌手,这些人的歌声不是经常能听到的,而且几十年后再次回味这些歌曲,发现她们确实是难以被超越的。

第二张和第三张要差一些,有些歌手的原唱未必是最好的,有的是录音造成的,有的是本身的原因。但是里面也有很出色的作品,如书有琴的“沂蒙山小调”,李兆芳的“赶集”和“送郎”,傅祖光的“巫山情歌”等。

这个民族回响是非常出色的专辑,里面的录音不尽完美,不同的歌曲明显听出不同的音响品质,这一定是由于原始录音造成的。但是我的总体感觉还可以,中唱再版这些歌曲是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再次把任桂珍再次听了一遍,那几曲洪湖赤卫队唱的是真好,把感情,唱得淋漓尽致。实在不是其他人可以一比的。任桂珍的声音很有特点,高音饱满并有些许沙感。 2006-12/200612312350423914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郭兰英的歌声总撩人愁绪,她名曲——南泥湾,我的祖国,确实无人可比。白毛女的选段,也实在是唱的太好了。其实郭兰英在高音区声音不够饱满,但是很有穿透力,有些柔,回味无穷。 2006-12/200612312351505838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听一听,现在很少接触到这些音乐了,山歌好比春江水印象挻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3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少了兰花花,不因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4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有些奇怪,上面的唱片中没有兰花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作为一般乐迷,平常喜欢听民歌,主要认为在民歌里,能找到自己的来源,就是对根的认同。这是种潜意识。从音乐欣赏而言,这些小调作品,往往旋律优美,歌词抒情而直接,有时对着歌词慢慢品味也足够享受。记得中国以前很多优美的诗歌都是民歌,能够有幸流传下来的作品,一定是非常打动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自己觉得民歌需要原汁原味,就是最泥土的最好。

但是我提出一个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就是我觉得民歌的商业化是必然之路,在某种程度内,可以推动民歌的发展。阿宝是个例子,在阿宝走红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会被他的这种唱法所着迷,或是仅仅觉得有趣,在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中,有这样一种独特的声音在商业环境中存在,实在是件好事。当然过度商业化也有问题,这是别话。

这有些像古城保护,在一定商业化范围内,对保护有利。因为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否则仅靠国家政府补贴在现阶段很多难以为继。对民歌来说,如何保持这种独特性和商业化的腐蚀是一个难题。从阿宝的两张唱片来看,第一张还是不错的,第二张是由问题的,太商业化了。

对民歌保护来说也是这样,现在很多村落已经到处听到流行歌曲的磁带和唱片,民歌的生存环境堪忧。如果让人们看到民歌手照样可以获得大众支持,就是给当地的民歌手看到了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20 02:1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