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09|回复: 2

让母亲的爱情浮出水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6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月,最让人期待的情感大片,就是从2月情人节档期转入“三八妇女节”档期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名著,电影把小说中的欧洲场景搬到了民国时期的老北平,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下,相同的故事,将如何演绎?才女徐静蕾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影帝姜文出演。抛开影片本身的看点不说,影片以第二人称视角展现出的母亲内心的情爱,对国内电影来说可算是一个全新的挖掘。   从中到外,在影视片的浩渺汪洋中,以爱情和以亲情为题材的影片,可谓如沙如砾。但是,在爱情片中,影片的叙事,大都是从男女两性的角度出发。男欢女爱,悲欢离合,加上社会与时代背景,人性本身的善与恶,错综复杂编织出一幕幕的爱情悲喜剧,如世俗的观念里,婚姻是爱情的终点站一样,这些爱情片也大都如王子与公主的童话一样,穷尽各种心思展现出来的爱情,最后止于结婚。   那么结婚以后男女间的爱情,将以什么方式延伸呢?在现实生活的理念中,子女被视为是男女双方“爱情的结晶”,按照此理念,父母双方通过对子女的关爱,顺延彼此的爱情,会是一个合理的存在,换言之,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的关爱,其情感的构成,绝不仅仅是血缘亲情,或者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仅仅有亲情的付出与回报,也是远远不够的。   但在大量的文艺作品里,我们更多关注的视角,却仅仅是母亲在亲情方面的付出与牺牲。仅以成功塑造出感人母亲形象的国产佳片来说,老片有《高山下的花环》里的英雄母亲梁大娘,新片有孙周导演、巩俐主演的《漂亮妈妈》,观众记忆深刻的,还少不了台湾的那部让影院泪流成河的《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些影片都成功塑造出伟大的母爱与让人感动的母亲形象。但是,对于作为一个母亲的女性,自身的爱情需求方面,我们大部分的影片,却仍然是一副粗暴的无视状态。   母亲的爱情哪里去了呢?结婚后做了母亲的人,爱情就消亡了吗?在影片《漂亮妈妈》里,母亲为弱智的儿子摒除了自己的爱情欲望,它成全了我们对于母亲的责任期望,却牺牲了一个女人的人性,漂亮妈妈的内心自我感情欲望,还是被压抑的。美国影片《廊桥遗梦》,那位有五个孩子的母亲,终于大胆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这可以说是影片的一个进步,它关注到了作为母亲的女性,其内心的情爱需求,但是影片的结尾,母亲同样出于家庭与儿女的考虑,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并且,那几天的爱情,也只能作为秘密和记忆珍藏。一位女性的内心需求再次被作为社会角色的“母亲”压制。   难道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真的就只能爱情亲情两难全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一次,它以电影的方式,触及到了这一人文关注的真空地带:茨威格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场超越世俗的爱情,而影片则以鲜明的画面语言,为我们展示出,这一几乎被我们世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湮灭的自然真实人性:母爱与情爱。它在保全传统的母性的同时,扶起了母亲身上一度被忽略而压制下去的人性:母亲与儿子间的爱情延续。   而徐静蕾的这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示情节,这就让观众以第二人称的视角,清晰地进入到了一个母亲的爱情世界,带给我们一场前所未有的观感,关于母亲无私的亲情中,爱情的热烈与饱满。或许,为人子女者,在看完了这部影片后,都不妨望着自己母亲慈爱而温暖的背影,想一想,问一问:母亲,你的爱情还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静蕾 bu jian dan o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茨威格,徐静蕾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大陆演员,有机会一定找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20 06:0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