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6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古典吉他编年史(4) 
▼二十世纪 
-------------------------------------------------------------------------------- 
1900年 
在德国慕尼黑的“国际吉他演奏家联盟”发行了《联盟报告杂志》,此杂志后来改名为《吉他之友》。 
普霍尔师从塔雷加,并开始以独奏家身份闻名西班牙本土。 
1901年 
廖贝特23岁时,以吉他演奏家身份在瓦伦西亚音乐学院举行演奏会。 
1902年 
廖贝特在马德里获得更大的名声,当年就担任了巴塞罗那音乐学院的名誉教授,同时也担任马拉卡音乐学院的教授。 
1903年 
廖贝特在马德里宫廷拥有了女王御前演奏的名誉,因此,也成了他的一大转机,次后得以到欧洲以及美洲旅行演奏。 
1907年 
年仅10岁的罗布艾朵(J.Robledo,1897-?)在瓦伦西亚音乐学院举行第一次演奏会,被称为天才少女。 
1908年 
魏拉-罗勃斯创作《巴西组曲》(Suit Popuiair Bresilienne)。 
1909年 
17岁的塞格维亚在格拉那达艺术中心举行他的艺术生涯的第一场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 
1910年 
巴里奥斯在拉丁美洲各国频繁演出。 
廖贝特前往南美洲旅行演出。在此期间,他也把塔雷加的奏法带到了南美洲 
1912年 
普霍尔在伦敦的维格蒙会馆举行演奏会,获得成功。 
1918年 
艾温·舒化尔滋·费弗林肯(生于柏林的吉他演奏家)创立《吉他音乐专门杂志》(Die Gitarre)。 
1919年 
塞格维亚开始其辉煌的环球演奏生涯。 
1920年 
西班牙作曲家法亚(Mannel de Falla,1876-1946)创作唯一吉他乐曲《德彪西赞》 
魏拉-罗勃斯创作《肖罗曲第一号》,由巴西拿破仑出版社出版。 
1922年 
墨西哥作曲家马尼约鲁·彭塞(Manuel Maria Ponce,1882-1948)创作《西班牙弗利主题的变奏曲》献给塞格维亚。 
1923年 
魏拉-罗勃斯受巴西政府的资助,保送到巴黎留学。 
1924年 
普霍尔受布鲁塞尔音乐学院的邀请后,一面在柏林与荷兰的鹿特丹演奏,一面开始对比韦拉、琉特音乐发生兴趣。于是他在巴黎的查克马尔·安多雷博物馆发现了十六世纪的比韦拉音乐。 
塞格维亚访问当时世界音乐中心——巴黎。 
1925年 
阿根廷女演奏家玛丽亚·露易莎·阿尼多(Maria Luisa Anido,1907- )十八岁,开始跟廖贝特同台演出。 
1926年 
西班牙作曲家图里纳(Joaquin Turina,1882-1949)创作吉他独奏曲《凡丹戈》(Fandang,作品36)。 
塞格维亚首次访问亚洲,经过我国的上海和大连,于同年10月到日本公演。 
1929年 
慕尼黑的弗利兹·布约克(Fritz Buek)出版《吉他与其名家》(Die Gitarre undiner Meistor)。 
魏拉-罗勃斯的《练习曲12首》于巴黎写作,献给塞格维亚。 
1930年 
阿根廷吉他演奏家穆尼奥斯(Ricardo Munoz Santizo,1887-1967)著《吉他史》(两卷)。 
1932年 
魏拉-罗勃斯从巴黎回到巴西后,由巴西总统任命为国家教育部部长。 
塞格维亚和塔雷斯可(Mario Castelnuovo - Tedesco,1895-1968)在威尼斯国际音乐节上相识。塞格维亚开始约塔雷斯可创作吉他曲。 
图里纳创作《d小调吉他奏鸣曲》(作品61)。 
1933年 
普霍尔开始写作吉他教本——《依照塔雷加手法的合理教本》。 
1934年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多明戈·普拉特(Domiug Prat,1886-1944)完成《吉他音乐家词典》(Dicionario de Guitarristas)。 
1935年 
塔雷斯可创作《魔鬼随想曲》(Capriccio Di Abolico,作品86)。 
雷吉诺·沙音斯·迪·拉·马撒(Region Sainz de la Maza,1897-1981)出任马德里国立音乐学院(吉他系)主任教授。 
1936年 
普霍尔被推选为巴黎吉他之友协会会长。 
1939年 
西班牙盲人作曲家何亚金·罗德里哥(Joaquin Rodrigo,1902- )于马德里完成了吉他历史上不朽的名曲《阿兰胡埃斯协奏曲》(Concierto de A raniuez)。 
塔雷斯可(Mario Castelnuovo - Tedesco,1895-1968)为塞格维亚创作《D大调吉他协奏曲》(Concertoin D,op.99)。 
巴里奥斯在圣萨尔瓦多国立音乐学院担任教授。 
1940年 
魏拉-罗勃斯创作《5首前奏曲》。 
法国女吉他演奏家普列斯蒂(lda Presti,1924-1967)十六岁到意大利热亚那,参加帕格尼尼逝世100周年纪念活动,用帕格尼尼使用的吉他演出。 
彭塞为塞格维亚作《南方协奏曲》。 
1943年 
塔雷斯可为塞格维亚创作《小夜曲》(吉他与室内管弦乐队,作品118)。 
1945年 
纽约的Magent Music lne出版了塞格维亚编写的《索尔20首练习曲》。 
1946年 
吉他开始使用尼龙弦,羊肠弦被取代。 
1950年 
英国吉他演奏家朱里安·布里姆(Julian Bream,1933- )首次登台演出。 
1951年 
波兰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亚力克安迪·唐斯曼(Alexander Tansman,1897- )完成代表作:吉他组曲《卡瓦帝那》。 
1952年 
霍尔的亚(D.Fortea,1882-1953)在加斯德伦为纪念老师而举行的《塔加雷百年诞辰纪念演奏会》上,和J·p·罗卡、罗布艾朵与普霍尔等共同演出。 
叶佩斯为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作曲,并演奏主题曲《爱的罗曼斯》。后来,此曲广为流传。 
奥地利吉他演奏家沙伊特(Karl Scheit,1909- )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吉他系担任教授。 
1953年 
塞格维亚再次访问美国,并举行两场演奏会。 
1954年 
马德里哥献给塞格维亚《献给一位绅士的幻想曲》开始动笔。 
1956年 
委内瑞拉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安东尼奥·劳罗(Antonio Lauro,1917- )7月25日在加拉加斯举办了首次吉他音乐会。 
1957年 
委内瑞拉吉他演奏家迪亚斯(Alirio Diaz,1923- )开始在世界各国演出。同时,每年夏季都到意大利,继续担任塞格维亚的助手。 
1958年 
英国吉他演奏家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42- )在伦敦首次正式登台,塞格维亚承载为“吉他王子光临音乐世界”。 
1959年 
法国广播电台吉他国际比赛会(Concour Slnternationol du Guitare Radio France)首次举行比赛。 
塞格维亚再次访问日本。 
1960年 
普霍尔撰写《塔雷加传记》在里斯本印刷出版。 
1962年 
西班牙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费迪利可·蒙雷诺·托罗巴(Federico Moreuo Torroba,1891- )献给叶佩斯的《西吉迪拉斯赞歌协奏曲》于马德里出版。 
德国吉他演奏家贝伦德(Sigfvied Behrend,1933- )主持第21届国际吉他演奏会议。 
1969年 
日本吉他演奏家渡边范彦(Watanabe No rihiko,1947- )参加第十一届巴黎国际吉他比赛获得第一名。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此项殊荣。 
1972年 
塞格维亚被授予牛津大学名誉博士称号。 
1980年 
八十七岁的塞格维亚第三次到日本举行独奏音乐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