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65|回复: 3

音乐剧剧本——《莫扎特》Mozar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4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ozart!是Michael Kunze和Sylvester Lévay继Elisabeth之后的第二部音乐剧。(当然,是Michael Kunze的第三部音乐剧,第二部是什么不用再说了吧?)就本人有限的信息,Mozart!目前已经搬上了日本和匈牙利的舞台。(日本............很奇怪,为什么Kunze的作品这么受日本青睐?日语的发音能表现这些音乐中的节奏感吗?扯句题外话,尽管Michael Kunze已在美国居住多年,但对美国人民来说,这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若哪一天他坐在日本的餐厅里,不出一小时,就会被Fans包围...........) 以下言归正传,开始剧情介绍。不过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诸看官耐心等待 第一幕 1809年深秋的一天傍晚,昏暗的圣马科斯公墓上出现了三个人影,他们是:安东·麦斯默医生主仆俩,以及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丝·尼森。麦斯默许诺重金酬谢,康斯坦丝便答应带他们去找莫扎特的坟墓。(Prolog 序幕)可怜这位天才身后凄凉,连墓碑、十字架都没有。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多么神奇的地方!音乐的魔力立刻将医生带回四十年前的维也纳巴洛克花园的音乐会上…… 随着美妙的音乐,时光回到1768年,维也纳正为一个叫阿玛苔的小男孩而疯狂。(Was für ein Kind!多了不起的孩子!)这是个三岁便能弹琴,五岁开始作曲,对任何旋律都能过耳不忘的音乐神童!孩子的父亲是萨尔茨堡的乐队长,利奥波特·莫扎特,现在,他正在维也纳的名流面前得意洋洋地炫耀着儿子的奇才。而在一边默默协助的是男孩的姐姐——娜娜。其实,她自己也曾是个技惊全场的神童,但是,弟弟过分耀眼的光芒早早地将她的天才掩盖。这个女孩似乎对此毫不介意,心甘情愿地作为最体贴的姐姐和最忠实的崇拜者伴在弟弟左右。呀呀呀……扯远了!我们关注的应该是阿玛苔才对啊。但是现在,我们的主角似乎很不合作,显得越来越无精打采。娜娜发现他病了。利奥波特却不肯相信,固执地认为,天才才不会生病呢,他只是在耍小性子,该好好教训教训! 这时,一位贵妇人替阿玛苔解了围,她告诫利奥波特别把小孩子逼得太紧了。阿玛苔在花园里发现一只神秘的小匣子,也多亏了她的命令,小男孩才得以保留这件宝贝。这位冯·瓦尔特施泰腾男爵夫人后来成为莫扎特独闯维也纳时的解惑恩师。 光阴荏苒,九年岁月一晃而过,小神童已经长大成人。这位青年,沃尔夫冈,此时是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他兴冲冲地向姐姐展示新买的红外套,和他当年欧洲巡演时穿的那件小外套一样的款式,一样的颜色。(Der rote Rock 红外套)娜娜也立刻记起了当年女皇陛下恩赐的这件礼服:“丝绒绸缎,镶金嵌玉!这样的衣服可不是人人都配穿的。穿上它,全世界都将为你注目。你是真正的王子,永永远远。” 沃尔夫冈希望穿着它象幼时一样去周游世界,他要开创新天地,萨尔茨堡实在使人窒息!姐弟俩正聊得兴奋,父亲走了进来。看见儿子不合身份的华服,利奥波特非常不满,更何况还是赌博赢的钱!他问起亲王要的曲子作好了没有,沃尔夫冈回答:“早作好了,在脑子里,只是还没有写下来罢了。” 利奥波特气坏了,他勒令娜娜立刻去把衣服退了,而沃尔夫冈,“你给我好好作曲!” 舞台上只剩下莫扎特一个……不,是两个!沃尔夫冈和阿玛苔。整部戏中,阿玛苔如影子般紧紧跟随着沃尔夫冈,后者是莫扎特的“人”,前者是莫扎特的“灵”,当然,除了沃尔夫冈,没人能够看见他。当优美的音乐从阿玛苔的指尖流出,沃尔夫冈却在努力压抑着自己对父亲的忿恨。这样的父亲,是该敬还是该恨?最终,沃尔夫冈问自己:“他能不能不再对我的一切横加干涉?他为什么就不让我自由自在地生活?” 萨尔茨堡亲王府,仆人们在阿科罗伯爵的指挥下为盛大的晚宴作着准备。莫扎特父子却迟迟未到。(Wo bleibt Mozart? 莫扎特在哪儿?)40多秒后,大主教,科罗瑞多亲王登场。(极喜欢这段音乐的节奏,不过,唱词可不讨人喜欢。虽然主教大人可以说是这部戏里的头号反角,对他却一点都恨不起来,相反还特别爱听他的唱段。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死神大人”的问题……)他教训仆人们卖力干活,规矩做人,要不然就到救济院去呆着好了。他很生气的发现,莫扎特又迟到了!而等父子俩赶到后,沃尔夫冈高傲的态度无疑又是火上浇油,主教一怒之下把沃尔夫冈的乐谱撕得粉碎,一场激烈的冲突爆发了……最终,科罗瑞多将莫扎特逐出宫廷,而沃尔夫冈则如释重负般地扬长而去。 对沃尔夫冈来说,实现抱负的时刻终于到了。他要独自启程,去闯荡天下。凭他的才华,在欧洲的大城市找份好工作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利奥波特深知自己的儿子还是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开始,他不让沃尔夫冈离开。但是,沃尔夫冈这次决不让步,最终在母亲的陪伴下离开了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的集市上,娜娜自豪地向小贩们描述着弟弟的旅行。但是阿科罗伯爵的出现无情的打破了她的幻想。他告诉娜娜,沃尔夫冈现在根本找不到工作,很快他就会为得罪亲王而后悔了。(Ah, das Fräulein Mozart! 啊,莫扎特小姐!)路边的行人似乎也在议论纷纷:“昔日的神童……莫扎特!现在却无家可归……莫扎特!” 利奥波特虽然呆在家中,心却时时寄在远方的儿子身上。他痛恨自己,竟然无视外面的危险,放儿子离开。这是一个充满了谎言、背叛、欺骗和堕落的世界,到处都是奉承者,寄生虫和伪君子,难以想象,脱离了自己的保护伞,这个单纯的孩子将如何生存!他只能期望,沃尔夫冈能有坚强的意志,足够抵御外界的诱惑,足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Schlieβ dein Herz in Eisen ein 将心藏入钢铁)“你要学会聪明,圆滑地处世。永远别相信毒蛇的温柔,别相信豺狼的忠诚。对于获得的帮助,常怀感恩之心。一定要克制激动情绪,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让别人需要你,爱戴你。这才是值得我骄傲的好儿子!” 不幸的是,事实很快就证明父亲并没有杞人忧天。在曼海姆,住着臭名昭彰的韦伯一家,工于心计,厚颜无耻的寡妇塞西利娅·韦伯,和她四个游手好闲的女儿。现在,韦伯太太正在犯愁:没人肯借钱了,怎么办?“体面人家的日子难过啊,勤奋和礼貌可不够养家。只能期待有个男子汉,帮助我们摆脱这种困境。”韦伯太太的“好友”弗里多林兴冲冲地赶来报告喜讯:当年的音乐神童莫扎特正在这儿,这可是位财神爷啊!于是,韦伯太太差遣颇有音乐天赋的女儿阿劳西娅出马。(Eine ehrliche Familie 体面人家)(看Stacy的评论,这是非常滑稽的一场戏,就象LM里的Master of the House。)结果,沃尔夫冈对年轻美貌,又拥有天使歌喉的阿劳西娅一见钟情,心甘情愿地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供韦伯一家挥霍,还许诺使阿劳西娅成为首席女高音。 不久,利奥波特得知了沃尔夫冈和阿劳西娅的关系,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祈求上帝拯救自己的儿子。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利奥波特命令沃尔夫冈立刻去巴黎,就他们母子二人!拆散他们,问题总该解决了吧?想不到的是,沃尔夫冈虽然服从了父亲的命令,离开了曼海姆,但他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不失去阿劳西娅,他把所有的收入,包括父亲从萨尔茨堡汇来的钱都给韦伯家寄去,而自己和母亲则在贫困中挣扎……没过多久,莫扎特夫人就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绝望的沃尔夫冈悲愤地斥责着这冷酷无情的世界(Was für ein grausames Leben 多么残酷的生活):“多么残酷的生活,多么古怪的世界!当你堕入黑暗之海,到哪里去寻求希望?昨天还是个宝,今天就变成根草。曾以为到处都充满爱,最终却落得孑然一身!” 沃尔夫冈的这次欧洲之行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他负债累累地回到萨尔茨堡,再度受雇于科罗瑞多大主教。亲王府那些仆人们本来就嫉妒莫扎特,现在乘机对他大肆羞辱。艾曼纽·席克耐德的剧团巡演来到了这个小镇,小酒馆中观众的热情令他非常高兴。(Ein Bissel für's Hirn und ein Bissel für's Herz 小小舞台包罗万象) 利奥波特为了留住儿子,拿出了一大堆帐单,这都是他在巴黎期间惹的麻烦。沃尔夫冈必须本本分分地留在萨尔茨堡,努力工作来偿还这些债务。这时,冯·瓦尔特施泰腾男爵夫人前来拜访,她希望带沃尔夫冈到维也纳去。利奥波特当然不同意。于是,男爵夫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Gold von den Sternen  星星上的黄金)(太喜欢这首歌了,绝不仅仅是因为旋律优美哦):从前有个国王,和他的儿子一起住在一个魔法花园里。老国王对这个世界心灰意冷,为了避免儿子受到伤害,他下令筑起高高的围墙,整天紧锁宫门。国王认为没有地方能和这个世外桃源相比,但是王子却总是听到心中有个声音在对他说:“离开这里!有个无人去过的地方,在那儿,晚上会有黄金从星星上坠落。如果你想得到着星星上的黄金就得独自一人投入到外面的危险之中”。国王告诫儿子:“到外面,你会象我当年一样遭到重创。好好地呆在我们的魔法花园里,这高高的围墙,这紧锁的宫门都是为了保护你啊。”父亲的话中,字字都流露着殷殷关爱,但是王子内心的渴望对他说:“有时候爱意味着该放手时且放手;有时候爱意味着舍得与所爱分离。爱,要能够含着眼泪说:‘在遥远的地方,黄金从星星上坠落。离开家,投入危险,去寻找那星星上的黄金吧!’”可惜我们的“国王”不喝这口“心灵鸡汤”,这次他铁了心了(Niemand liebt dich so wie ich  没人象我一样爱你),娜娜也一起劝弟弟,沃尔夫冈只好暂时留下来等待更好的机会。 几个月后,第二次机会来了。科罗瑞多要去维也纳,他命令沃尔夫冈一同前往。尽管阿科罗伯爵反对,沃尔夫冈最终还是进入了大主教的随从队伍。到维也纳不久,他又遇上了韦伯一家,这家人已经从曼海姆搬到了维也纳居住。虽然阿劳西娅已为人妇,但这回沃尔夫冈又迷上了韦伯太太的另一个女儿,康斯坦丝。韦伯太太乘机说服沃尔夫冈搬到她们家去住。 利奥波特意识到沃尔夫冈不会再回来了,盛怒中,他将当年“神童时代”的记事本扔进了萨尔河。娜娜想要安慰父亲,但毫无用处,利奥波特决定放弃这个不肖子。现在,舞台上留下娜娜孤零零一个人,思念着亲爱的弟弟,同时叹息自己的童年梦想已成泡影(Der Prinz ist f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14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如意,沃尔夫冈沮丧地意识到,当年那些朋友们说得没错,维也纳并不青睐真才实干。尽管春风不复,但他仍有足够丰厚的收入。奇怪的是以他的收入,日子还经常过得入不敷出。是塞西丽娅!她是越来越贪得无厌了,甚至要求女婿去向朋友和赞助人讨钱。(奇怪,还以为早和这家人一刀两断了呢。)沃尔夫冈在忍气吞声中逐渐成熟,就在他终于有勇气拒绝韦伯家无理要求的时候,萨尔茨堡传来了父亲的死讯! 在圣史蒂芬大教堂,沃尔夫冈向父亲作最后的道别,可是他说的那些话哪里象悼词,根本就是控诉嘛!他知道这些年父亲承受的痛苦绝不会比自己轻。“上帝的神迹是不会免费的”,“神童”?谁知道究竟是福是祸?葬礼结束后,沃尔夫冈正要离开教堂,一个蒙面人叫住了他,委托他为某位不知名的人物谱写安魂曲。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传来,也引起维也纳市民群情激奋:“挺直脊梁方为人,狗才甘愿伏在主人脚下。拥有自由方为人,终于到了打破锁链的时候!”(过头了,过头了,都快成Les Miz了。或许是为了引出《魔笛》,但实在是牵强,换个褒义词,就算是“标新立异”罢。第一次看到把莫扎特和《魔笛》跟革命扯到一起的。)一名贵族非常不满:“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我们的老国王,是他引导大家保护大家,他就好象人民的父亲!”沃尔夫冈立刻回敬道:“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再需要父亲!” ……艾曼纽·席克耐德连忙过去警告他的朋友,不要意气用事,妄论政治可不是明智之举。“别忘了,我们艺术家可以用更高明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观点。”(Der Mensch wird erst Menschdurch den aufrechten Gang 挺直脊梁方为人)回到剧院的花园里,席克耐德把刚完成的《魔笛》剧本交给沃尔夫冈,阿玛苔立刻过来取走了剧本。席克耐德恳求莫扎特一定要为这部戏谱写最优美、最过耳难忘的旋律,这是他一举成名的机会。他还找了个女演员来“激发”作曲家的灵感。当沃尔夫冈挟着美人消失在屋子里的时候,阿玛苔则坐在房顶上悠然地写着曲子。夜幕降临,《魔笛》中的人物一个个显现在花园中。 魔笛的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狂热的观众拥在剧院外尖叫,争相抢购神童和成年音乐家的塑像。崇拜者们爬上剧院的屋顶。寂静的夜空中(我擅自加了这个状语,因为这首歌的确是在静谧圣洁的氛围中开始的,可惜不知道这里从闹到静是怎样过度的),轻轻地响起优美的颂歌,歌声越来越嘹亮,越来越嘹亮,预言着后世对这位音乐奇才的顶礼膜拜。(Mozart, Mozart,天籁般的合唱。说实话,没看剧情介绍的时候,一直以为这是首身后缅怀的挽歌呢。) 可是沃尔夫冈却无法享受这新得的荣耀,他意识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象中了毒一样。他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发着高烧,阿玛苔则坐在床沿,晃荡着双脚,专心致志的谱写着《安魂曲》。一会儿,阿玛苔的墨水瓶干了,象往常一样,他扎破沃尔夫冈的手臂,用鲜血代替墨水。沃尔夫冈恳求自己的这位“分身”发发慈悲,但阿玛苔哪里会听。最后,或许觉得“墨水”还不够流畅,他抓起鹅毛笔,直接刺进了沃尔夫冈的心脏…… 时空合一。一边,沃尔夫冈生命中的所有人物从黑暗中走出来,围绕着死者,诉说生命的意义,询问如何摆脱命运的束缚。(Finale 终曲)另一边,圣马科斯公墓,麦斯默医生捧起天才的头盖骨,细细欣赏这上帝的完美雕塑。娜娜找到了那个神秘的小盒子。打开盒盖,响起一首悦耳的小曲,让她又回忆起那辉煌的“神童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听他的作品能增强记忆力,不知是不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我看过电影,觉得他有些好色,不过他的确是一位天才作曲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4-25 12:3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