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84|回复: 8

值得怀念的一代錄音宗師----威尔金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ecca 錄音工程的一代宗師Kenneth Wilkinson   Kenneth Wilkinson 從Decca 退下來已將近十年,數年前他不幸離開人世,但並沒有 因此而消失在錄音界,他那令人佩服的錄音技術依舊出現在Decca 、Lyrita和RCA 商標的 的唱片中。Wilkinson 曾兩度最具權威的國家錄音藝術和科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Recorded Art and Science)錄音獎的得主,在英國錄音界享有盛名。矛盾的是,在錄 音界之外,他在國外所享有的盛名遠超過英國國內。 一面打雜一面學藝,在他正式進入錄音界之前,他做過各式的工作。1928年他在Cassell 出 版社開始他的第一個工作,大約兩年以後他隨著一個朋友一起轉到World Echo這家唱片公 司做事。30年代是七十八轉唱片電子錄音的啟蒙時代,當時World echo仍使用聲學錄音的 方法。如果您不知道什是聲學錄音,至少應該記得老式的留聲機(還不到唱機的年代)的 長像吧!一個巨型的唱頭在唱片上拾取溝槽內的訊號,唱頭後就接著一個柳腰大嘴的號 筒。聲學錄音的對象,號筒後就著刻片機。就在Wilkinson 進入World Echo後不久, World Echo淘汰舊的聲學錄音方法而改成電子錄音。Wilkinson 隨之轉往倫敦附近的 Clerkenwell Green 的錄音室工作,同時還到附近的技術學院學習錄音技術。當時的錄音產 品主要是作為廣告宣傳的媒體,例如Raphael Tuck的錄音卡片,或是Kelvinator的冰箱廣 告。這時的唱片是以厚紙板為底材,而把類似塑膠的面材以熱壓的方式鍍在底材上。不過 這種方法很快就被淘汰,後來還是使用傳統的蟲膠(Shellac )來壓片,由Duophone這家 公司加以承印。 際開始參與錄音工作,Wilkinson 這個時候還是學徒,一方面打雜一方面學藝。World Echo不久倒閉,Wilkinson 接著加入以白色賽路路(Celluloid )為底材製作唱片的 Goodson 唱片公司。白色賽路路的缺點是太軟,所以唱片聽幾次溝槽就磨光了,當然 Goodson 唱片公司也因此關門大吉。再度失業的Wilkinson 很幸運地藉著在World Echo工 作時認識的J.Wilbur介紹,不但在Cryatalate在到新的工作,同時也因而認識了Decca 的首 席工程師-傳奇的ArthurHaddy 。在1931年加入Cryatalate後,Wilkinson 一開始還是以打 雜為主,兩年後終於升級也開始參與錄音的工作,他的參與給Arthur Haddy較多的時間進 行改盡音質的研究。 研究改良動圈式刻頭,當時的刻片機還是動鐵式的設計,由於磁滯現象和沒有使用負回鐀, 所以失真很嚴重,再加上當時最好的Beat Frequency示波器的頻率響應僅達到10 KHz左 右,大多數的工作 還是靠耳朵來進行。由於動鐵式種種的缺點,Arthur Haddy一心想發 展動圈式刻頭。雖然Belmlein在1922年就設計過動圈式刻頭,但實際上當時沒有人真正使 用這種刻頭。經過無數的嘗試後,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終於決定刻頭的大小和形狀, 最後決定是把線繞在類似石膏的基材上成長橢圓型。   當時使用的動鐵式刻頭高頻頻率響應可以達到12 KHz,但是頻率響應很不平坦,尤其 是100 Hz以下的部分。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使用他們自己設計的動圈式刻頭雖然高 頻只到7.5 KHz ,但是實際品質要好得多。它不但沒有失真,低頻更可以延伸至20 Hz 。 Arthur Haddy和Wilkinson 並沒有因此而自滿,經過再接再厲的努力,他們最後使高頻延伸 至15 KHz,同時音質也大幅度的改善,沒有動鐵式刻頭的磁滯失真。為了瞭解成品的品 質,他們還磨製特製的唱針用來聽蠟片。到1936年左右,他們的錄音經常可以達到15 KHz 的水準,這個時候主要的客戶還是廣告。 入Decca ,大顯身手,Decca 唱片公司由Edward Lewis於1928年成立,到1937年仍處於 虧損的情況。雖然EdwardLewis 並不懂錄音,可是在他聽過Crystalate的錄音品質後,加 上生意人的眼光,他買下了賺錢的Crystalate,四位Crystalate的工程師加上兩位原來就在 Decca 的工程師,一共六個人就開始了新的Decca 公司。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Decca 公司內的一批人受召從軍,Wildinson 則留在英國替國防部從事機密性的工作。這 個時候Decca 的錄音工作並沒有停頓,相反的在Harver Schwarte 的建議之下,1943他們 在聲效極佳的KingswayHall進行了第一次的現場錄音。EMI 從20年代中期就在這個地點錄 音,但是他們很大方地讓Decca 也使用這個場地,那一次錄音的團體是倫敦交響樂團。 Willkinson他們嘗試樂團的各種安排,麥克風的高度,以及相對於樂團的位置,最後他們採 用三隻麥克風來做七十八轉的單聲道直刻錄音。這些錄音的原則到今天仍為許多所採用。  當時使用的麥克風是英國製的RK2 全方向性電容式(Condenser )麥克風,直到了50 年代左右才改用德國製M50 全方向性麥克風,Wilkinson 一直到去世之前還是認為德國製 M50 是最好的麥克風。1951年他開始使用磁帶,這期間所有的錄音都是七十八轉的單聲道 直刻錄音,雖然錄音機提供編輯的功能,Wilkinson 始終相信以多軌錄音事後再做剪輯是不 對的。 錄音技術領先群雄,Decca 在LP唱片和雙聲道錄音的發展上都領先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EMI 。LP唱片是美國Columbia唱片公司的Peter Goldmark在1948年發展出來的。當時EMI 已經投下相當的資源在發展LP唱片上,只是不很成功。Edward Lewis基於市場的要求決定 要在兩個月內在美國推出Decca LP唱片,Wildinson 等人在沒有錄音帶的情況下,成功的 把錄音從七十八轉的唱片轉到LP唱片。轉換的過程使用了四部七十八轉的唱盤,然後一段 一段地在正確的間放下七十八轉唱盤的唱頭,把錄音轉到LP唱片。除了耐心、技術和適當 的器材外(例如唱盤上有平行的唱臂),他們還請專人讀譜,以確定正確的時間。在雙聲 道的發展上,新人Roy Wallace 的加入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Roy Wallace 把一部單聲軌的 系統改成雙聲道,他也發展出具有淡入淡出出控制的混音座。就在這個時候,Decca 開始 發展他們最著名的樹狀麥克風架構。 樹狀麥克風大幅提昇錄音品質,所謂的樹狀麥克風架構是把三隻麥克風水平放置在倒T 型架 子上,兩古在橫桿上的麥克風相距三至四呎和樂團平行,第三支麥克風是放在向前突出的 中央位置,朝向音源。最早使用的麥克風是Neumann M-49心形收音麥克風,後來改成全 方向性麥克風,但是仍然是Neuman的產品。   樹狀麥克風架構也是經過不斷的實驗、改良才成為今天大家看到的樣子。最早的時 候,麥克風之間放了吸音網,在嘗試過各種大小的吸音網之後,雖然雙聲道的效果不錯, 可是Wilkinson 對音質並不滿意。他先把麥克風改用全方向性的M-50,音質立刻有明顯的 改善,同時雙聲道效果一樣好,接下來他進一步把吸音網減小,音質又有了進一步的改 進。有了正確的方向,他逐漸的減小吸音網的大小,一直到最後完全去掉,而音質有難以 至信的改善。   至於全方向性的M-50麥克風為什麼能保持良好的雙聲道音效呢﹖因為Wilkinson 使用 的大振膜全方向性麥克風在頻率較高時也具有方向性,這種特性使得雙聲道的效果得以保 存,同時由於全方向性的特性,音樂廳的自然殘響也完整的記錄上來。就是這兩點原因, 使全方向性麥克風能在齰質和雙聲道音效上都勝過方向性麥克風。這種樹狀麥克風架構到 今天仍被廣泛採用就是其優異性最好的證明。 Wilkinson 的錄音美學,與一般錄音師不同的地方是,Wilkinson 認為以音質來說,唱片比錄 音帶好,他聽過最好的唱片是七十八轉的直刻唱片。他認為錄音帶上先天的失真也會記錄 在唱片上而影響最後音質。Wilkinson 也不喜歡Dolby A 雜音消除系統。Decca 從1966年 開始就使用DolbyA 雜音消除系統,雖然他也同意Dolby A 雜音消除系統的確可以去除一些 雜音,但是整體的音質會差一點,高頻也沒有應有的清晰度。很多人不知道Wilkinson 的錄 音小組實際上也替Lyrita錄音,Lyria 的Richard Itter 對Dolby A 雜音消除系統的看法和 Wilkinson一樣。他甚至堅持他可以聽出Dolby A 雜音消除系統對音質的影響。  Wilkinson 的錄音大都沒有使用Dolby A 雜音消除系統。一方面是他認為現在錄音帶的 品質都都已經很不錯,另一方面是他認為忍受一點嘶聲換來高品質的音質絕對值得。對數 位唱片以自然的空間音效來換取絕對的低雜音這種作法也深不以為然。雖然Decca 在 Wilkinson 還在的時候就已經引進數位錄音,而Wilkinson 也嘗試過數位錄音,但是他始終 感覺最好的發還是直刻唱片。   現場直刻唱片在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時Wilkinson 的作法是在錄音的前一天就 把所有的錄音器材的安裝、麥克風的位置、樂手在音樂廳的座位都準備好。在樂團預演的 時候,他們就在控制室內調整錄音的電平和平衡。在指揮準備好以後,他們先試錄一段, 一直到指揮對錄音滿意以後我們才正式錄。 最喜歡的錄音地點,在世界各國錄製超過三十個不同的的樂團,包括五個美國的樂團後, Wilkinson 最喜歡的錄音地點是阿姆斯特丹的音樂廳大會堂和維也納的Sofiensaal。他認為 這兩個音樂廳有最美的聲音。在歐洲方面,Walthamstow 市政廳、Watford 和Kingsway 都是不錯的地點。錄製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是Wilkinson 第一次在美國做現場錄音。錄 音地點是伊利諾大學。伊利諾大學有很好的音樂廳,唯一的問題是花費太大,整個樂團的 交通和食宿是一大筆古出。Wilkinson 也曾參與英國東岸Snape Malting 音樂廳的設計。他 和Aarup 建築事務所的Derek Sigden合作設計這座音樂廳,音樂廳內都已經安排了麥克風 的位置和佈線。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稍多,不過滿座時就有很好的效果。Wilkinson 始終不喜 歡錄音室過於冷漠的感覺,同時沒有個性,缺乏殘響都是他不喜歡的理由。 樂人軼事一籮筐   在Wilkinson 漫長的錄音生涯中,他和許多的音樂家都合作過。他錄過超過一百二十位 的指揮和數不盡的歌手,只要是說得出名字的都和他合作錄音過。和這麼多樂師接觸的結 果,當然有說不完的軼事。 他對福特萬格勒的看法是,個性積極,自律甚嚴,偉大的指揮,同時也是很棒的音 樂家。他在1951年為拜魯特音樂節開幕時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Kenneth Wilkinson—我最崇拜的古典录音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8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Wilkinson 在Kingsway Hall 里即使闭上眼睛都能正确地找到麦克风捕捉现场的最佳位置,不过随着Kingsway Hall 的拆除,他的录音生涯也告一段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两个强劲对手:Lewis Layton同Robert Fine。 只不过数码录音时代,使以前不可能做到的变成了现实,也使现在的录音师都变懒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8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可以和Wilkinson相抗衡的是EMI的帕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9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Kenneth Wilkinson 的錄音藝術 打從這個世界上出現錄音工業開始,到現在不過六、七十年的時間。世界上第一部留聲機當然是愛迪生發明的,不過當時使用的錄音材料是錫箔滾或蠟筒,無法大量生產或保存。而全世界第一張大規模的電氣錄音,應該是美國哥倫比亞於1925年3 月31日在紐約大都會歌刻院錄製的千人合唱「救世主今夜降生」,從此由德國科學家艾米爾.柏林納所發明的Gramophon 系統開始一統天下,真正的錄音工藝才算正式登場。 在這幾十年裡,整個音響工業有幾重大的專變,首先1949年Lp(Long Playing)出現了,而1958年LP的立體聲化也成功上市,到1980年CD又如黑夜救星般的在眾人期盼中亮相。硬體方面也從真空管變成電晶體及IC的天下,前人想都不敢想的奇特、高價器材也層出不窮。而錄音技術由早期的光學式三十五厘米的膠捲錄音,進步到利用電腦儲存的數位錄音;器材也由簡單的Mixer 擴展成多軌的精密錄音機,這當中所代表的科學進步不可謂不大。 LP錄音的黃金時期 今天我們利用處理能力最高的D /A 轉換器,失真極低的擴大機及喇叭系統來聽音樂,卻猛然發現那些非常迷人,幾乎可以重現現場生感的錄音竟然都二、三十年前的作品。令我困惑、懷念,也懷疑在只有簡單的收音監聽設備的年代裡,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從1955年到1975年間我們稱為LP的黃金時期,事實上這段時間也正是一些大師級指揮家最活躍,樂團達到最高峰,而偉大的錄音相繼出現的黃金年代!Mercury 以三支麥克風錄音的Living Presence 出現於1955年,展現Robert Eberenz與C.R.Fine兩位錄音師不錯的技藝;RCA 兩支麥克風的Living Presence 體聲錄音早了一年,在1954年完成,也成就有一位傳奇的Lewis Layton;而EMI 則有「Christopher」風光一時;Decca方面,KennethWilkinson 領軍的錄音小組在這段期間更為世人留下難以記數的瑰寶。 永垂不朽的錄音大師與Decca Tree錄音 單就音的技藝與貢獻而論,Kenneth Wilkinson 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認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一位!作為一個音響發燒,Kenneth Wilkinson 所錄製的大批天碟錄音是值得一生搜尋的目標;而身為一位音樂愛者,Kenneth Wilkinson 更參與了無數大師的典演繹,具有絕對的參考價值。Kenneth Wilkinson 在50年代初期加入Decca 公司,不久便和Decca 的一位資深製作人Roy G.Wallace 創始了獨特的Decca Tree錄音方式。這種「不可思議」的麥克風擉設方式,是在指揮的稍後方,架設一支高約三公尺的T 型麥克風架(位置有點像三角形),然後在每一末端各掛一獨立的無指向性麥克風,當時所採用的以Nenmann 的KM-53 及KM-56 為主(目前新的Decca Tree已經改用修改過的Nenmann M50S),而第一張利用Decca Tree方式的錄音是1953年11月4 日在West Hampstead錄音室為輕音樂大師最都尼所錄製的唱片。 賴以舉世聞名的祕密! 50年代末期London/Decca (FFSS Full Grequence Stereophpnic Sound)長時間播放(LP)唱片大獲成功,最大的功臣應該就是當時已經成熟的Decca Tree錄音,還有1957年Wallace 設計製造的九聲道混音器。不過時Decca 的錄音師還有Colin Moorfoot、GordonParry、James Lock、Jack Law、John Pellowe 等人,他們運用同樣的器材,同樣的方式進行錄音,成績卻明顯的不如Kenneth Wilkinson 。原來Wilkinson 在Decca Tree之外,還特別擅長運用定點麥克風( Spot-Mikes ),通常是兩支擺在木管樂器上方,作特別補位(Outriggers),另外兩支則擺在定音鼓、小鼓或管弦樂後排的其他槳器上。這麼一來減低了Decca Tree中音域的過強,而且又加強了中間定位的精確度與清晰度。Wilkinson出神入化又巧妙不露痕跡的擺設,正是他賴以舉世聞名的祕密! 舉世無雙的「Wilkinson 之音」 Decca 公司為了錄製歌劇,專門製造了一部命名為Maspere 的混音器,因此Decca 的歌劇錄音早在60年代便已膾炙人口。另外為了外出錄音,又訂製了一部Storm 64混音器,這可以使錄音師們運用更多的麥克風,不管在任何地點,或者歌劇、大樂團的錄音上,都可以有更靈活的安排。Wilkinson 在這些器材的使用上也有獨特的心得,再加上他對音樂的領悟力和高超的耳力,終於造就了無雙的「Wilkinson 之音」。(但是有一件令人大惑不解的,1962年起流行所謂的Phase 4 錄音,這種音樂通俗、音效優異的Phase 4 唱片替Decca 公司創造了輝煌的銷售記錄,但是十幾年的時間,為數五、六百張的唱片竟然看不到Wilkinson 的大名,為什麼﹖) 「Wilkinson 之音」的特色 所謂的「Wilkinson 之音」有什麼特色﹖ 一、所有的Wilkinson 錄音都展現出一個極為寬闊的舞台。Wilkinson 錄音時習慣把法國號擺到左後方,小號、伸縮號放在右後方,某些錄音你甚至會覺得舞台太寬了,甚而超出聆聽室的範圍。 二、深度感十分驚人。在國家音樂聽是絕對不可能聽到這麼又深又雄偉的場面,有時我會認為這是不是真的﹖很多錄音擁有寬闊的音場,不過是平面的,而Wilkinson 卻兼得兩者之長。 三、有極佳的定位感與實體感。老一輩的發燒友閒話錄音時常說Robert Fine 的細節(Detail),Lewis Layton的堂音(Ambience),Kennth Wikinson的實體感(Body),可見得英雄所見略同。 四、有非常大的空間感。不儘是整個錄音地點的空間感與堂音非常清楚,就是樂器間的空氣流動也一樣歷歷在目。 五、有富麗堂皇的音色。弦樂聽來都很有彈性,而且色彩瑰麗,銅管威力十足卻仍保有適當的肉感,EMI 和的清麗,RCA 的渾厚剛好是幾種不同的對比。 六、有驚人的動庇和最佳的平衡度。 後輩競相模仿學習 Decca 在Wilkinson 主政時期,的確是錄音史上的傳奇年代,後進的工程師們無不以   Wilkinson 作為模仿學習的對象,英國Chandos 公司Brian and Ralph Couzen父子乾脆把Wilkinson 的Decca Tree照本宣科,移植到數位錄音上,竟也博得不少人的好評。而替Decca 樹立「蒙特利爾之音」的錄音師John Dunkerley更是Wilkinson 的入幕弟子。不過他們的錄音和Wilkinson 相比,可以發現在音色、平衡度、舞台規模和自然生動的程度上仍然是輸了一些。那麼是不是Wilkinson 的錄音全然無暇呢﹖當不是!影響錄音的主客觀因數實在太多了,就算是同一個場地,不同的溫度和濕度都會造成音色上的差異,甚至音場、定位的改變,所以當然有偶然的失手之作。不過即使是Wilkinson 最離譜的錄音,恐怕都比大多數的泛泛之作要來得好! 錄音精品盡在其中 無論是哪一個人都不可能飽覽天下群書,也沒有人可以對任何音樂都有深入的涉獵,因此我們整理Wilkinson 的錄音後,可以發現他的作品主要都集中在英國作曲家的曲目(這是指Wilkinson 為英國Lyrita進行的錄音,可能是因為他利用空間時間出來兼差,為了不讓老東家臉上掛不住,所以Lyrita一向都不標示錄音師的名字),還有德弗札克、柴可夫斯、西貝流士、貝多芬等作品,巴洛克音樂和劇方面就錄的比較少。為了介紹Wilkinson錄音,我從開始翻箱倒櫃,到把這些錄音重聽過一遍,足足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時間除了不斷領受前輩大師精彩的演奏外,深深體會到好的錄音除了可以重現音樂的精神,還可以把人類的智慧與情操傳神的記錄上,對於後進的音樂迷與音響迷是一個很大的幫助!由於LP在國內蒐購不易,因此我只介紹已經翻製成CD的作品,但是時間上的錯誤遺漏在所難免:有的因為再版的關係CD編號不一定相同;有的CD上面並沒有清礎的標示,也不能想當然爾的認定就Wilkinson 的作品;有的則是我沒有搜集到著是出版了CD而我不知道;縱然如此,整數量加起來還是很驚人。所以將Wilkinson 的錄音分為Decca 與RCA、讀者文摘兩部份介紹,而且只能選擇比較重要、精彩的加以說 ,也作為讀者選購的參考。若有匡謬補遺,請不客氣的提出。 转载CD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Chesky公司翻制的古典唱片,大部分是Wilkinson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于英国录制的,经过Chesky公司的天碟录音师Bob Katz重新制版后,效果更加发烧,值得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9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Kenneth Wilkinson 的錄音藝術(下) 上一期已經介紹Wilkinson 在Decca 所作的錄音,數量當然不只這些,相信Decca 公司陸續還會將六、七○年代的寶貝翻製成CD,讀者請張大眼睛仔細尋找。這一期我將就Wilkinson 借將給RCA 及「讀者文摘」所作的錄音作一個整理。 「讀者文摘」盒裝唱片 「讀者文摘」大概是全世界流傳最廣、讀者最多的休閑讀物;他們除了雜誌本身的出版業務外,還發行各種精彩的套裝叢書,六○年代起也打入音樂市場,幹起唱片製作工作。時至今日,雖然因為市場因素,「讀者文摘」關閉了音樂出版部門,但是教學錄音的出版卻一直沒有停過。在那段歌舞昇平、物質享受達到頂點的年代裡,「讀者文摘」以美國人好大喜功的心態製作了一套又一套的盒裝唱片,想一舉拿下古典與流行間的廣大市場,例如「Music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osers 」、「Treasury Of Great Music 」、「World's Greatest Piano Music」、「Everybody's Pop's Concert Favorites 」、「Chopin、Poet of the Piano 」等,於是一方面有史利.布萊克的流行音樂演奏,一方面又有萊納的布拉姆期與Leibowitz 的貝多芬;可惜當時「讀者文摘」的行銷策略並不成功,最後落得無疾而終。記得台灣的代理英文雜誌社也曾進口過一些,結果有次經過他們公司,發覺許多都佈滿灰塵的堆在角落裡,最後的下場可能也不怎麼樂觀。 老寶貝相繼出籠\r 幾年前美國Chesky兄弟慧眼獨具地發現了這些寶貝,並具重新製成LP與CD,世俗凡人這才發現「讀者文摘」無心插柳的在錄音史上留下一批偉大的遺產。我們翻開目錄會發現倫敦的各大樂團如皇家愛樂、倫敦新愛樂、倫敦節慶樂團(London Festival Orchestra)等都名列其上;而指揮的名單出來更是嚇人;萊納、巴畢羅里、肯培、沙堅爵士、杜拉第、孟許、馬利納、海丁克、霍納斯坦、Leibowitz...等,幾乎本世紀後半葉所有的大指揮家都曾上場亮相。 「讀者文摘」本身並沒有錄音的班底,因此絕大多數的唱片都是委托製作人CharlewGerhardt與RCA 公司來製作。而當時業務鼎盛、如日中天的RCA 恐怕是無心、也無力再抽調大批的人力與物力投入這項工作,於是錄音的重大工程又轉移到與RCA 有合作關係的英國Decca 公司;有人說製作人Charles Gerhardt一輩子如果只做對一件事的話,那就是和Wilkinson 所簽下的合約。Charles Gerhardt除了製作外,本身也會拿指揮棒,所以Charles Gerhardt+Wilkinson +國家愛樂「金三角組合」所灌錄的一些電影音樂,現在也成了RCA 的傳家之寶。 好場地造就好錄音 英國倫敦的Kingsway Hall 雖然是公認的好聲,但是這座屬於倫敦市政府(GLC )的大廳除了Decca 公司與其它公司經常錄音使用外,還開放供一些民間社團的活動租借,檔期很難空出來(這個情況越演越烈,終於在1983年市政當局下令停止與Decca 的租約,把Kingsway Hall 提供給倫敦市的婦女團體使用。最近經濟情況不佳,市政府又想將KingswayHall出租,可惜裡面已被搞得面目全非了)。倫敦其他的幾個音樂廳如皇家節日廳、BarbicanCentre、皇家亞伯廳等又大多音效不甚理想,最後總算在近郊的Walthamstow 市為「讀者文摘」找到符合聲學條件的Walthamstow Hall。這座場地原本是當地居民集會的場所,並沒有舞台的設計,但是把活動椅子搬開後,樓下約有一半的面積可供一個大型樂團使用,其餘的場地和樓上的座席剛好造成了一個殘響適中、堂音豐沛的空間。Wilkinson 就在這裡成就了錄音史上的另一段傳奇。 慧眼獨具的Chesky唱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讀者文摘」結束唱片業務後,把所有的母帶版權全部都賣給了Ardee 音樂出版社,Ardee 再將版權租給有興趣再版的唱片公司。歐洲的版權是屬於瑞士的Minuet公司,美國版權則歸Chesky所有;他們以同一個母帶翻製CD,結果成績有天壤之別,Minuet以廉價版的姿態出現(台灣太孚公司有代理),Chesky則是發燒唱片的價錢,但是他們的效果也和價錢一樣富有戲劇性。 Chesky剛開始只發行LP,並號稱使用處女膠來製作,曾令大批發燒迷驅之若驚。Chesky為了重播這些年代久遠的母帶,特地找來一部經過「進補」的Ampex 真空管錄音機,聲音經由特製的20bit /128 倍超取樣A /D (模擬轉數位)解碼器製成數位母帶(90年以後的CD才開始採用的)。據Chesky說,他們還使用一種特製的「反混淆」濾波器,使Chesky的音色有別人所欠缺的甜美與透明音色,但是相對成本就增加許多,出版的腳步也變慢。是否屬實,我們姑妄聽之,不過若真能使Wilkinson 的錄音藝術真實重現,當然是樂迷之福。 唱片界先驅-RCA Wilkinson 在RCA 所留下的錄音相對的就少了許多。RCA 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由愛爾德瑞奇.強森所創立的勝利唱機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率先採用圓盤式的碟型唱片,成為今日唱片界的先驅。1929年美國的無線電廣播巨人RCA 公司將其吞併,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RCA Victor。早期RCA 幾乎獨佔了整個古典音樂的市場,直到CBS 的出現才變成兩雄爭霸的局面。RCA 的黃金時期,旗下先後擁有卡羅素、拉赫曼尼諾夫、克萊斯勒、霍洛維茲、魯賓斯坦、海飛茲、卡薩爾斯、詹姆斯.葛羅威等大師級的音樂家,指揮家方面也有史托考夫斯基、庫塞維斯基、托斯卡尼尼、萊納、孟許、萊因斯朵夫、馬第農、費城之音的奧曼第等名噪一時的巨匠。1959年起RCA 的觸角伸向歐洲,積極發展歌劇錄音;而RCA 之所以能結合歐洲的傑出音樂家,則應讓歸功於英國Decca 公司的大大協助。可惜的是RCA 的重心仍然在美國境內,因此實際與Wilkinson 合作的機會並不多,否則應讓會有更多寶貝才是。進入數位時代後,RCA 的業務一直沒有起色,甚至連翻製早期的歷史錄音鋮績也不盡理想,終於在1987年被德國貝泰斯曼音樂集團所蒐購(Bertelsmann Muzik Gruppe簡稱BMG ),RCA 的死對頭CBS 稍後也在1989年以二十億美元賣給了日本的Sony Classical公司,歷史盛會正式結束。 後記 一、Wilkinson 已經在幾年前去世,可是這個消息卻鮮為人知,我是從Decca 的首席錄音師James Lock的訪談中得知這個消息,而本刊劉總編則是到英國訪問參觀時,想順道訪問Wilkinson 才發現他已離開人世。這實在是很諷剌的是一件事,在英國除了錄音界人士及發燒圈的朋友之外,大概很少知道Wilkinson 是何方神聖,其至Decca 公司也只把他當作一般的資深員工,而沒有留下任何可供參考的資料,一代宗師下場如此冷清,令人不勝欷歑。 二、Wilkinson 的錄音雖然神奇,廣為發燒友所津津樂道,那麼為什麼別家公司的錄音師沒有效法跟進呢﹖這就牽涉到所謂錄音與現場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Decca 公司的錄音哲學可以說是由製作人John Culshaw與Wilkinson 一起建立的,直到今天仍然被奉行不渝。而Decca 的錄音政策也是幾家大公司中被執行的最徹底,改變最少的,John Culshaw的格言是:「記錄下來的演奏,必須以獨立的藝術形態傳之於世!」換句話說,Decca 的錄音理念並不是要表現出百分之百的現場為前提,而是以創造一種獨立的藝術形態為使命。因此我們一般說這是個好聲的音樂廳,但對Wilkinson 這類的錄音師來說不見得有意義,所謂的「好」還得加上許多因素,例如超人一等的敏捷耳力、冷靜會思考的頭腦、日積月累的豐富經驗以及對音樂細微的感受能力,才能成就傑出的錄音。其他公司的錄音師或者因為錄音的理念不同,或者是追求的目標有異,所以不管評論員怎麼批評,發燒友如何要求,大多數的錄音師依然是我行我素,只錄他自己喜歡的聲音。(不知道這算不算同行相嫉) 三、造成錄音效果今不如昔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事後的多軌混音。Wilkinson 所有錄音都是他在現場直接混成兩軌的母帶,之後沒有再經過任何加工處理,也因此確保了完整的動態與接近現場的平衡性。可是Decca 加入寶麗金集團後,公司卻規定現場錄音師只能做多軌的錄音母帶,然後交由總公司的工程師在剪輯室「憑空想像」的混成兩軌,這當中的誤差當然是很大。事後的工作人員怎麼能知道現場是什麼情況呢﹖這種大公司細密分工下的結果,往往扼殺了錄音師的創作靈魂,錄音和現距離,似乎也就越來越遠了。 四、Wilkinson 雖然趕上數位錄音的時代,也錄了一些數位的作品,可是他一直堅持類比才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整個時代趨勢下,就算Wilkinson 仍然在世,恐怕也無法力挽狂瀾吧!(LP的高頻延伸可以到40KHz 以上,但是在20KHz -30KHz 之間高頻能量就已經嚴重衰減,而數位錄音受限取樣頻率的設計,高頻極限只有21KHz ,不過到21KHz 頂點時它的能量依然保持不變,究竟熟勝熟優,到現在沒有人敢絕對的下定論。)據aJamesLock說,Decca 到目前為止仍然採用類比方式的混音,說穿了這並不稀奇。許多公司雖然在CD上標明著DDD 錄音,實際上由多軌數位母帶要混成兩軌工作帶時,大多還是採用類比的方式,它可以讓錄音的音色與平衡度作最後的調整,因此應該叫DAD 錄音才對。(但是大多數公司是不會承認有這回事)。 《转载CDH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介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4-20 03:5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