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99|回复: 11

发烧佳境----好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19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烧佳境:内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内行         HIFI发烧,未必需要亲手安装机器的技能;音乐发烧,未必一定要知道奏鸣曲的结构。正如著名乐评家郑延益所言:“相当多的资深爱乐者,并不了解曲式结构,但他们听得确实很专业。”      我们常吃鸡蛋,很多人能够辨别草鸡蛋和洋鸡蛋的味感差别,这种能力其实与熟知鸡蛋是怎么孕育出来,并由多少种营养构成无关。因为生产和消费是有联系的两回事。      曾经有一次,别人请我评价一部放大器,我写了很多评语,然后认为这部放大器应该取消负反馈电路,以拓宽频响,改善瞬态响应,减少失真。      评语写完后给设计师看,他看的时候一直在吃吃地笑,说:你抓毛病抓得还是对的,但对改进电路设计的建议没有什么道理。然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是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不过这就是HIFI发烧的极佳境界。”      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这句话值得玩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门道看多了会不热闹,热闹的人不问门道。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算是有热闹也有点门道,结合以来就是感性和理性都有点,也算跨界英雄。      HIFI需要感觉,需要热情,这是基础。稍微加点门道,让感觉和热情有点方向和规矩,那么这种感觉会更准更深入。并且HIFI这东西还是需要感觉的比例更多点,和门道相比,感觉和热情更重要。HIFI如此,听音乐亦如此。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录制音乐的专业录音师,大多既不HIFI也不喜业余听音乐。在他们的耳朵里,一支曲子已经被分割成了无数个小段,每一件乐器都和效果器相连。听一段现成的曲子,出来的评论往往是这个地方电平再高点合适,这个地方话筒再远一点点更好……都是极理性的分析,连贯的HIFI感觉已经不存在,激情已经被理智和技术属性碾得粉碎。      几乎绝大多数的录音师,家里只有很简单的录音机,那是听听天气预报用的,问他们为什么不买好点的音响设备,回答都是上班已经烦死了,回家还不清净点?再说,那些失真,受得了吗?原来这些专业的音频工作人员,已经不能玩HIFI了,他们听到的都是失真了也。      与音乐家一起欣赏音乐往往很无趣,有一位曾经是薛伟大学同学的钢琴教师与我住得很近,经常拿些新唱片来听,有时也招些闲散人员一起来。曲子一开始,他们就是评“XX这个地方弓法不对”,“XX这个地方速度不行,都破了破了”……曲子一路下去,批评一路下去,这种聆听完全就是技术性的,与欣赏的境界相去很远,没有激动,没有感动,没有震撼,而且这些专业音乐工作者再也走不回外行的纯真了。      HIFI器材和音乐作品的制作者往往是没有爱乐者和发烧友的这份感性的,就如美食家基本没有厨师出身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当拘泥于一个电阻一个电容的设置时,整体和细节已经交错在一起,宏观和微观已经失控,处于接受和感受者地位的立场已经丧失,屁股指挥脑袋,他们再也不能与细节脱钩了。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的美是真美。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论述:看苏州园林,必得下点毛毛雨时才好,那样人与景有了距离和间隔,钻在一目了然的细节里,便迷失了赏景的趣味。      由此我想起了“一叶障目”这样的话,也想起了“海阔天空”的前提。      当然,审美的距离要适度,太远了也不行,如此便引出“内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内行”的议论,此为合适的欣赏者位置,是为佳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9 12:11:2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有道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电论坛>冬凌草--发烧佳境:内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内行——HIFI笔记之十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That's all right. 不过我是在《高保真音响》发烧论坛中看到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22 15:22: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内行 关键是自己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我们谈我们喜欢的,专业人士做他们善长的,各取所乐,相安太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2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有道路,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一见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 其实发烧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境,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偏离原来欣赏音乐的本位, 那也就失去了发烧的真正目的.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1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有道理 发烧只是一种心态 专业化了也不好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25 21:16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