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33|回复: 0

品乐-1-9   昆虫——兼谈拟人化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的百花园繁花似锦,异彩纷呈。音乐史上许多杰出的作曲家时或有感于叱咤风云的群众革命斗争,谱出反映伟大时代的宏伟乐章,时或玩味于逸兴遄飞的日常生活细节,创作充满生活情趣的音乐小品。象有些画家喜欢描绘虫鸟蜂蝶一样,作曲家用音响表现昆虫的作品也是屡见不鲜的。听!这里是一首脍炙中外的晶莹剔透的小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 这首乐曲原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插曲。歌剧写的是:出征在外的萨丹王,偏听偏信,误以为皇后在家生了个怪胎,于是下令把皇后和新生的太子装进木桶抛入大海,后来,亏得木桶被冲上小岛,母子才死里逃生。皇太子长大后在无意中就了只受魔法禁锢、有公主变成的天鹅,天鹅出于报恩,帮助太子化作野蜂,跟随商船飞回皇宫,去会见生身父亲萨丹王,在船主的协助下,终于战胜恶人的谗言,父子夫妻得以团聚,天鹅恢复公主本来面目,并与王子配成佳偶,体现了善战胜恶,美战胜丑的主题思想。这段插曲描写了王子化作野蜂,怀着焦急的心情,飞越大海,赶回皇宫的生动情景。 在这首乐曲中,作曲家发挥了惊人的绘声绘影的技巧,塑造了生动、逼真的野蜂飞舞的音乐形象。在弦乐短促轻巧的伴奏背景上,单簧管吹出急促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半音进行、无穷动的体裁特征。蜂声嗡嗡的音响色彩,配合上音区的忽高忽低、音量的时强时弱,造成了野蜂飞舞忽而向上、忽而向下、时而飞近、时而飞远的视觉形象,使人感到飞舞的野蜂嗡嗡制胜不绝于耳,仿佛就在头顶,栩栩之景历历在目,似乎伸手可及。音乐既塑造了野蜂飞舞的造型形象,也体现了王子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归见父皇的焦急情绪。 在美术作品中,一般都认为“山水风景写意,虫鱼花鸟写趣”。其实,音乐作品也是这样,在作曲家笔下所写的昆虫也都有维妙维肖、趣味盎然的特点。 不妨举一首这样的杰作为例,这是俄罗斯作曲家里亚朵夫一九零六年创作的管弦乐组曲《俄罗斯民歌八首》中的第四首——《我和小蚊子跳舞》,主旋律原是一首民间的戏谑歌曲,为了塑造蚊子的形象,作曲家在简短的引子和尾声中,利用带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闷塞的颤音,模仿蚊子扰人的嗡嗡声响,并且利用音量渐强渐弱的交替变化,造成了在人们身边飞来飞去、忽近忽远的联想: 整个乐曲篇幅虽小,作曲家塑造的形象却很鲜明生动,充满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谐谑情趣。 描写昆虫的乐曲,简便易行的办法也大多从模仿昆虫发出的声音入手。上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和里亚朵夫《我和小蚊子跳舞》是这样,下面的巴尔托克的小提琴二重奏《苍蝇之舞》也是这样: 这是巴尔托克创作的四十四首小提琴二重奏曲中的第二十二首,也是根据一首民间舞曲改编的,由于它在小提琴的低音区演奏,音色浑厚而发闷,给人夏日午后闷热的感觉。开始的主题,来回反复同样的三个音:1、7、6,也造成一种嗡嗡的声响,由于每个动机翻来覆去总是停留在同一个音上,好像无法摆脱,赶又赶不走,撵又撵不掉,使人产生腻烦不已的艺术效果。加上这里采用了卡农的方法,第二小提琴相隔五度模仿前面的旋律,更加深了这种感觉。当然,这首曲子和《我和小蚊子跳舞》一样,作曲家主要并不是给苍蝇、蚊子画像,这是对活泼的民间舞曲的一种幽默,戏谑的比喻和加工,是一种性格化的处理手法。 利用昆虫发出的声音来塑造昆虫的音乐形象固然简便易行。可是有些昆虫是不发出任何音响的,这类昆虫如何用音响来描绘呢?这就需要作曲家另辟蹊径了。作曲家只能离开声音去抓去昆虫的其他特征。 前面我们曾讲到我国动物雕塑家周国祯在寻求塑造动物形象的方法时,发现“动物有性格、形体、动作三大特征”。其实,昆虫也是这样,音乐也可以抓住这些特征。 我们以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独奏曲《蚱蜢的游行》为例:这是作曲家为儿童谱写的童话幻想性的乐曲,是把昆虫人性化了的题材。 大家知道,蚱蜢虽然会飞,可是声音微弱,无法听见,因而写蚱蜢不可能利用它的声音。然而,蚱蜢的体型特征和动作特征却是很鲜明的:脚很长,跳得很高。这首乐曲中,作曲家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节奏和旋律等手段表现蚱蜢的长足善跳,在节奏中用了大量的富有弹性的附点音符,在旋律中用了异乎寻常的忽高忽低、难以捉摸的大跳进行: 全曲是a b a1,三部曲式,上面是第一部分a。 第一句开始是三度1--3,结束时是四度2--6; 第二句结束时是五度5--1; 第三句结束时向下跳七度1--2; 第四句中出现了八度大跳,结束时向上跳两个八度,返回时向下跳四个八度。 就这样,这些旋律中的超乎寻常的越跳越大的大跳,把蚱蜢的特征——长足善跳,形象地作了勾划。 作为昆虫,蚱蜢本来没有什么鲜明的性格,然而作曲家却用人性化的方法,写它们“耀武扬威”的游行。鉴于生活中的游行场面总是吹着军号、奏起进行曲,所以这里又用了分解和弦构成的3 5 1,3 1 5,1 5 3等军号般的音调和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体裁。这些特点除第一部分a外,同样也存在第二部分b中: 当然,所谓蚱蜢的游行,这纯粹是童话,幻想性的内容,因而作曲家又连续不断地转了很多调,用频繁的调性变化造成奇幻的景象。上面短短十多个小节中,我们看到接触了bB、bA、bE、bD、bB(=bC)这么多的调性。 在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中,有一个主题,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格罗什曾称它为“音乐的蚱蜢”。这支单簧管吹奏的曲调,同上述《蚱蜢的游行》一样,也带有连续的、有弹性的附点节奏,并且曲调的音程也不断扩大,由级进逐渐变成跳进; 两首乐曲具有接近的外表,是否形象内容也一致呢?在第四交响曲中,这支曲调是在三拍子的舞曲伴奏背景上奏出的。作曲家在这部深刻反映时代矛盾和个人命运的作品中,对这个副部主题曾作过说明:“避开现实,沉醉在幻想中不是更好吗?”这里轻快的带有舞蹈性质的节奏,仿佛是人们在严峻的生活中对往昔舞会的愉快回忆和对美好前途的憧憬。它和前面“凄凉和失望的心情愈演愈烈”的主部主题构成强烈的对照,渲染了作品的悲剧色彩,这是对主观情绪的深入刻划,并没有对客观具体事物作什么描绘。可见,柴科夫斯基在写这段音乐的时候,恐怕压根都没想到什么蚱蜢。而拉罗什的所谓“音乐的蚱蜢”也并不是指自然界的昆虫蚱蜢,只是对旋律外形所作的一种幽默的譬喻。 在音乐中描写昆虫,最多的恐怕还要算蝴蝶。蝴蝶以它美丽的翅膀、鲜艳的色彩、活泼的性格和温顺的形象而惹人喜爱。不但少年儿童喜欢,成年人也喜欢,作曲家也被它引起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十九世纪以来,作曲家们各具匠心,用音响描绘了姿态万千、色彩缤纷的各种蝴蝶,构成了一幅堪与我国腾派蝶画相媲美的《百蝶图》。 和美术中一样,音乐中的蝴蝶也是风姿多采的。拉瓦赖创作的钢琴独奏曲《蝴蝶》,利用速度很快的逸转性音调,描写了盘旋飞翔,忽起忽落的蝴蝶: 格里格的钢琴曲《蝴蝶》,不限于外表的模拟,在描写彩蝶纷飞舞翩的形体同时,还着意刻划蝴蝶温文尔雅的性格特征:舒曼的钢琴套曲《狂欢节》中第九曲《蝴蝶》,轻巧纤细,生动洒脱,富于幻想的情趣: 肖邦有一首bG大调练习曲,人称《蝴蝶练习曲》:其实这首曲子只是一首快速度的练习曲,肖邦的本意并不是要写什么蝴蝶,但却由于乐曲很轻快、温柔,又有旋转性的音调,接近描写蝴蝶的写法,因而人们加了这个别称。, 至于舒曼的作品第二号钢琴套曲《蝴蝶》。对这首内容的理解,更不能根据标题,望文主义。听完全曲十二段,根本找不到什么蝴蝶的踪影。实际上,它写的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化装晚会的各个不同场面。作曲家为什么要取名《蝴蝶》呢?拿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蝴蝶是艺术家的乐思,它们急速地从我的想象中产生出来,向四面八方飞去。”可见,这首乐曲的标题《蝴蝶》,其真实含义,只是象征热情奔放而已。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1436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0 10:41: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3 06:2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