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33|回复: 0

品乐-1-8   动物园——兼谈曲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25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着象狮虎豹、牛羊马鹿、鸡鸭兔猫、蜂蝶鱼虫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是人类在地球上与生俱来的伴侣,使我们在自然界共同生活了千百年的老朋友。这些千禽百兽理所当然也是人类各种艺术形式的描写对象。 我们的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在作品中塑造各种动物的形象。当然,由于各门艺术的特长不同,有的描绘动物比较方便,有的相当费力。 比较而言,美术史特别擅长的,一幅画可以把某种动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观众一目了然。由于这个原因,美术界还有许多著名画家以专攻动物见长,如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画的虾鸟虫鱼,何香凝画的虎狮鹿鹤,都是中外驰名的。而音乐描写动物却相形见绌,千姿百态的各种动物形象只是借助声音来塑造确是勉为其难。 音乐是擅长抒情的表现艺术,写动物、画造型不是它之所长,但这绝不是说音乐在这方面毫无作为。相反,与美术相比,音乐虽有短处,却也有它的长处,画家描绘的动物虽然逼真,但它静默无声,形象是静止的,只能表现一瞬间的状态。音乐塑造动物形象虽不易清晰明确,但却可以利用音乐有声有色地随着时间的发展表现动物的动态,使之栩栩如生。 因此,古往今来,在浩瀚如海的音乐作品中,还是有很多乐曲描写动物,构成了一个堪称包罗万象的音乐动物园。在这个动物园中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走的。大至巨象,小到松鼠,甚至还有一般动物园中所没有的幻想性动物或拟人化动物。 在音乐作品中较多地描写各种动物,那还是浪漫主义以后的事情。在古典主义时期,专题直接描绘某种动物的作品并不多,海顿的第八十二首交响曲,习惯上称作《熊》交响曲,但实际上,这部作品并不直接描绘熊,只是因为在第四乐章中,由低音乐器奏出的音调,容易使人联想到熊的叫唤声而得名。 浪漫主义时期,表现社会重大事件的题材相对减少,作曲家向其他方面扩大题材范围,重彩浓墨描绘动物的作品也逐渐增多起来,甚至出现了象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这样的专题写动物的代表性作品,大大充实了音乐世界中的动物园。 浪漫主义时期以来,音乐作品所描写的动物,我们较常见到的有: 号称“万兽之王”的打响。 圣——桑《动物狂欢节》之五《象》: 威武壮美的狮子。 圣——桑《动物狂欢节》之一《狮子》: 有贪婪凶残的狼。 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中狼的主题: 还有粗笨愚顽的熊。 巴尔托克《匈牙利风光》第二乐章《熊舞》。 懦弱无能的羊(如施特劳斯《唐吉诃德》第二变奏中的羊群片段)。 动作敏捷的小白兔和行动迟缓的乌龟(如史真荣的《龟兔赛跑》)。 生活中常见的猫,在音乐中也很多见。如普罗科菲耶夫《彼得与狼》中的小猫主题: 除了上述专题描写动物的乐曲以外,在标题音乐作品中,片段或局部地描绘动物的形象也很常见。 有的同人物形象有联系,如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的中间部分,这个片段在描写主人公骑马驰骋、奋勇作战的同时,表现了奔马的生动形象。 有的同典型环境有联系:如俄罗斯作曲家鲍罗廷在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里在描绘茫茫草原的形象的同时,表现了迈着沉重的步伐缓慢行进的骆驼的形象。再如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的图画》第四段,这里在描绘车轮很大的波兰牛车的同时,也鲜明地刻画了懒惰、温顺、拖着沉重的牛车艰难前进的群牛形象: 有的动物形象在音乐作品中只是一带而过,稍纵即逝,如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管弦乐《谜语变奏曲》第十一变奏开始处,利用由高音区急转直下的华彩乐句,描写埃尔加好友的爱犬由河堤上跑下来跳进激流的情景: 这里总共才几小节,只是几秒钟一瞬间的形象,并不给人留下明确的印象,只是暗示而已。 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每段都表现一种特定的动物,但是第十一段标题为《钢琴师》: 将钢琴师与动物相提并论,这是圣——桑对那些只会摆弄手指、墨守成规、演奏呆板的钢琴师的嘲弄和讽刺。 那么,音乐究竟是怎样表现各种动物形象的呢? 用音乐表现动物有很多困难,因为它无法再现动物的视觉形象,只能抓取动物某一特征,借助声音联想,产生间接的形象感受。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动物鸣叫的声音特征,让听众“听其声如见其形”,产生联想。如柴可夫斯基的舞剧《睡美人》中,为了塑造小猫的形象,模仿了小猫的咪呜声和脚爪突然的打扑声。 圣——桑在《动物狂欢节》中描写狮子,也是在低音区用弦乐的半音阶上下行交替模仿了狮子的咆哮吼声。 再如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交响组曲《大峡谷》第三乐章《羊肠小道》,这一乐章描写旅游者骑着毛驴行进在大峡谷的羊肠小道上,乐曲一开始,就利用弦乐的滑音,模仿一声驴叫,使听众产生毛驴的形象联想。 音乐表现动物有时也利用动物的体型特征,给听众以暗示,如《动物狂欢节》中第五曲《大象》,作曲家主要抓取大象体型庞大、笨重的特征,加以描写。 表现动物,还可利用动物的动作特征,例如《动物狂欢节》第六段《袋鼠》,要描写袋鼠前足短、后足长的体型特征比较困难,作曲家就用带装饰音的、向上跃进的、分解和弦短促音符描写袋鼠奔跑时用强大的后腿颠簸跳跃的动作特征: 《动物狂欢节》第四段《乌龟》,也同样是抓住乌龟步态迟钝的动作特征,用钢琴在低音区用慢速度轻轻奏出: 由于音色、音区和速度的改变,原来欢跃轻快的音乐,变成背着沉重的甲壳,步路艰难、蹒跚爬行的乌龟形象。 肖邦有一首著名的《小犬》圆舞曲,实际上并不描写小犬,只是传闻此曲开始处的回转性音调: ……很象小犬追逐自己旋转的尾巴而有此名。 音乐作品中有时还塑造童话性、神奇性的动物形象,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音画《三奇迹》中第一个奇迹,塑造了会唱歌的啃着金核桃的神奇的松鼠形象: 这类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动物形象,如果不是作曲家在标题中说明,听众是很难附会的。 在同一作者另一首交响组曲《安塔尔》第一段中,也描绘了一种幻想性的动物: 我们也是根据作者的标题说明才知道这是描写由仙女变成的羚羊飞驰的形象。 法国作家德彪西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第二曲《小象摇篮曲》也不是描写生活中的小象,而是儿童手中丝绒做的、矮矮胖胖的玩具。这里作者在乐谱旋律上方加注了表情记号“温和而带憨态”,目的是要演奏者弹出小象笨拙的步态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7&ID=1436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0 10:39:2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3 09:2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