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83|回复: 0

也做一回“寻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也做一回“寻宝人”   有个德国诗人叫做约瑟夫·冯·艾兴多夫,他写过一首叙事风格的诗《寻找财宝的人》,内中充满了离奇怪异,读来令人毛骨悚然。不过,这首诗的开头倒不怎么吓人,相反却是引人入胜:   当森林入睡时,   他立即开始挖掘,   不知疲倦地走入山林深处,   寻找宝藏。   ···   “寻宝”可能是世上很多人藏在心里的梦想,可是阿拉伯传说中傻小子阿里巴巴用咒语“芝麻,开门吧”可以打开的藏宝山洞我们谁也没有亲眼见到过。是生活中没有“宝藏”吗?恐怕不是,只是我们不善于去发现罢了!   在音乐上也是这样——现成摆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已经够多了,而且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名作,又有多少人会去留意甚至有意去寻找那些被历史扬起的尘土掩盖了的无名之作呢?“无名”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一旦拂去蒙尘,让它们得以放射出本身所固有的光华,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或许就会令我们激动不已!   我就很愿意做一个音乐“寻宝人”——要知道,偶然找到一部很陌生却又很吸引自己的“无名”之作时那种“发现”的快感是不可言传的!近来接触的几部古典作品,更让我有“寻到了宝”的感觉:卡尔·玛里亚·冯·韦伯的一首话剧序曲,路易·阿道尔法·勒波的一首大提琴奏鸣曲,还有尼古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一部管弦乐组曲——这样的“无名”之作,又是多么诱人的“珍宝”呵!   韦伯这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兼钢琴家与音乐结缘不是没有来由的!他出身于一个地道的“戏剧之家”,父亲在一个巡回演出剧团中担任乐团指挥和经理,母亲是歌手。就在父亲的剧团巡演到德国北方小城欧丁时,小韦伯降生了!如果说韦伯在小城欧丁降生完全是偶然,那么以后他在音乐古城德累斯顿居住多年,应该就是他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选择。30岁那年,韦伯被萨克森宫廷歌剧院任命为德国音乐部门音乐总监。在那里,他不仅指挥过莫札特、贝多芬和罗西尼的著名歌剧,而且还指挥了他自己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不朽名作《自由射手》。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在那个时代,音乐在戏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剧院演出的需要,韦伯常常要把一些歌剧作品改编成戏剧音乐。戏剧作家皮尤斯·亚历山大·沃尔夫的话剧《普雷希尤萨》中的配乐,就是韦伯为这样的暂时需要改编加工而成的。虽然这种工作对作曲家来说显得无关紧要,而且的确也是大材小用,可是工作严谨的韦伯并不因此而敷衍了事。照他自己的说法,配乐写完以后,这个话剧几乎成了半部歌剧,而且里面充满了吉普赛音乐和西班牙舞蹈音乐等异国情调。序曲是这部话剧配乐中最精彩的部分,偶然有机会听马尔库斯·克瑞德指挥柏林德国交响乐团演奏这支序曲的录音,我被深深地迷住——韦伯的和声感觉真是好极了,在这支序曲里体现得尤为出色,管弦各声部的编配运用妙到毫巅,错综复杂却又条理分明,丰满的织体和鲜明的线条玲珑凸显,一张一弛、一强一弱、一疾一徐之间有着十足的戏剧张力。这样一个作品,可是丝毫也不亚于韦伯其它歌剧的序曲呢!又有谁能说它不是“宝”呢?   如果说好的音乐被埋没完全是因为听音乐的人不识“宝”,那也实在是不公正的。音乐作品是需要传播的,如果一部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缺乏必要的机会和手段在大众中间传播,那么它被埋没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好的音乐作品因为传播者的偏见而进不了印刷厂,上不了舞台,也没有机会灌录成唱片,于是就“养在深闺人未识”,从来少为人知。在这些很少为人所知的作品中,女作曲家的作品就占了相当一部分。学习一下音乐史我们就可以看出,数百年来,女作曲家始终被男性同行排斥在外,其原因有很多:第一,男尊女卑的旧习俗,使她们在接受初级音乐教育时就得不到支持;第二,女人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机会太少;第三,很多观念保守的男人认为女人生理条件不同,根本就低男人一等···所以,除了著名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妻子克拉拉以外,没有一个女音乐家的芳名被编入音乐辞典。这种性别歧视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得以改善。那个时代,一些积极的女音乐学研究者借妇女解放运动的东风行动起来,发现了不少令人惊讶的极有才华的女作曲家,才使这些埋没良久的“珠玉”重放光华,也填补了人类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德国女作曲家路易·阿道尔法·勒波,就是这些重见天日的女作曲家的优秀代表(可惜,在我国出版的外国音乐辞典中还很难找到她的名字呢)。   路易·阿道尔法·勒波于1850年出生在一个法国血统的军人家庭,在国防部任职的父亲业余爱好作曲。让那个时代的人觉得不可思议而让今天的我不得不佩服的是,勒波的父亲竟然为她选择了音乐道路,并且把她送到很好的老师那儿接受训练。勒波的钢琴老师就是素以严格著称的克拉拉,后来为了向约瑟夫·赖因贝格尔学习作曲她又去了募尼黑。在创作上,勒波先写了歌曲和室内乐,接着又写出了管弦乐作品和大型合唱作品。作为作曲家和钢琴教育家,她先后在慕尼黑、威斯巴登、柏林、巴登巴登等地积极活动。尽管她的演奏很出色,作品也幸运地不断被出版,可她的内心深处却越来越感到孤独,自己的成就越大,社会保守观念对女作曲家的鄙视就越使她感到痛苦,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勒波的性情开始变得古怪,变得悲观厌世,那在年轻时迸发出的艺术才华也消失殆尽。1927年,勒波在巴登-巴登去世,享年77岁。   我有幸听到了勒波这位生不逢时的女作曲家的一首大提琴、钢琴奏鸣曲(作品17号)的录音,它是勒波学生时代的作品。勒波这位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和里夏德·施特劳斯的同代人,在这部不长不短的室内乐作品里散发出了在那个时代的音乐里难得一见的女性气质,而且充满着一种迷人的浪漫活力。想想她当年的遭际,真是禁不住唏嘘慨叹呢!   19世纪下半叶的时候,沙皇俄国在当时的首都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建立了音乐学院,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俄罗斯的专业作曲技术才获得真正的发展。不过,有趣的是,一些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仍然身兼与音乐毫无关系的职业,象莫德斯特·穆索尔斯基就是林业部的一个小官僚,亚历山大·鲍罗丁是有名的化学家,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则是帝国海军军官,曾随舰队从彼得堡出发远征3年之久,直到远征归来获准退役,才能够专心致志地做他的专业作曲家。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是个很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重要剧目频频在俄罗斯国家歌剧院上演,使剧院也因此而享有盛名,可见他当时的巨大影响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在俄罗斯以外的地方远不如他的本国同行穆索尔斯基和柴科夫斯基那样有知名度,原因大概就是他那幻想般的童话故事题材在西方被认为是道德败坏的。《基特施城的传奇》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第14部歌剧,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鞑靼人入侵包围基特施城时,城市忽然被云雾遮蔽,城郭忽然在鞑靼侵略者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少女菲沃洛尼娅正要与王子佛斯沃罗德举行婚礼的时候,鞑靼人侵入了他们的家乡。在抵抗入侵者的战斗中王子不幸丧生,悲痛欲绝的菲沃洛尼娅誓愿为爱情献身,死后再与情人团聚······   《基特施城的传奇》当年在俄罗斯国家歌剧院上演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深受鼓舞,随后又把这部歌剧中的重要部分改编成了一部管弦乐组曲,并且于1907年在圣彼得堡首演。这部组曲依然保持了歌剧原作强烈的叙事性,情感强烈,手法细腻,音响丰富,色调绚烂,同样有着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在艺术价值上似乎比原作歌剧犹有过之。然而奇怪的是,这部管弦乐组曲的命运与名声赫赫的《天方夜谭》(即《舍赫拉查德》)竟然大相径庭,如今的俄罗斯本国交响乐团很少上演这样一部相当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录成唱片的就更难以得见了,倒是西欧的一些乐团比较重视它,并且演录过几个版本的唱片。我听过其中由德国西南广播交响乐团演录的唱片版本,质量相当令人满意。看来,在世时不大为西欧人赏识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在如今的世界古典乐坛倒是越来越受到青睐,一些往年被人漠视的作品也被重新发掘出来,获得了新生。其实也难怪,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这位以绚烂明快的配器著称的大师在他的作品里隐藏了太多的“宝贝”,特别是歌剧和歌剧所衍生出来的管弦乐作品,《姆拉达》也好,《圣诞夜》也好,《金鸡》也好,不经过极为用心的揣摩,不耗费经年的时光去挖掘,这些迷人的“宝贝”是不会轻易现身的!就因为这个缘故,我对那些积极而且善于发掘世界音乐文化遗产的有识之士是满怀钦敬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9 17:27: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1 01:33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