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面纱 作曲:Alexandre Desplat
真正开始关注这位作曲家,是从《面纱》开始的。当初看电影时,就注意到里面的音乐,虽然轻柔,却即能和画面溶为一体却又能让你清晰的感受到。单独出来听的时候,也能让你眼前浮现出电影相应的场景。
虽然电影主要情节都发生在中国,但是讲的却是西方人的事,所以音乐主要以西化音乐为主也非常恰当。音乐的弦律性并不强,但却相当耐听,并富有诗情画意。作曲的手法也很和其它电影音乐的配乐家不一样,应该是很现代的手法。
后来就开始关注这家伙了,看了《女王》、《国王的讲演》、《生命之树》、《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都发现是这位作曲家作的曲。而这几部都是我认为配乐上值得大提特提的电影。可惜这几年我不太收电影音乐了(主要原因是回成都了),不然这家伙会是我见一张收一张的。
p>
转:这部电影之所以让我无法忘记,那是因为它有一样东西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吸引力,而Alexandre的配乐无疑就是这样东西的制造者,从电影一开始,《面纱》主题音乐和吹动的金黄色的麦浪的交相辉映,浓密的鼓点,波涛起伏一般的钢琴声和背景中煽动的弦乐,它并没有把这段主题限定在这个固定的场景里,而是通过这段音乐的示意作用,暗示了故事将是平静之下酝酿着感情的起伏,这段主题无疑从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神经,并且指引着电影的情感走向,因为在这段音乐里,危机的意味也相当浓重,这也正应和了男女主人公在当时的心理动态,整部电影的配乐有很多场景都让人难以忘怀,并且在某些时候,音乐就像山水画一样生动,他在其中也运用了几种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而在原声碟里的对应对于我来说有Gnossienne n°1(当然这首不是他写的,呵呵),River Waltz,Kitty's Theme,Walter's Mission,The Water Wheel,Kitty's Journey...其实它并没有刻意的去渲染电影的悲剧宿命,但是却恰到好处的把握了情感的起伏,可以说去年看的所有电影里,只有对于《面纱》原声的印象挥之不去,而且并不是因为是朗朗弹的琴,也除了结尾那首莫名其妙的法语老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