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伏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当勃拉姆斯第一次阅读德伏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总谱时他惊呼道: 我怎么连大提琴协奏曲可能写成这个样子都不知道? 如果我知道的话我老早就写一首了! 这部作品是德伏夏克在美国最享盛名时为著名的捷克大提琴家亨纳斯威汉教授而写的, 并且题献给他。 德伏夏克长期在美国居住, 十分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 在他的信件中经常流露出孤独和思念之情。 在这部著名作品里他充分发挥了大提琴的表情细腻丰富,音色甜美深厚的特点, 真挚而深沉地表现了这种思乡之情。 德伏夏克回到波希米亚后他的妻妹约瑟菲娜考尼克的死亡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惊。 当他还是个落魄的中提琴手而她是一个美貌的年轻演员时, 他就已经暗恋她了。 为约瑟菲娜的死,他在协奏曲第二乐章里加入了约瑟菲娜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旋律。 这首歌叫《不要打扰我》。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一开始先由单簧管开门见山用B小调上吹出宏伟壮丽的第一主题。 这个主题真切而感人。 独奏大提琴出现后又以它特有的浑厚如歌的音色,进一步发挥了这个主题中的孤独思念之情。 音乐逐步展开,时而好象在凝神思索时而又象在遥想祖国。 第二乐章慢板。 体现了无限的温情流露。 先由单簧管吹出一个温柔优美的曲调, 音乐把思乡的感情尽情地倾诉出来, 仿佛是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故乡及故人的回忆。 后来独奏大提琴用浑厚深沉的音色奏出了一段饱含深情的旋律。 这里德活夏克引用了他于一八八七年创作的一首歌曲《不要打扰我》中的旋律。 那是表现沉浸于爱情之中的少女沉思和幻想的感情, 而协奏曲借用这个旋律来表达作曲家对祖国故土及故人的深深怀念。 第三乐章是在德活夏克返回祖国后完成的。 它表现作者回到祖国后欢欣鼓舞的心情。 这个乐章采用的是回旋曲式。 在尾声中音乐深情地回忆了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乐章的《不要打扰我》主题。 最后由长号吹出第三乐章主部主题, 庄严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我推荐杜普蕾和富尼埃的版本.........
(发在168的旧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