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就对了。 她说,对什么对啊,感觉太容易消逝了,让人把握不住。 我说,呵呵,本来就是这样嘛。要不休谟的问题怎么引起那么大的恐慌呢,就是这个原因,理性提供不了什么必然性,对感情产生不了什么作用,所以人只能跟着自己的习惯和经验走,把将来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面,所以很多人不甘心,想驳倒休谟,尽管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休谟的观点,但是不幸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拿出有力的证明来。所以他的影响非常大,摧毁了一切理性的根基,让人很茫然。 她说,呵呵,我不懂这些,不过他所说的感情问题,我觉得倒是非常符合实际的,这一点很难反驳的。 我说,是啊,在他看来,天长地久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力量,人们所能得到的只是过去曾经拥有或者现在拥有着,至于将来怎么样,只有上帝才知道。这个观点对人恐怕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她说,恩,说的是呢,听了你对他的分析,就觉得不舒服。 我说,呵呵,不舒服那是肯定的,我当初读到他的书的时候,也很不舒服,不过现在好多了。 她说,是吗?呵呵,那照他的观点看,生活该怎么办?什么必然的保证也没有。 我说,呵呵,解决的办法也有啊,虽然不太完善,但也可以弥补一下。 她说,那你说说,我想听听啊,呵呵 我说,既然理性发现不了什么必然性来保证将来和现在一样,那么只能凭借习惯和经验了。人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多接触一下比较稳定的事物,就是将来和现在变化不大的事物,比如感情上,亲情总比爱情稳定,而且在人的一生里面,亲情比爱情要稳固的多,友情往往也比爱情稳定得多,再比如,宗教感情,像巴赫那样,也比爱情要稳固很多,不妨逐渐把感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那么将来虽然不能得到理性的保证,但是经验也证明要比爱情稳健的多,人的期待也往往会得到实现的。那不稳定的事物,比如爱情,便不值得花费太大的心力,其期待往往是不能实现的。 她说,啊?你的意思就是不要爱情了啊? 我说,我可没有这样说。我的意思是说即使爱情非常甜蜜,也最好建立在上面这些情感之上,比如要发展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比重在其中越大,这种爱情才会越稳定,而那一见钟情的往往会很快就变化,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因为误会在一起,因为理解而分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爱情并非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有一对情侣,因为彼此相爱,疏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们彼此之间也没有这类情感,那么基本上说是不会很长久的。 她说,哦,好像是这个意思,呵呵,说的还蛮有点道理。 我说,呵呵,也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我反对那句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只有好享受的人才那么说,依照休谟的观点,贫贱和哀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性,只是人们的习惯和联想而已,贫贱也不一定会产生哀,说不定会产生好的一面,这就要看夫妻之间是怎么样的感情了。 她说,是啊,我也这么看。相敬如宾总比轰轰烈烈要好,这样往往才会白头到老,彼此依赖,彼此互助的,那种物质享受的爱情往往不会持久。 我说,呵呵,女孩往往是嘴上这么说而已,心里面还是期望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人家很多人都说做口头唯物派,女孩子们往往是做口头简单派,心里面追求那种富贵豪华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