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36|回复: 2

[分享]小克莱伯指挥《勃拉姆斯E小调第四交响曲op9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小调《第四号交响曲》,完成于1885年,同年十月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首演。 作者从1884年夏就已经开始创作本交响曲,历经一年才告完成,由此可见勃拉姆斯那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它和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响曲中所没有的忧愁色彩,即后人所说的“古典悲剧性”。其实在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发忧愁的情思,但像本曲这样,以忧愁作为乐曲的基调,却属首次。它的第二特征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写成。当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显示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本交响曲具有这些特征,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本曲的深刻隽永,终于逐渐被听众所接受。本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经常被演奏,而且经常博得满堂喝采。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从容的快板,e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洋溢着淡淡伤感的乐章, 寂寞的情怀,呜咽般的哀诉,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第二乐章 中庸的行板,E大调,6/8拍子。很多乐评家认为, 作者虽然将本乐章写得古老而晦涩,可是旋律所表现出的凝重、沉静的美感,却决非其他交响曲可与之比拟。简朴而沁人心脾的柔美主题,仿佛描绘了仲夏夜里的美梦。 第三乐章 谐谑曲,C大调,2/4拍。充满着不可遏止的欢乐,生机盎然, 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沸腾之感,那气势磅礴的气氛,极像一首狂热的乡村舞曲。 第四乐章 G大调,3/4拍。 本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乐章主题在“固定低音”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变奏,乐队的木管组和铜管组一齐奏出庄严、宏伟的和声旋律。本乐章具有深刻的悲剧性,各种悲哀、绝望、愤怒以及骚乱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毁灭性的结局。这一悲剧结尾反映了一种"宿命论"的影响,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苦恼与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洛斯 克莱伯指挥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

我购得的是D版DVD9,但是音效、画质已经令我相当满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5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洛斯 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的那个著名的DG录音一直是毁誉参半,个人觉得这个他在晚年录制的“勃四”要好于那个录音,深思熟虑后所表现的信手“挥”来,令人不觉沉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4 12:3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