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兰朵》 三幕五场歌剧,同一题材有二出不同的编剧与作曲。(一)布索尼编剧并谱曲,1911年10月27日在德意志剧院首次公演。(二)阿达密与西莫尼合作编剧,普契尼谱曲(阿尔法诺续完),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剧院首次公演。 《图兰朵公主》的原始构想源于18世纪威尼斯剧作家哥齐的童话剧《杜兰朶》,由阿达米与席莫尼合作改编成剧本。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中国北京,城墙上贴有告示,图兰朵公主愿意下嫁给能够答对她三个谜题的人,但答错者将被砍头。追求公主失败而遭砍头的人,已多不可胜数。失明的鞑靼国王帖木尔和他的奴婢柳儿流落到北京,意外在北京和失散的儿子卡拉弗相遇。卡拉弗被图兰朵的美色所迷,不顾父亲与柳儿的反对,执意要猜公主的谜题。卡拉弗正确猜中杜兰朶谜题,但公主反悔不愿下嫁。卡拉弗告诉公主,如果能够在黎明前知晓他的名字,他仍愿意就死。公主下令全城百姓彻夜不眠查访,最后逮捕帖木尔与柳儿拷问。柳儿宣称只有他知道陌生人的名字,但为了保守秘密以及表达她的爱,不惜自杀而死。图兰朵公主大受感动,并因而接纳卡拉弗的爱情。 剧中人物: 阿尔顿 中国皇帝 男高音 图兰朵 公主 女高音 帖木尔 鞑靼国王 男低音 卡拉弗 鞑靼王之子 男高音 柳儿 卡拉弗之婢女 女高音 平 中国大臣 男中音 彭 中国大臣 男高音 庞 中国大臣 男中音 满州官吏 男中音 斯太子 男中音 刽子手 男中音 群众等。 演奏时间: 第一幕:35分 第二幕:45分 第三幕:40分 故事发生在中国元朝的京城北京。 剧情解说: 第一幕 场景为北京皇宫门前。 北京紫禁城墙 简短的序奏后,幕启,皇宫前面的广场聚集了民众,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官员(传令官)念一张告示,内容是:“北京的百姓,圣洁的图兰朵公主将嫁给具有王室血统的王子,他必须猜出公主所出的三个谜题,若全部答对,公主将嫁给他,若猜不中,人头落地。波斯王子因猜谜不成,将在今晚月亮出来时被处决。” 群众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片混乱。当英俊的波斯王子被推出时,人们发出了同情和怜惜的声音。人群中一位老人倒下了,这位老人是失去祖国到处流浪的鞑靼王贴木儿,在他身边的年轻婢女柳儿高声求救,老人的儿子卡拉弗王子向老人跑来,鞑靼国王帖木尔,因战败逃亡,从此也失去了王子的下落。此刻三人重逢,狂喜不已。当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群众这时高唱“转动磨刀石”以细腻的手法展现逐渐狂热的群众心态。随后,曲调一变,群众唱出“亮怎么还不出来”以等待死刑的执行。远方传来小和尚悠扬的歌声,赞颂图兰朵公主的美貌,波斯王子随着沉重的音乐出场,群众开始同情他,而卡拉弗王子则诅咒公主的残忍,群众的吵闹声愈来愈大,吵得图兰朵公主亲身到露天台上查看究竟。 公主出现在阳台上,人们被公主的美貌惊呆了,纷纷跪下,然后随处死波斯王子的队伍下场,台上只剩下贴木儿、卡拉弗和柳儿三人。卡拉弗被公主的美丽征服,他不听父亲和柳儿的劝阻,即使波斯王子被砍头了,仍要去敲锣以猜谜,柳儿于此时唱出凄美的“王子,请听我说!”充份展露柳儿清纯少女对王子的爱慕之情,她表示若王子死了,她一定活不下去。而王子则以“柳儿别哭”来安慰柳儿,若他死了,要照顾他的父亲。这时三位大臣平,彭、庞相继出现,以清朝国歌的旋律,阻止王子的愚蠢行为。以前被处死的王子们的幽灵唱起了大合唱,刚被处死的波斯王子的头颅被挂了出来,但卡拉弗下定决心毫不动摇,他高呼着图兰多的名字,敲响了锣鼓。他父亲帖木尔和柳儿相拥而泣,三位大臣则大叫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