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古典音乐盛行中国的今天,吴倩作为顶级的华人女钢琴家之一,在西方顺利展开自己辉煌的事业后,也将同时回归华人舞台,成为一名真正的国际钢琴家。
24岁的吴倩出生于上海,从小就在培育过无数天才的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和附中学习钢琴。13岁的时候,她的天赋征服了英国钢琴大师特鲁普教授(MalcolmTroup), 并为她申请到著名的曼纽因音乐学院 (Menuhin School)奖学金,将她带到英国深造。在曼纽因音乐学院五年就读期间,吴倩跟随名师伊丽娜扎里茨卡娅(Irina Zaritskaya)、阿那尔多科恩(Arnaldo Cohen)学琴。同时她还参加大师级音乐班,获得许多世界一流钢琴家如贝拉大卫多维奇(Bella Davidovich)、莫雷佩拉亚(Murray Perahia)和安德拉斯希福(Andras Schiff)的指点,期间获得了多个比赛的奖项和众多艺术奖学金。目前她正师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克里斯托福艾顿(Christopher Elton)并即将完成该学院的硕士学位。前不久,吴倩更收到邀请,和她所带领的知名三重奏组合一起为英女皇演奏,受到皇室家族的大加赞赏。
从15岁开始,吴倩就在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厅表演。她曾在伊丽莎白皇后大厅演奏莫扎特降E大调第14钢琴协奏曲,后来又在瑞士格施塔德(Gstaad)举行的Menuhin Festival中亮相,接下来那年她还与爱乐乐团在伦敦圣约翰史密斯广场合作,演奏圣桑(Saint-Saens)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同年,吴倩赢得英国Tunbridge Wells国际青年艺术家奖,16岁便有了她在Purcell Room的第一个独奏会。接下来她连续在这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厅演奏,其中包括Ligeti Etudes的作品,以及首次表演当代作曲家Malcolm Singer的作品《Toccata》,这些演出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热情洋溢的好评,并在BBC Radio 3(英国最大的古典音乐频道)播出。2002年吴倩分别在德国汉诺威、荷兰阿姆斯特丹、汉堡的Steinway Halls以及纽约举行了独奏会,日本国家电视台还特意录制了她的演出并在全亚洲播放。2003年她在伦敦举世闻名的Wigmore Hall开办了独奏音乐会, 在德国科不伦茨国际音乐节演奏后,立即受到盛情邀请再次演出。
与那些一味追求技巧的钢琴家不同,吴倩非凡的精湛弹奏技巧可以说只是她独树一帜的键盘艺术的基础。“我希望像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那样,把音乐里的诗篇描绘出来,”这就是吴倩的目标,“我希望我的音乐能让人们忘记那些表面的传达方式,而领略到它传递出来的灵魂。”她的演奏风格有着鲁宾斯坦般不矫揉造作的直接,时而美丽得感人至深,时而震撼得扣人心弦。她的演奏果敢有力,音律甚至显得比鲁宾斯坦更具阳刚的气魄。除此之外,视觉艺术是她诠释音乐的另一灵感来源。研修硕士学位时她就一直在钻研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这就不难解释从她的演奏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一种含蓄的视觉效果,这同时也是她一直在追求的表演境界。她不想仅被定位成“技巧高超的钢琴家”,而是希望被公认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又热情随和的中国人,吴倩希望能把古典音乐带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欣赏, 让东西方的文化更好地融汇到一起。
电话:010-58207733
传真:010-58203510
QQ:871473776
E-mail:cityshowcase@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