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23|回复: 1

[分享]梅纽因演奏《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布鲁赫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66年,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八岁。布鲁赫一生中共留给世人三部提琴协奏曲,其中第一号(即本曲)是继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被演奏得最多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因而特别著名,同时也堪称为布鲁赫的代表作。   此曲的旋律多少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并且具有名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形式虽然是普通的三乐章,但又比一般的协奏曲形式自由许多,甚至有些人还把本曲的第一乐章当做前奏曲。这首乐曲之所以会如此受世人喜爱,是因为它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前奏曲,中庸的快板,g小调,4/4拍子, 相当自由的奏鸣曲形式。主奏小提琴奏出雄壮而强有力的第一主题,主题的处理方法相当豪迈。不久,主奏小提琴进入娇柔优美的第二主题。旋律经过发展后逐渐平静下来,由此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 慢板,降E大调,3/8拍子。 本乐章充满了作者最为得意的旋律美感与歌谣性。在弦乐器的和弦伴奏下,主奏小提琴奏出甜美而带有冥想性美感的主题。这个歌谣性乐章经过了三个主题呈示后,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开头的主题在几次转调后回到原调,形成结尾。 第三乐章 终曲,有活力的快板,G大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这是强劲有力而华美的终曲。主奏小提琴奏出强劲有力、很有特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后,乐曲才移向单纯而有力的第二主题。尾奏是以第一主题为素材,慢慢趋向高潮,最后变成急板,一气呵成地结束全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琴家、指挥家梅纽因,1916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99年3月12日在德国柏林逝世。梅纽因4岁学习小提琴,7岁以独奏家的身份与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29年在华尔特(Bruno Walter)指挥柏林爱乐下,于一场音乐会中演奏巴赫、贝多芬与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梅纽因30年代到巴黎跟随安奈斯可学习,1932年在艾尔加亲自指挥下录制了艾尔加小提琴协奏曲。1950年后,梅纽因逐渐把演出重心放在指挥上。1958年到1968年担任巴斯音乐节总监,1969年在英国温莎创办梅纽因节庆管弦乐团。后来又创办梅纽因音乐学校。1987年与香港出版商合办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并担任该团音乐总监。英国皇室在1965授予梅纽因勋爵士称号,1993年被封为英国的终身勋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4 12:5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