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68|回复: 5

[分享]勃拉姆斯《A小调大提琴与小提琴双协奏曲》(康德拉辛指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小调二重奏协奏曲》,OP.102,是布拉姆斯最后一首管弦乐作品。布拉姆斯之所以创作这首作品,是以表示他有与他的老友约.阿希姆言日于好的意图。这首作品1887年10月18日在科隆首演,由布拉姆斯指挥,约.阿希姆演奏小提琴,豪斯曼演奏大提琴,最后题赠给约.阿希姆。共3个乐章:1.快板,开始句由大提琴中较低沉的音色,而不是由明亮的小提琴声来应和,大提琴单独待续奏出狂想般的华彩经过句,最后独奏小提琴加入进来。大、小提琴二重的华彩段越来越丰富,发展成由整个乐队来陈述的主要主题。这是布拉姆斯所特有的附点节奏和三连音混合的音型。第二主题是一支轻轻摆动的旋律,由独奏大提琴柔和地引进,并由独奏小提琴呼应。这首二重协奏曲类似巴洛克时代大协奏曲的写法:一小组独奏乐器因整个乐队交替出现,形成对比。2.柔板,以忧郁的、色彩几乎是阴沉暗淡的旋律开始。最初的4个音作为一种动机音型,由管乐部分庄重而又缓慢地奏出,乐章开始和结束都用这一音型。旋律本身由独奏小提琴和大提琴相距一个八度奏出,很像男声和女声混在一起。3.不太活泼,末乐章以抑制着的欢乐情绪开始,由独奏大提琴奏出舞蹈音型,小提琴重复,之后很快雷鸣般地全奏重复。这个旋律具匈牙利式回旋曲迭句的特征,使人认为这个乐章是回旋曲式,但这个乐章实际却像第一乐章,用明确的传统奏鸣曲—快板曲式写成,舞曲般主题的发展几乎带有轻盈的谐谑曲风格。各主要主题再现时,在音色上都有微妙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依斯特拉赫

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1908-1974),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五岁开始学琴,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34年进莫斯科音乐学院高级班。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乌克兰小提琴比赛首奖、全苏表演家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孙小提琴比赛冠军等。演出节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现已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伊.奥依斯特拉赫(其子)、维.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康德拉辛
苏俄指挥大师康德拉辛(1914-1981)年青时就学于莫斯科音乐院,是著名教授凯金的高足。他担任过波修剧场、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爱乐的音乐总监,首演过肖斯塔科维奇《第4号交响曲》、《第12号交响曲》和《第13号交响曲》,1978年投奔自由获荷兰政治庇护,出任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可惜在接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前夕因心脏病去世。
康德拉辛是苏俄指挥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同代人,对作曲家的经历及生活环境有深切的了解。因此他以粗犷、厚重及充满戏剧化的手法诠释出来的音乐有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他对肖氏交响曲中许多弱音和强音的处理相当独特,也善于运用内在具体意象来达成特殊情调和效果。本辑取自1962-75年间康德拉辛担任莫斯科爱乐音乐总监时的著名录音,由于演出录音精彩异常,苏俄 Melodiya(旋律)与Aulos Classics(韩国Saehan Media获Melodiya正规许可,挂名制造的CD商品)唱片公司特别将之出版为全集纪念盘。与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全集版比较,康德拉辛给人更多的是感官的体验;海廷克的诠释则是留下更多让人思索的空间。同样的作品,因各自的切入点不同,最后都能殊途同归用音乐对人生作出了深刻的揭示,或许这就是古典音乐唱片版本比较的奇妙魅力所在。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2007 )
Rostropovich,Mstislav Leopoldovich
苏联大提琴家、指挥家。1927年3月27日生于阿塞拜疆的巴库的一个音乐家庭。幼年从父母学习大提琴和钢琴,4岁学弹钢琴,7岁学大提琴。1940年13岁时首次作为大提琴家举办音乐会。1943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和作曲。20岁时在国内已负盛名,1950年起常到国外演出,赢得世界声誉。1956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68年首次以指挥家身份在莫斯科大剧院指挥柴可夫斯基的《叶普根尼.奥涅金》。1970年10月31日,他写信给《真理报》声援被流放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历山大.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1974年他带妻子和两个女儿逃离苏联,后定居美国。1978年他们被剥夺苏联苏联国籍。1990年1月被恢复俄罗斯国籍。1991年8月他只身飞往莫斯科支持叶利钦,他作为示威者在直面苏联克格勃总部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举办了声援音乐会。在一张背景为杜马大厦的著名照片上,他同民众走在一起,受里拿大不是大提琴而是一把来复枪。作曲家格利埃尔、米亚斯科夫斯基、S.S.普罗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维奇、A.N.哈恰图良等都为他写了大提琴乐曲。他一生荣誉无数。他是大英帝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文化与艺术十字勋章、希腊凤凰勋章、联邦德国优异服务大十字勋章获得者。1987年,他从里根总统手中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获得肯尼迪勋章。他在故国获得列宁勋章、1951年斯大林勋章、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93年俄罗斯自由战士勋章和2006年总统勋章。此外他还有全球超过30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和职称。罗斯特罗波维奇于2007年4月27日下午在莫斯科一所诊所内逝世。4月29日被安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brav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9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像资料早已观赏过,这个录音可谓旷世绝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依斯特拉赫

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1908-1974),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五岁开始学琴,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34年进莫斯科音乐学院高级班。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乌克兰小提琴比赛首奖、全苏表演家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孙小提琴比赛冠军等。演出节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现已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伊.奥依斯特拉赫(其子)、维.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康德拉辛
苏俄指挥大师康德拉辛(1914-1981)年青时就学于莫斯科音乐院,是著名教授凯金的高足。他担任过波修剧场、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爱乐的音乐总监,首演过肖斯塔科维奇《第4号交响曲》、《第12号交响曲》和《第13号交响曲》,1978年投奔自由获荷兰政治庇护,出任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可惜在接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前夕因心脏病去世。
康德拉辛是苏俄指挥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同代人,对作曲家的经历及生活环境有深切的了解。因此他以粗犷、厚重及充满戏剧化的手法诠释出来的音乐有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他对肖氏交响曲中许多弱音和强音的处理相当独特,也善于运用内在具体意象来达成特殊情调和效果。本辑取自1962-75年间康德拉辛担任莫斯科爱乐音乐总监时的著名录音,由于演出录音精彩异常,苏俄 Melodiya(旋律)与Aulos Classics(韩国Saehan Media获Melodiya正规许可,挂名制造的CD商品)唱片公司特别将之出版为全集纪念盘。与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全集版比较,康德拉辛给人更多的是感官的体验;海廷克的诠释则是留下更多让人思索的空间。同样的作品,因各自的切入点不同,最后都能殊途同归用音乐对人生作出了深刻的揭示,或许这就是古典音乐唱片版本比较的奇妙魅力所在。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2007 )
Rostropovich,Mstislav Leopoldovich
苏联大提琴家、指挥家。1927年3月27日生于阿塞拜疆的巴库的一个音乐家庭。幼年从父母学习大提琴和钢琴,4岁学弹钢琴,7岁学大提琴。1940年13岁时首次作为大提琴家举办音乐会。1943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和作曲。20岁时在国内已负盛名,1950年起常到国外演出,赢得世界声誉。1956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68年首次以指挥家身份在莫斯科大剧院指挥柴可夫斯基的《叶普根尼.奥涅金》。1970年10月31日,他写信给《真理报》声援被流放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历山大.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1974年他带妻子和两个女儿逃离苏联,后定居美国。1978年他们被剥夺苏联苏联国籍。1990年1月被恢复俄罗斯国籍。1991年8月他只身飞往莫斯科支持叶利钦,他作为示威者在直面苏联克格勃总部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举办了声援音乐会。在一张背景为杜马大厦的著名照片上,他同民众走在一起,受里拿大不是大提琴而是一把来复枪。作曲家格利埃尔、米亚斯科夫斯基、S.S.普罗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维奇、A.N.哈恰图良等都为他写了大提琴乐曲。他一生荣誉无数。他是大英帝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文化与艺术十字勋章、希腊凤凰勋章、联邦德国优异服务大十字勋章获得者。1987年,他从里根总统手中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获得肯尼迪勋章。他在故国获得列宁勋章、1951年斯大林勋章、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93年俄罗斯自由战士勋章和2006年总统勋章。此外他还有全球超过30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和职称。罗斯特罗波维奇于2007年4月27日下午在莫斯科一所诊所内逝世。4月29日被安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提琴家、指挥家、大提琴家介绍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11 20:49:00

奥依斯特拉赫

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1908-1974),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五岁开始学琴,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34年进莫斯科音乐学院高级班。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乌克兰小提琴比赛首奖、全苏表演家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孙小提琴比赛冠军等。演出节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现已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伊.奥依斯特拉赫(其子)、维.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康德拉辛
苏俄指挥大师康德拉辛(1914-1981)年青时就学于莫斯科音乐院,是著名教授凯金的高足。他担任过波修剧场、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和莫斯科爱乐的音乐总监,首演过肖斯塔科维奇《第4号交响曲》、《第12号交响曲》和《第13号交响曲》,1978年投奔自由获荷兰政治庇护,出任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可惜在接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前夕因心脏病去世。
康德拉辛是苏俄指挥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同代人,对作曲家的经历及生活环境有深切的了解。因此他以粗犷、厚重及充满戏剧化的手法诠释出来的音乐有让人身临其境之感,他对肖氏交响曲中许多弱音和强音的处理相当独特,也善于运用内在具体意象来达成特殊情调和效果。本辑取自1962-75年间康德拉辛担任莫斯科爱乐音乐总监时的著名录音,由于演出录音精彩异常,苏俄 Melodiya(旋律)与Aulos Classics(韩国Saehan Media获Melodiya正规许可,挂名制造的CD商品)唱片公司特别将之出版为全集纪念盘。与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全集版比较,康德拉辛给人更多的是感官的体验;海廷克的诠释则是留下更多让人思索的空间。同样的作品,因各自的切入点不同,最后都能殊途同归用音乐对人生作出了深刻的揭示,或许这就是古典音乐唱片版本比较的奇妙魅力所在。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2007 )
Rostropovich,Mstislav Leopoldovich
苏联大提琴家、指挥家。1927年3月27日生于阿塞拜疆的巴库的一个音乐家庭。幼年从父母学习大提琴和钢琴,4岁学弹钢琴,7岁学大提琴。1940年13岁时首次作为大提琴家举办音乐会。1943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和作曲。20岁时在国内已负盛名,1950年起常到国外演出,赢得世界声誉。1956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68年首次以指挥家身份在莫斯科大剧院指挥柴可夫斯基的《叶普根尼.奥涅金》。1970年10月31日,他写信给《真理报》声援被流放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历山大.索饵仁尼琴,而被禁止演出。1974年他带妻子和两个女儿逃离苏联,后定居美国。1978年他们被剥夺苏联苏联国籍。1990年1月被恢复俄罗斯国籍。1991年8月他只身飞往莫斯科支持叶利钦,他作为示威者在直面苏联克格勃总部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举办了声援音乐会。在一张背景为杜马大厦的著名照片上,他同民众走在一起,受里拿大不是大提琴而是一把来复枪。作曲家格利埃尔、米亚斯科夫斯基、S.S.普罗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维奇、A.N.哈恰图良等都为他写了大提琴乐曲。他一生荣誉无数。他是大英帝国荣誉骑士勋章、法国文化与艺术十字勋章、希腊凤凰勋章、联邦德国优异服务大十字勋章获得者。1987年,他从里根总统手中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92年获得肯尼迪勋章。他在故国获得列宁勋章、1951年斯大林勋章、1956年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993年俄罗斯自由战士勋章和2006年总统勋章。此外他还有全球超过30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和职称。罗斯特罗波维奇于2007年4月27日下午在莫斯科一所诊所内逝世。4月29日被安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墓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2 05:1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