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分享]舒曼《狂欢节》(阿劳演奏)
返回列表
查看:
5397
|
回复:
2
[分享]舒曼《狂欢节》(阿劳演奏)
[复制链接]
jxq
jxq
当前离线
积分
45444
发表于 2008-4-10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狂欢节》,此钢琴套曲完成于1835年,这一年舒曼二十五岁。后来在1837年的一封信中,有下面一段关于这首乐曲的记事:"这一系列乐曲,似乎全部是为某一特别的目的而写的。……ASCH是波希米亚的一个小市镇的名字,在此不但有我在音乐方面的朋友,同时很有意思的是,在我的名字中也有这个字在内(SCHUMANN)。曲名是日后才附加上去的。" ASCH这个小市镇,位于波西米亚与萨克森的国境的附近。至于舒曼为何要引用这样一个小市镇,后人认为有如下的缘由:1834年春,一个男爵封.弗立肯,把他的女儿艾尔奈丝黛妮带到莱比锡的音乐教师威克(即舒曼的老师)家里,目的是要他的女儿在此学习钢琴。艾尔奈丝黛妮当时芳龄十七岁,舒曼曾对她十分有好感,不久两人双双堕入情网,而且还有意结婚。然而,艾尔奈丝黛妮的父亲不同意这两人结合,最后终于把女儿带回家里。舒曼曾一度离开莱比锡去追寻这位少女,结果未遇而返。此后,这一恋爱经历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永远消失了。 全部套曲由二十一首小曲组成,每首乐曲附有标题来标示其内容。各首小曲的标题依次为:1.前奏(片段1);2.皮埃罗;3.阿尔列金;4.高贵的圆舞曲;5.欧塞比乌斯;6.弗罗雷斯坦;7.妖艳女子; 8.回答;9.蝴蝶;10.跳舞的字母;11.贾琳娜;12.肖邦;13.埃斯特列拉;14.相认;15.潘塔隆和克隆宾娜;16.阿勒曼德舞曲;17.帕格尼尼;18.倾诉;19.散步;20.休息;21.大卫同盟进攻凡夫俗子的进行曲。这一套曲虽然是舒曼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却已经显露出这 位浪漫派音乐大师超凡的音乐天才。各具特色的二十一首小曲都堪称精品,反映出舒曼在作曲方面的水准。 本曲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问世,在当时不仅仅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出现,更表现出作者在艺术方面勇于革新的批判精神。
回复
举报
jxq
jxq
当前离线
积分
45444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0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劳迪奥.阿劳
智利钢琴家。1903年2月6日出生于奇廉(Chillan)。母亲是一位业余钢琴家。阿劳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4岁时就能视奏弹出贝多芬奏鸣曲的一个乐章。5岁时举行了第一次独奏会,先后在奇廉与圣地亚哥登台演出,并进入圣地亚哥音乐学院师。8岁在圣地亚哥正式登台举行独奏会。两年后智利政府为他提供出国学习的费用,他得以在柏林随施特恩音乐学院教授克劳泽(Martin Krause)学习。在此期间先后获伊巴赫奖和霍兰德奖。1914年在柏林举办了首演音乐会,从此开始演奏生涯。此后在德国和北欧巡回演出,获得了一系列比赛大奖,并与尼基什、富特文格勒等知名指挥家合作。这使他蜚声乐坛,被誉为神童。1921年起,在南美、英国、北美等地演出。1925年受聘为施特恩音乐学院教授,执教一直到1940年。192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此后在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包括苏联、柏林、墨西哥城和圣地亚哥。1940年在圣地亚哥创建了一所钢琴学校。1941年定居纽约,从事演奏及教学。1947年起先后到奥地利、南非、以色列、印度、日本、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旅行演奏,誉满全球。1965年、1968年、1972年访问亚洲。1979年获美国籍,但同时保留了智利籍。1991年6月9日逝世于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M黵zzuschlag)。
阿劳多年接受德奥正统教育,演奏带有浓厚的德国风格,纯正严谨,含蓄内在,并融入个人深刻的理解和情感。尽可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在此基础上让想象力升华和飞跃。他擅长贝多芬作品,特别是表现它的力量。
回复
举报
celineqianhei
celineqianhei
当前离线
积分
2886
发表于 2008-4-1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娴熟的技巧,让我想起《海上钢琴师》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img)
loading...
请
拖动
左侧滑块将图片还原
验证成功
验证未通过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8 02:0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