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00|回复: 2

【原创】阿格丽奇和李云迪的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jpg
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在谈李云迪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有朋友问道:拉威尔G大调如何。顺便写一下,抛砖引玉。先谈谈拉威尔的G大调的总体感觉。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色彩丰富,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优美旋律,当然也带有印象派的风格,尤其是在第一和第三乐章具有许多的爵士元素。但他和德彪西是不同的。她的总体是生机勃勃的,全曲在第三乐章达到高潮,这部作品非常优美华丽。这部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可以明显看到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对它们的影响,所以说,现代作品有很多是根植在传统古典音乐基础上面的。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非常优美,它令我联想到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带有某种沉思默想的味道,但拉威尔的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幻美万分。犹如波光粼粼的水面,晶莹动人的阳光……..整首作品辉煌而明快。这是一部现代作品入门的好作品。

谈谈阿格丽奇和李云迪的版本。我之所以佩服阿格丽奇,是因为她演奏的作品既有雷霆万钧的气势,也有优美如歌的曼妙旋律,她能很轻松地做到这两方面有机,自然地结合。他演奏的拉威尔G大调就很好地表现了以上特点。她的第一乐章节奏性很强,而阿巴多型造的爵士气氛也很到位。爵士气氛的感觉要比李云迪的版本要明显,自然一点。而在第一和第三乐章,阿格丽奇的触键要铿锵有力一些,但第二乐章却表现得柔情似水。整首作品具有高度的完成性。它的缺点是因为是60年代的作品,(录音却不差,相反还不错),但与李云迪的版本在录音上比较就差距明显,毕竟李云迪的是最新的数码录音。

很早就听过李云迪的演奏,他比赛的录像也看过,另外他的音乐会现场也听过。对他有很好的印象。而李云迪在待人处事方面很成熟,对人非常亲切而平易近人,他具有谦谦君子的风度。在这张唱片里,他的现场版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显得有点拘谨而稍微有点放不开手脚,而柏林爱乐又太强,具有飓风般的气势,因此李云迪在与柏林爱乐的对抗中显得稍处下风。这些年来通过听李云迪的录音,感觉他更适合秀气,感性与理性并重一点的作品。在他那张李斯特B小调的作品里,那些相对短小的作品弹得非常好而有味道(那张唱片还获了奖)。这些特点在他的拉威尔G大调的第二乐章的演绎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如诗如画。

两版比较,难分高下,而更多的是有点不同。如果只能选择一个版本的话,我会选择李云迪的版本。感觉在这张唱片里,李云迪的拉威尔G大调要比现场版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要好,显得更挥洒自如一些。而数码录音让这部作品如虎添翼,听起来非常过瘾(这部作品音响性很强),而这首作品本身也非常火爆。如果李云迪在第三乐章火力更猛一些,整首作品会表现得更完美。李云迪还有更多的水平提升空间,对他比较看好……..同时期待他的下一张唱片。

听了李云迪这张新作,感觉比较好,以后会多买新录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云迪这张唱片什么时候出的?都没看到相关的消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5-15 02:02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