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77|回复: 2

不断地创作,不断地毁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吴冠中先生生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之所以用于标题,因为让我感动。

中国美术馆在展出吴先生的部分作品,既然在北京,是不能不看的。

能称为艺术家的人很多,学美术的,开过画展的,出过画册的,都有可能被称为艺术家,在我眼里,这些都只在身份上的称呼。

艺术家最基本的前提,是能感动人,他说起作品、说起他的努力和奉献,是底气十足的、是坚毅、眼神是没有躲闪的。吴冠中先生是艺术家里的大师。

中国美术馆5层,画展第3天,说不上人山人海,也是络绎不绝。

3个厅,看了3个小时,反复看了3次,若不是腰酸得不行,是绝不肯离开的。

在看“飞渡”的时候,一白发老人走近:姑娘,你有作品吗?

惭愧得脸热了一下,恨不得有个洞钻进去,只好低声说:我不是......我没有......

如果说吴先生是个大海,那我仅仅是那海水拍岸时,在岩石上溅起的那一丁点小水花——大海的追随者,却无力成为大海的一部分,最终被太阳晒干。

所以,仅仅、只能怀着崇高的敬意,欣赏先生的遗作,同时用手机记录下来。

觉得很欣慰,回来后整理照片,居然全部记得先生画作的题目......

《恶之花》

老人的宽容超乎我的想像,无论现代的、古典的、油画、水墨,他都希望把他理解的尽可能表达在作品里。因为美,是艺术的本质和共性。



《围城》

记得林学明老师的《墨非墨》画展里,有过相似的一幅,后来知道,林老师是吴先生的学生。

黑黑白白,人的一生都在为寻找是是非非中渡过,被围在这个怪圈里不可自拔。可是,在许许多多的黑白之间,有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灰啊。

吴老师2000年后的水墨,都较前期的抽象,只能通过想象去理解大师的意境。无论你是否理解本意,都能感觉到大师豁达、随意的画风,这就是大师级作品到了后期的一种大气。



《扎根南国》

当第二回走到这画作跟前的时候,我突然以为自己看出点什么,忍不住笑了一下。但是实在很想说:这四株老树杆,不觉得很像四个形态各异的裸女吗?如果我是认为大师悄悄地调皮一下,也应该不会被鄙视吧。



《逍遥游》

这是看得最舒服的一幅,我想这是大师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作的吧,那么的随意、轻松、欢愉、无所顾忌的样子,连题目也取得如此不羁。点、线、面、水墨、点彩,似乎很凌乱,但整体结构非常严谨、平衡、丰满。这就是大师游刃有余的功力啊。



《野草》

吴先生好像是用这幅画,预示了自己留在世人心里的评判。



《昼夜》

愚昧如我,看了题目之后,后退两步,才注意到了上下两角的余月和朝阳。这是画展中的比较有现代感的一幅。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它,它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生命的延续?大自然的更替?生死的轮回?真怕自己想多了。



《飞渡》

2008年的画作,为什么大师在名利簇涌的晚年,心中却如这画里的老树昏鸦般的苍凉?我没有答案。或者说,我不愿意相信心里的答案。



《快乐的梦》

吴先生睡着了,祝愿他做一个如此快乐、飞扬、五彩缤纷的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成为基民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也即如此,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是否能重生,只能看造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当时去看了吴老的展览  遗憾的是身边没有找到学美术的同学一起 

 

不过之前和之后看了吴老的访谈等相关介绍还是受益匪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4-20 18:29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