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俱乐部

 找回密码
 成为基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91|回复: 0

[转帖]二十世纪的钢琴演奏大师(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

但是,对于几乎整个世界而言,明确地标志着战后美国的钢琴演奏水平的,并不是1952年图德首演了《4’33”》,而是1958年克莱本(Van Cliburn)赢得了柴科夫斯基钢琴大赛。这次比赛是为展示怎样在苏联的社会体制下培养出最优秀的钢琴家而设立的。但是,没人能与科尔高(Kilgore),德克萨斯( Texas)相媲美,他们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更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克莱本象英雄一样凯旋归来,他将成为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钢琴家。
     吉列尔斯(Emil Gilels)和里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曾担任1958年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评委会委员。1955年、1960年,二人分别作为斯大林统治时期的第一位钢琴家,远赴西方巡演并获得巨大成功。他们二人相辅相承,吉列尔斯演奏沉稳、主流化,里希特则敏捷、富于个性。在这一时期,其他一些重要的俄罗斯钢琴家就没有那么幸运,能到国外演出。现在,西方的听众通过更加便捷的途径··CD,欣赏到金斯伯格(Gregory Ginsburg) “惊人的李斯特”、伊蒂娜(Maria Yudina) “反传统的贝多芬”、菲伯格(Samuel Feiberg)“崇高神圣的巴赫”。
     从俄罗斯走向世界的第一位重要的钢琴家是阿什肯纳奇(Vladimir Ashkenazy)。自1980年以来,尽管他总是忙于指挥,却始终是一位世界级的键盘艺术家。阿什肯那奇录制的大量唱片,曲目范围非常广,演奏技巧高超并且一贯保持着智慧的特点。基森(Evgeny Kissin )正相反,直到28岁还很少录制唱片,全然不象他这个天才少年的作为。同时,他正在形成属于他的俄罗斯浪漫主义演奏风格。倘若,他的同伴偶尔指出他的演奏不够成熟,那一定是在嫉妒他的精湛技艺。
     索科洛夫(Gregori Sokolov)的曲目范围,从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到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这中间,他将思想与技术进行了有趣的融合,令人叹服。最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晚期,巴特格夫(Anton Batagov) 声称,相对于通常的4张CD,他录制的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其速度之慢,足可录满10张CD。可见,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
     与此同时,二十世纪欧洲钢琴家也在西方迅速崛起。罗马尼亚人迪努·利帕蒂(Dinu Lipatti)在巴黎师从科尔托。“他1950年去世,在33岁时成为本世纪主要钢琴家之一。”··斯克恩伯格(Harlod C.Schonberg)写到。不仅如此,利帕蒂过去是、现在也是一个主要的人物,尊重自己的微弱却不变的最高传统。在这个时代里,他的同胞哈斯基尔(Clara Haskil),用自己的才华继续创造着无价的洞察力,特别是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上。捷克钢琴家莫拉维茨(Ivan Moravac)、菲尔库什尼(Rudolf Firkusny)在音乐界同样名声显赫。
     1939年赢得日内瓦比赛之后的十年里,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成为继布索尼之后,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位意大利钢琴家。这位痴迷的完美主义者抱怨道:“我用过的钢琴都不符合我的标准”(他还说“世界上没有一架钢琴适合演奏拉威尔的<夜之加斯帕>”)。他取消的演出比他举行过的还要多。他先前的学生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常常有意避开老师的特点,并将重点放在拓宽曲目上,用缒子键琴演奏布莱兹第二奏鸣曲,把迪阿贝利变奏曲与斯托克豪森的钢琴小品一起演奏,他的完美技巧和客观理智为音乐学院学生和热情的对手树立了榜样。
     和鲁道夫·塞金一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苦练琴技,不在乎旁人视钢琴演奏为娱乐的想法。他演奏李斯特和舒曼的作品,风格严谨、朴实,与波里尼相似,布伦德尔还喜欢演奏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作品。最初,录制唱片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1963年,布伦德尔第一次录制完成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布伦德尔和他的同龄人,德穆斯(Jorg Demus)、巴杜拉--斯科达(Paul Badura-Skoda)、古尔达(Friederich Gulda),都得益于早期的密纹唱片的开发。EMI 唱片公司制片人莱格(Walter Legge) 看中吉泽金灵巧的指触和旺盛的精力(在战后仍然令人惊讶),毫不迟疑地录制了他演奏的莫扎特、德彪西、拉威尔的全部作品以及不朽的贝多芬整套奏鸣曲。
      来自阿根廷的两位钢琴家,就象白天与夜晚一样迥然不同。巴伦伯伊姆(Daniel Barenboim),在幼年就显露出非凡的指挥才能。在埃德文·菲舍尔的大师班里,钢琴前、指挥台上,都能听到他那宏大的声音、变幻莫测的速度。另一方面,尽管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与生俱来的非凡技艺,已经到了几乎疯狂的地步,但她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勇气又迫使你倾听她的演奏。拉罗查(Alicia de Larrocha),这位西班牙钢琴家的演奏,老练却有些拘谨,她诠释阿尔贝尼斯(Albeniz)、法利亚(Falla)和格拉那多斯(Granados)的作品,以活泼的节奏、快速的乐感见长。
     古尔德(Glenn Gould)在1955年,首次录制了巴赫哥兰登堡变奏曲,对那些迷恋兰多芙斯卡和卡萨尔斯(Casals)的听众来说,实在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古尔德的音乐见解无可挑剔,不论是他演奏的莫扎特奏鸣曲、 解释斯克里亚宾作品时谦虚地点头还是他演奏的勃拉姆斯间奏曲,都透露着他独有的洞察力和迷人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切让大家认可了“古尔德”式的演奏。古尔德在31岁时举行了最后一场音乐会,之后,他把工作重点放在广播、录音和写作上,50岁不幸死于一次中风。
     波格雷里奇(Ivo Pogorelich)试图让人们忘却对古尔德的迷恋,而另一位钢琴家·希夫(Andras Schiff),把古尔德的巴赫,加入了更多更大胆的装饰,音色也处理得更为温暖。钢琴在希夫的手中歌唱着,就象比他年长的匈牙利同胞··安妮·菲舍尔(Annie Fischer)和莉莉·克劳斯(Lili Kraus),总是在用钢琴诉说着音乐。另外,欣赏齐夫劳(Gyorgy Cziffra)演奏时,人们无时无刻不陶醉在欢乐中。他用反传统的表现手法,演奏了大量肖邦练习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帕格尼尼变奏曲以及各种改编曲。
     凯特萨里斯(Cyprien Katsaris) 师从齐夫劳,为法国的钢琴演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罗贝尔·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和达雷(Jeanne-Marie Darre) 的演奏,可以说是法国钢琴学派辉煌的手指技术和富有光泽的色彩变化的典型代表;相比之下,纳(Yves  Nat )演奏舒曼、肖邦尤其贝多芬的作品时,钢琴音色就显得晦涩暗淡。米尔(Marcelle Meyer) 不仅帮助了法国“六人团”,还将拉莫的大键琴作品移植到现代大钢琴上演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说人们忽视了洛里奥(Yvonne Loriod)演奏的刚健有力的二十世纪前的音乐,那是因为她的生命和信仰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梅西安(Messiaen)的音乐。
      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临时,钢琴艺术也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拉赫玛尼诺夫、绍尔、霍夫曼和弗里德曼演奏的全部版本,为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和博莱特(Jorge Bolet)这样的浪漫主义音乐最后的热情拥护者提供了参考。在1991年的几个星期内,源自上个世纪的德国传统的三位支柱:塞金、阿劳和肯普夫(Wilhelm Kempff),相继去世。孤僻的丹麦·美国钢琴家约翰森(Gunnar Johannsen) 也死于这一年。他最著名的学生鲍格(Victor Borge),有着完美而恰当的幽默感,当他安静地坐在钢琴前,笔直而优美地演奏一首李斯特练习曲、肖邦夜曲或弗里德曼的圆舞曲时,这些珍贵的时刻为古典音乐培养了一批新的听众。
      二十世纪后半叶,在“钢琴”人口学上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涌入了一批亚洲钢琴家,他们在美国音乐学院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时空阻隔了人们对这些才华横溢的演奏家的注意。毫无疑问,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对乐器的控制力,与同时代的卢普(Radu Lupu)、佩拉西亚(Murray Perahia)相匹敌。
    世纪之交,那些活跃在特殊领域的艺术家也在茁壮成长。穆尔(Gerald Moore)和考多夫斯基(Gwendolyn Koldofsky)为卡萨尔斯(Pablo Casals)的大提琴独奏担任钢琴伴奏,他们为乔尼斯(Warren Jones), 比勒(Steven Biler),约翰森( Graham Johnson) 和卡茨(Martin Katz)这样的引人注目的合作者(与歌唱家)开了先河。一个世纪以来,在室内乐领域里,卢普(Franz Rupp),贝( Emanuel Bay),史密斯( Brooks Smith),普雷斯勒( Menahem Pressler), 卡利士(Gilbert Kalish)和山德士(Samuel Sanders),都为那些敏感而卓越的合作者确立了很高的标准。
      同样,这一时期乐器的发展也成为解释主流音乐的重要部分。以往的钢琴在表现莫扎特、贝多芬作品要求的触键与表情的可能性上,大大不同于现代音乐会大钢琴。莱文(Robert Levin)孜孜不倦地埋头研究古典大师作品的和声与旋律,使得他即兴演奏的那些装饰音和华彩,与原作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在二十世纪末,探索演奏曲目和当代新作品的新的演奏方式的钢琴家也在不断增多。玛拉(Anthony de Mare),罗森伯格( Sarah Rothenberg),和 苏普夫(Kathleen Supove)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夸张的元素来创造一些新颖的演出环境,来挑战以往的音乐厅。与此同时,象弗雷德里克·热夫斯基(Frederic Rzewski)这样的作曲家兼钢琴家们,也逐渐将说唱因素、即兴演奏融入他们的钢琴独奏作品中。的确,热夫斯基有时会在贝多芬奏鸣曲中,即兴演奏一段他的音乐。若是大赛的评委团听到这样的音乐,一定立刻将他逐出赛场,但是这也有可能令贝多芬自己都着迷。
      转而,马克安德(a la Marc-Andre) 也理所当然地为李斯特狂想曲创作了自己的华彩乐章。蒙特利尔人在新生代钢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客户端|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4-5-4 05:27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