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转帖]《我所遇到的20世纪伟大指挥家》
返回列表
查看:
4422
|
回复:
2
[转帖]《我所遇到的20世纪伟大指挥家》
[复制链接]
老鬼
老鬼
当前离线
积分
53483
发表于 2005-12-25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文作者雷蒙德·维沃曾长期担任美国休斯顿交响乐团的首席双簧管,他撰文回忆了自己所接触过的指挥名家。文章从音乐与音乐以外的轶闻趣事中,为我们刻画出这些指挥大师的独特风貌。 库尔茨和斯托科夫斯基 我在休斯顿遇到的第一位指挥是俄国出生的埃弗雷姆·库尔茨(Efrem Kurtz)。他能讲多种语言。指挥乐队排练时用的是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的混合语,乐队用很短的时间就适应了这些。我们每次巡回演出前,他总要说:“别担心,我会安排好的”,“吃好,睡好,不要再熬夜。”一旦克服了语言障碍,他很好相处。在圣诞节他经常给乐手的孩子们送去盒装糖果。 库尔茨1953年离开乐团,之后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担任我们的音乐指导。大师希望他的名字发音是STOW-KOFF-SKI,我们当然这样做了。随着他的到来,我的音乐世界变成了声音的仙境。 第一个乐季我们一起演出了6个星期,乐手心里疑惑斯托科夫斯基是否喜欢我们的演出,因为他什么评价的话也没说。然而,经理告诉我们,他对我们很满意,我们才如释重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私下里都叫他STOKEY,他也开始表现出对我工作的赞赏。有时他会对其他乐手说:“听听独奏双簧管——学着像独奏双簧管那样分句”。他在乐队面前从来不用名字来称呼我们,总是说“独奏长笛”、“第二单簧管”、“独奏巴松”。他当然知道我们的名字,只是在私下谈话时才用。 在星期天的排练中,他常邀请孩子们参加,在工作间隙会见他们。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还记得会见大师时的情景。 大师喜欢孩子(他自己有5个孩子),但不喜欢摄影师。我们在休斯顿的音乐厅排练,一个联合国邀请的摄影师从舞台侧门来到音乐厅。他的脖子上挂着好几架相机,手里拎着设备。斯托科夫斯基看到他,就从舞台上冲下来。如果摄影师不是带着吃惊的眼神,带着家伙急速走开的话,大师很可能要用武力把他赶走(斯托科夫斯基有6英尺高,年轻时当过拳击手)。当大师回到指挥台,他对我们说:“我讨厌摄影师”,我们报以欢呼声。 斯托科夫斯基在休斯顿的6年间,总是把休斯顿叫做HOOSTON,把麦克风叫做“MICK-ROPHONE”。有一天我们正在排练,一个送货人来到空空的音乐厅,拿着一个大盒子。我们正在演奏一个特别安静的段落,送货人径直走向指挥台,拍拍大师的胳膊说:“喂,你能告诉我怎样找到图书管理员吗?”我们都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干扰惊呆了。斯托科夫斯基停下来用假装严肃的眼光瞪着这个人。这样持续了几秒钟,那个人耐心地等待着。斯托科夫斯基渐渐地改变了表情,和善地笑了。他手指着一个方向,送货人说:“谢谢”,走开去完成他的使命去了。我们开怀大笑,包括指挥。 那时候,乐团首席单簧管是罗格·希勒(后来他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单簧管)。我们一起演奏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庄严的引子里,希勒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错音。大师肯定听到了,因为是正式的音乐会,斯托科夫斯基既没有生气,也没有不高兴的表情。音乐会结束,希勒非常沮丧地问我怎么办,我建议他直接去斯托科夫斯基的更衣室,说明他不是故意出错,而且感到非常抱歉,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罗格敲响了大师的门,3分钟后他出来了,脸上带着笑容。他告诉我,他像我说的那样请求大师原谅,听到这些,斯托科夫斯基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说:“记住,我的孩子,就连上帝也不是从来不犯错误。” 大师给罗格提了一些建议,还说:“明天音乐会再见。” 斯托科夫斯基不坐飞机,旅行总是坐火车,如果去欧洲就坐船。还有,他从来不用指挥棒。 斯托科夫斯基很少说有关音乐表达的词汇,比如:快、慢、长、短、嘹亮、轻柔等。有时他会问:“你能多一些吗?”如果他是对我这样说,意思指音量水平。 一天,在排练的间隙斯托科夫斯基来到我身边,给我讲他对第二天要排练作品的想法:“明天我们要演奏伊贝尔的《港口》,就像你所了解的,慢乐章是一个小型的双簧管协奏曲。要记住你是个裸体的吉普赛女舞师,戴着奴隶的手铐和脚镣,在满是尘土的大街上就着火光跳舞,周围有人围观”。他接着站起来,让我自己思考他的这一评论。第二天,当我们演奏第二乐章,我真的想象自己是个吉普赛舞师。我的效果成功了,因为斯托科夫斯基把他的双手合在一起,不住地点头——这是乐手从斯托科夫斯基那里得到的最高规格的褒奖,对于我当然是一个激动时刻。 50年代中期,我们幸运地与非常优秀的客座指挥合作,我注意到当一个乐团有真正伟大的首席指挥,那么客座指挥总是高水平的。很明显,首席指挥很自信,不会担心他的地位会受到客座指挥的威胁。 6个演出季后,乐团宣布斯托科夫斯基要离开我们。我的音乐世界几乎摇摇欲坠。斯托科夫斯基作了简短的告别发言,说他由于个人问题,决定返回纽约。当时传言斯托科夫斯基希望在一场音乐会上起用黑人合唱团。那个年代,这是不允许的。(据资料记载,斯托科夫斯基要用黑人合唱团演出奥尔夫的《布依伦之歌》,乐团董事会拒绝这样做,斯托科夫斯基用辞职作为抗议)。我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大师从未有过任何形式的种族偏见。 巴比罗利与比彻姆 后面的岁月我们遇到许多客座指挥,几位来自英国——比彻姆(Thomas Beecham)、萨金特(Malcolm Sargent)、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还有从波士顿来的蒙都(Pierre Monteux)。蒙都是在巴黎首演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指挥,他还首演了斯氏的《彼得鲁什卡》和拉威尔的《达夫尼与克罗埃》。我真的喜欢与这些指挥一起工作,他们都有自己的音乐理念与我们分享,每个人都有自己让音乐鲜活起来的方式,节奏总是有弹性的。我很快意识到,除了斯托科夫斯基,还有其他好的指挥家。 其中最特别的一位是约翰·巴比罗利爵士,一个很敏感的人,富有幽默感,和他一起工作是一种快乐。他有一种优雅的处理音乐的方式,可以从管弦乐团中唤出最纤细的、优美的乐句。尽管巴比罗利身材矮小,却是个音乐的巨人。 巴比罗利出生在威尼斯,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举家迁居伦敦,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法国人,自己成长于伦敦的COCKEY区。巴比罗利可以流利地说3种语言。平常他讲一口完美的牛津英语,在非常愤怒或者不高兴我们的演奏时,他会说出伦敦腔英语,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字眼。 巴比罗利与我们到西北地区巡回演出,我们的包机出现了故障。为了安全起见,飞行员决定在俄勒冈一个空军机场紧急降落。飞机的制动器失灵了,这意味着飞机的着陆速度比平常更高,还有很长的一段滑行距离。我自己学过开飞机,向紧张的乐手们保证,一切都会很安全。巴比罗利很镇定,坐到飞机后面像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他说:“有朝一日我们都会死,但是连一部马勒的交响曲我们都没有演过,实在太遗憾了。”飞机最终安全降落。当晚,我们演出的效果非常之好。 1936年到1940年,巴比罗利接替托斯卡尼尼担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战争爆发后,他为英国正在遭受德国飞机的轰炸而忧心忡忡,非常想念他的母亲,决定回国。这时没有官方的批准,谁也不能从一个国家转到另一个国家。巴比罗利给英国首相丘吉尔挂越洋电话,以获得回国的允许。丘吉尔的秘书说首相正在开会,他可以转达这个请求。过了一会,秘书传来了丘吉尔的原话:“如果这个傻瓜这时有胆量返回英国,那我就答应!”巴比罗利立即辞掉了纽约爱乐的职位,乘上了一艘开往英国的货船。他们一帆风顺,尽管大西洋有德国潜艇在游弋。 巴比罗利与我们相处了6年,我们非常喜欢他。最后一个演出季,我们一起排练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巴比罗利突然倒在指挥台上,我们扶他站起来。他坚持指挥完了剩下乐章。乐团经理与他一起站在指挥台上,防止他再次倒下。巴比罗利到了最后一个和弦还在指挥——一遍又一遍。乐团把最后一段音符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直到经理小声地告诉他:交响曲已经结束了。许多人都掉了泪。巴比罗利也许意识到自己身体不行了,想指挥乐队来到他脑海中的梦幻世界。幸运的是,这次偶然的倒下是一次药物反应,他一直活到70岁。 比彻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指挥。他从家乡英国飞到美国,途中总把眼睛闭上,想象自己是在家中的卧室里。他经常迟到半个小时来到排练厅,并早退半个小时。排练时,他脚穿拖鞋——即便正式演出也是这样。我还记得他穿着拖鞋,用慢吞吞的、蓄意的步态走上指挥台,鞋尖清晰地露出白色袜子的情景。音乐会上,他会首先向乐队鞠躬,然后再向观众鞠躬。比彻姆经常在作品乐章的间隙说一个小笑话,当然是背对观众的。音乐会后,人们常会问我们比彻姆爵士说了些什么。 我再解释一下比彻姆拖鞋上的洞。他有严重的痛风病,这个洞能使他大脚趾的疼痛减轻一些。因为洞在左脚上,所以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 伊图尔维和安塞美 与指挥家们的合作并不总是愉快的。 何塞·伊图尔维(Jose Iturbi)这位西班牙钢琴家兼指挥家,曾是我们的客座指挥。他一边弹钢琴一边指挥乐队。当我们有一个独奏段落,他会突然抬起头,没有预备的节拍,这让演奏者感到很不适应。多数能指挥的钢琴家在这种情况下会先抬起头,在独奏乐器进入时再点头。我试过几次,在伊图尔维突然抬头的情况下演奏,总是掌握不准。我问他能否给一个预备的节拍示意,他竟然变得非常恼火,对我说:“你是个麻烦制造者。”后来,他向乐团的经理解释,确认并没有不尊敬的意思。后来的排练,他对我很好,努力打出了重要的预备节拍。 恩斯特·安塞美(Ernest Ansermet)是瑞士罗曼德乐团的首席指挥。一天早上他与我们一起排练,对贝司声部进行了评价。我们没有听清楚。首席贝司手问他刚才说了什么,安塞美的回答是:“我说它(贝司)太丑陋了。”我们合作几年,显然双方的感觉都不好。安塞美1883年出生,这时已经是1960年。他在休斯顿当客座指挥一年后就去世了(安塞美只比斯托科夫斯基年轻一岁)。 安塞美把德彪西的钢琴曲《6首古墓志铭》改编成管弦乐。其中
回复
举报
明月出天山
明月出天山
当前离线
积分
47635
发表于 2005-12-2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
回复
举报
此情可待750809
此情可待750809
当前离线
积分
40266
发表于 2006-1-10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挥家如此,演奏大师们更是如此,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有次心血来潮,想充当一名管弦乐团的第二小提琴手,结果呢?依照他后来的回忆说:“我一坐在那儿,当时就蒙了。”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13 12:40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