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特色交流〗::..
›
灌水唠叨
›
[原创]谁是赢家-与黄建新探讨中国电影的商业操作
返回列表
查看:
5041
|
回复:
7
[原创]谁是赢家-与黄建新探讨中国电影的商业操作
[复制链接]
木然!
木然!
当前离线
积分
5724
发表于 2003-3-7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籍中国西部电影集团访问加拿大之际,笔者就中国电影创作模式及未来的发展状况采访了随团访加的第5代导演黄建新。黄导早年拍过《黑炮事件》、《错位》、《站直了,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谁说我不在乎?》等影片,两年前弃“导”从政,出任中国电影集团第四制片公司(前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期间主持投拍了陈凯歌导演的《和你在一起》,协助拍摄了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美国影片《干掉比尔》,同时还出任两片的监制,对电影生产过程有相当透切的认识。尽管目前黄导已辞去行政工作重回导演行列,但历经2年的上层管理使他对中国电影产业链的认识有着极其深刻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以下所谈虽是泛泛论及,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发人深省。 一. 从《英雄》成功的票房谈起 中国电影制作与过去10年相比最大的进步,是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象最近中、港、台两岸三地分别推出了《英雄》、《无间道》和《双瞳》,三部影片同时创造了令好莱坞影商都忍不住羡慕的票房收益。三部影片中,佼佼者当数《英雄》,其操作和包装都很成功,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 《英雄》的造势结果是将影片变成人们生活的一种“话题”。这种“话题”从《英雄》上演前就开始主导人们的交际,好象三五成群中总有人讲起《英雄》,谁没看过《英雄》就插不上嘴,进入不了那种“消费交流”中,这就是《英雄》的成功。这种成功过去只能在美国片打入中国市场时才有,现在中国的电影生产商很轻而易举就做到了,可见这些年中国电影生产的商业改造是成功的。 中国电影生产的商业改造集中体现在中国电影集团化的建设。 中国电影集团化的建设始于1999年,提出“集团化”的概念是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了进一步激活电影市场改革,打破区域分割的不合理垄断,通过资产重组,特别是电影生产及院线发行的结合,集中优势资产及人才,增强电影生产的竞争能力,实现规模效益,提升电影业整体竞争水平,促使中国电影业的改革将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集团化”的目标发展,重点以“集团化”建设推动中国电影业的全面改革。 中国电影集团化具体的改革方案是:除在北京、上海、长春这“三大电影基地”基础上建设成三大集团外,还在广东、西安、成都三大地区分别以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峨眉电影制片厂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对周边电影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出新的三大电影集团,统称“六大电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化的整编目前已基本完成。从这些年的经营看,效益是显著的。比如在资金积集和资源共享、生产规模的扩充、打破地域封闭促动人才优化组合以及市场开发和操作等方面具有很良好的集团运作优势,产业能力已完全具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这是中国电影生产改革最显著的进步。 二. 中国电影市场的优势 中国电影市场很有潜力。据统计,去年票房达9亿多,美国有个机构认为不止这个数,他们研究了好几年,认为应该有80亿,这个数字怎么来不清楚,但确实反应了中国的市场很大,很具商机。 现在国内的电影发行比以往要“市场”很多,原因是电影发行改革走在了前面,“院线制”比“集团化”更成熟,电影发行渠道和发行方式很活,允许私人企业参与发行等,加上电影放映设备的完善,这些都为电影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象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票价可以到30块,其他城市也在15到20块之间,《英雄》是史无前例的好,“首都电影院”首场卖到70块。 有一个稳固的、逐步成熟的市场是电影制作的保证。 以前我们很忌讳美国片对我们的冲击,现在这种耽心基本不存在了。原因在于外国电影始终代替不了中国电影,因为这里有个文化认同问题。就象我们的电影要全面占据国际市场,这个可能性很小。美国电影制作有一套很成功的商业观念。比如他们看上了韩国片《我老婆是大佬》,他不会买这个电影回去放,因为内容不符合他们,但他们把创意买回去重新拍个美国版,他们知道他们的市场需要些什么,这就是文化观念的转移,或者叫包装。同样,总体来说我们也有我们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当然由我们来操作会更容易被我们的观众接受。 另方面,我们已具备了制作大片好片的能力,这个连美国电影商都是承认的。象《英雄》的票房估计能到2亿3千万左右;刘伟强的《无间道》目前已经突破了5000多万;陈国富的《双瞳》在台湾三天就突破了4000万。这些现象都不是偶然的,它说明“两岸三地”本土电影已具备了和好莱坞大片竞争的能力。这种竞争的结果会刺激电影生产的发展,刺激老板对电影的投资兴趣,是好事。 再有就是国家对国产电影的保护政策不会改变。目前我们对进口片仍有限制,比如美国大片我们每年就限制在20个配额,另外还有20个配额,是分配给其他的独立制片公司,外国片对中国电影生产的冲击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 中国电影市场过去曾经历过多重的冲击,包括电视制作对电影的冲击,这些冲击最终无损于电影制作本身,原因是电影作为商品受约于市场,市场在,电影制作就具生命力。中国电影生产目前已进入了成熟期,国家对电影生产的支持是遵循相应的商业规则,比如允许私营公司同时进入电影生产和发行市场。以前外商找我们拍电影,看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现在着重的是中国的市场。他们通过直接投资,或者和大陆企业合资拍摄自然获得大陆的放影权,这样等于占有了很广阔的大陆市场。当然,大陆电影制作市场的开放,对台湾香港都是个冲击。很多港台电影商想方设法地和我们合资,这样的合作对我们是件好事,它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启动的资金,而且还给我们带来更新的思维和更成熟的商业机会。除此以外,“独立制片”方式也得到鼓励,如去年国家批准了36个私人拍片申请,目前已有超过一半的申请得到完成,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制作的开放程度。 三. 谁在影响中国电影制作的方向? 影响中国电影制作的方向是市场。 对“中国电影”这个概念曾有过些争论。居于大陆来看,“中国电影”自然包括了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岸三地在表述上有所不同。其实华语电影的辐射很广,比如新加坡也是一“地”,海外曾有人提议,用“中华电影”来概括,不过这个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彼此间的互动关系。 香港是个绝对商业的电影生产基地,过去它曾经有很丰富的生产及商业操作经验,港产片对大陆电影的冲击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力很大,象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对整整一代人的作用力,已大大超出了电影本身,光就语言的影响看,其火爆至今仍蔓延在虚拟的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们说香港电影对大陆的影响已经过去,是因为大陆电影制作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工业化生产循环中,这种良性的循环受制于市场的需求,它的生产素质受到电影作为商品的属性的制约。 香港电影业目前处于一个衰退的低谷期,这是香港电影业过去单纯追求商业化所导致的后果。香港电影业的盛衰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经验教训,那就是香港电影没有工业化,只有商业化。香港电影制作一窝风、追风的行为极之严重,这是香港所固有的。比如以武打片为例,一年最多时能看到70多部武打片同时出笼,彼此间互相抄袭,演员一期拍几组戏,这在大陆都是不允许的。美国8大电影公司很早就很注重“工业化”这个问题,他们不会相互抄袭,哪家公司创造的片子票房好,其他公司就会想法在另个领域里超越它,就算是本公司的创作,最多也就弄个续集出来,不会出现没完没了的“翻版”,这才是工业的。 台湾对大陆电影制作影响力很小,因为所面对的观众和社会对象不同,很多的情感,台湾电影所固守的地域性很明显,正如我们的电影不可能覆盖他们的市场一样,台湾电影也没有能力覆盖我们的市场。 进入新世纪之后,真正对大陆各方面包括电影产生影响的,是时尚文化的多元化。比如电玩族的出现,改变了观众对视觉审美的诉求,他们在品位上所追求的视觉感受带有很鲜明的冲击愿望,这种愿望正理所当然地进入了电影,并且影响着我们传统的视觉审美习惯。电影在这样的时尚生活冲击下,正以多元化的构造形态呈现出没有主导的潮流,各个方面都非常活跃。也正因为如此,大陆电影生产向集团化发展消除了电影制作所受到的地域限制,电影生产正以主动的、全方位的方式导入生活,贴近市场,这是电影制作最“市场”的体现。 四. 中国电影制作有太多的理由不容乐观 如果因为《英雄》票房的成功以为我们完全具备与美国八大电影公司抗衡,这种盲目无知的满足不但不会引导我们走向成功,反之会彻底毁灭我们的电影制作。 从制作上看,今后与私人财团(尤其是外资财团)合作投资将仍旧是我国电影制作的一条最快捷见效的道路,这条路在一定条件下将会更耐久地伸延下去。单凭中国6大集团的财力,我们远未能与国际电影制作相磨合接轨,其中制作成本就是个很难平衡的问题。现在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增长很快,有些著名的演员身酬很高,著名的一部戏酬金甚至达80万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压力很大。 从发行来看,中国虽然有很可观的市场,但消费力和国际相比仍属偏低。在国内,一般超过1500万投资的电影,要收回成本并要盈利压力很大;假如去到7000万,就根本收不回来,要靠国际市场实现回套。中国电影制作能象《英雄》那样光宣传费用就拿出700万来的很少,因此,低成本、导入合资是目前最切合中国电影制作的道路。 境外财团、尤其是电影商的介入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负面因素,比如外国电影公司对我们的市场实施母语化电影的占有,包括产权的归属,将是今后电影制作面临最尴尬尖锐的矛盾。简单举个例子,作为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两年前在香港成立亚洲公司,他们这样运作的目的是看好亚洲市场,在制作上专门针对亚洲市场制作符合母语市场需要的作品,象已完成的《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顺流逆流》、《卧虎藏龙》及《天地英雄》、《皇家密探》、《天外金球》和《双瞳》等,其中《双瞳》的成功使他们理直气
回复
举报
非常秀
非常秀
当前离线
积分
37100
发表于 2003-3-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木然胸带来这样精彩详实鞭辟入里的文章!我得反复慢慢看才好~~~~~ 上述票房影片似乎只有《双瞳》没看,我就跟着您的推介看电影了!呵呵。。。
回复
举报
木然!
木然!
当前离线
积分
5724
楼主
|
发表于 2003-3-7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就想来拜山头,也不知该带什么手信礼物,随手就拿了这篇东西,《双瞳》一定要看,相当不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3-7 11:40:5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非常秀
非常秀
当前离线
积分
37100
发表于 2003-3-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点的电影迷不少。木然大侠能来,我特高兴,:) 其实和你相反,在国内倒很少看大陆影片,有崇洋之嫌啊。。。我看了你几个影评,都是华人 影片的评论。感触很深。 回头我就看《双瞳》去。
回复
举报
骑兵
骑兵
当前离线
积分
8881
发表于 2003-3-7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然胸谈的电影市场问题,作为一个小影迷的我,不太了解,我只从自己一己之见来说,中国电影市场空间巨大,大抵从这个角度,就是现在中国在国内国际上都挺忙活的导演,都啥水平啊,随着高水平,甚至中等水平导演的涌现,潜力会成为现实的。 卧虎藏龙, 英雄,什么东西,早期他们喜欢中国特色点题材,就红高粱还凑合,不错的摄影,顺耳的音乐很能勾起当时观众的口味,包括我,再后来好象再不进步了,打官司,一个不少,简直就成了中国农民摄影家了,而剧情简单的弱智,根本反映不了厚实的农村真实生活。再后来 ,卧,英雄,前者看了,心疼票钱,后者干脆不看了,只是被电视硬罐了点所谓精彩片段,更不想看了,无论是谁,看过黑则明先生,乱,的摄影,看过井上靖先生的敦煌里战斗场面,谁还喜欢农民摄影。
[em37][em3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3-7 17:53:15编辑过]
回复
举报
骑兵
骑兵
当前离线
积分
8881
发表于 2003-3-7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告诉非常姐姐,中国的好电影在哪,都在北京,知名点的黑眼睛,阳光灿烂的日子,不太知名的象浪漫街头,黄连厚朴,北京往事,一律新锐导演,已经奋斗了10来年了,精品太多,只是因为追求艺术而非商业,不为大众所知,很多影迷因此没看过,真正遗憾。
回复
举报
秃头画家
秃头画家
当前离线
积分
4177
发表于 2003-3-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然DX高屋建瓴,兄弟受益非浅!!实在是高人~~~谢谢。
回复
举报
Aha
Aha
当前离线
积分
67656
发表于 2004-7-2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拜读过,不错。如果这种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意味的艺术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如果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仍迷惘于荒漠,电影就不会有拨云见日的那天。木然君不知还来否?很喜欢你的签名。期待着更多好的影评。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智能检测中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13 21:1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