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基点音乐〗::..
›
音响器材,音乐唱片综合交流
›
漫談Living Stereo Pop系列
返回列表
查看:
6278
|
回复:
0
漫談Living Stereo Pop系列
[复制链接]
血还在烧
血还在烧
当前离线
积分
23031
发表于 2003-10-1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李毅超 RCA黃金時期(Golden ERA)的發燒流行系列(Living Stereo Pop)似乎來的又急又快。記得去年底才推出了十多張,今年第二季又有成打的錄音推出。發燒友是否在傷神口袋中的銀子又要飛掉了呢﹖筆者倒不如此的認為。所謂的LSP「流行系列」是指50、60年代的流行音樂,這個年代的年輕人若不跟他們解釋一下錄音的來源,還真以為是LKK音樂。所以這些「老流行音樂」口味選擇非常的重,因為它不同於古典音樂廣泛為大家認識,知道這些錄音的人會將它們視為寶貝,但是完全不知道這些錄音也大有人在。筆者個人對這些錄音倒是不以「流行」以待之,而是以錄音工業上的瑰寶以視之,如此接受程度立刻大增,相信各位發燒友也可以用這樣的態度來聆聽這些音樂。 這次RCA一次推出了七張爵士錄音,而這七張錄音全屬於大樂團搖擺(Swing)爵士音樂。「搖擺」樂似乎很難解釋爵士樂的成份,其彈性速度和譜記法也有許多的衝突,但是爵士樂的節奏性卻在搖擺樂中完全發揮。30年代的時候,因為美國經濟大蕭條,爵士樂手獨立的演奏的機會越來越少,他們被迫到大樂團中謀生,此時著名的大樂團領導人紛紛掘起,像Bob Crosby、Tommy Dorsey、Glenn Miller、Larry Cliinto、Duke Ellington這些人都是當年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搖擺樂時代的指揮和樂手對於旋律的掌握非常的精通,並且對於即興表現和原曲的潤飾加工都臨場隨意的發揮。但是爵士樂中的一個要素 - 獨奏藝人必要的呼吸空間,在大樂團中可說並不太多。到了40年代中期,許多樂手開始反省,他們要「精彩」的音樂變成「驚人」的音樂,獨奏表現的要求日漸提高,隨之而來的Bebop和Bop爵士成為大家的新選擇,搖擺樂也就慢慢的沈寂下來。但是到了50年代Mainstream的說法突然興起,許多傳統保守派與前衛現代派之間不知所措的爵士樂手大又再度了大樂團搖擺樂的演出,這是搖擺、或者是大樂團最後的光輝,而RCA也掌握了這個機會將他們紀錄下來。 「That Happy Dixieland Jazz」是比較和標準搖擺樂團比較不同的樂風,在最早期Bob Crosby所領導的搖擺樂團就是Dixieland Jazz的創使者。Dixieland原來是指來自美國南方各州的爵士樂,尤其是紐奧良,一般白人的搖擺樂團很喜歡演奏這類音樂。Jimmy McPartland從小生長在芝加哥,對這種音樂自然再熟悉不過,年輕時曾參加過Bonny Goodman的樂團,到二次大戰後自組大樂團,一生投注在Dixieland爵士長達四十多年,所以這張LSP的Dixieland Jazz錄音可說是非常正統不過;比較起另一張由Shorty Rogers所領導的搖擺樂樂團,這張錄音可是真正的反應時代之風。Shorty Rogers是美國東部出生的小喇叭手,但是他在50年代後移居西海岸發展,並適逢搖擺樂團興起,使他在爵士樂界曾名噪一時。這張錄音中的幾首樂曲如:「No such Luck」、「Who Need You﹖」可說是標準使人無法抗拒的搖擺樂。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之後,Shorty Rogers竟然在西海岸涼派爵士的薰陶之下,演奏起Bossa Nova及小組五重奏。所以說歷史和時勢的洪流有時是難以抗拒,但是Storty Rogers仍然為50年代搖擺樂忠實地記了一筆。 50、60年代RCA的財力非常豐富強大,所以可以找一些名樂手作大堆頭錄音演出,這個系列中兩張「The Big 18」就是如此誕生。本錄音網羅了不少50、60年代的著名的爵士樂手,如小號手Buck Clayton、Charlie Shavers;伸縮號Dickie Welles、Vic Dickenson;薩克斯風Boomie Richman、Sam Donahue......等,同時也收錄了不少當年搖擺名曲:「Summit Ridge Drive」、「Tuxedo Junction」、「Easy Dosse It」......等。其實這些樂曲在風格上和30年代的搖擺爵士並沒有革命性的變化,所以一些標準嚴苛的或者期望求新求變的樂評人在當年並沒有給予任何正面的評價。相同地,在LSP系列本次發行的另三張錄音「Mainstream Jazz」、「Porgy & Bess」和「Tito Puento&Buddy Morrow」都是屬於導循過去傳統,但是缺乏貢獻的流行個性之爵士樂。這些錄音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效果非常的棒。無論是小號、打擊樂器、甚至於吉他,聽起來都比例正確而自然,察覺不出有任何雕琢的痕跡。這還只是優點之一,樂器動態反應與直接坦率的質感,凝聚透明而且晰的音像、神奇的安排在音場前後相關位置上,愈聽愈使人忍不住稱讚,這就是「Living Stereo」。 BMG在這次RCA LSP系列中的吉他名家Chet Atkins之錄音,終於發行TAS榜上名片「The Other Chet Atkins」。這張錄音偏向西班牙式曲風,音樂非常熱情好聽。錄音效果更是好得沒話說,吉他撥弦的衝擊力,並且把空間中的堂音通通捕捉下來,這是一張示範級的吉他錄音。再談談電影配樂大師Henry Mancini,這次則發行了「Peter Gunn」和「The Blues And The Beat」兩張錄音。事實上,這兩張不能算是Mancini的精華作品,「Peter Gunn」是50年代著名的電視影集系列,錄音所選都是Mancini在當時依時代流行特性的爵士風所作的一些配樂短曲。這兩張錄音的音場並沒有十分的寬廣或者帶著驚人的動態,卻很有溫暖的真實感。也許下次BMG能發行LSO(Livig Stereo Original)原聲帶系列,大家就有聽到Mancini頂級作品的機會。 其他的錄音不論在內容或錄音上可能就是時代之風的反映。像Johnny Restivo的「OH!Johnny!」和Jim Reeves的「We thank thee」就是老歌錄音重新發行的感覺一樣。若你常看James Dean那個年代的電影,就可以發現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的風格就是如此。就算是一張看似印第安音樂作品的「Sweet and Savage」錄得也像流行音樂一樣。 最後還是要向大家介紹「East Meets West」這張作品,這是早期黑人民權音樂家Abdul-Malik的錄音。他原名Sam Gill,在50年代因黑人運動改信回教,而名字也改成教名。他是貝斯手出身,原本在Art Blakey和T. Monk的樂團工作,後來從事世界音樂創作和音樂教學工作。這張錄音算是世界音樂的祖公級作品,錄音中的許多大牌助陣,如:LEE Morgon、Curtis Fuller和Johnny Griffin。效果和音樂表現如何,就待大家自己體會。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img)
loading...
请
拖动
左侧滑块将图片还原
验证成功
验证未通过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6 22:58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