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成为基民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智能检测中
快捷导航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音乐合集
外文音乐合集
个人上传合集
黑胶转录音乐合集
MC系列
交响曲
协奏曲
管弦乐
室内乐
弦乐独奏
键盘独奏
舞曲
歌剧
声乐作品
宗教音乐
改编曲及其他
J.S.巴赫作品集
贝多芬作品集
莫扎特作品集
纪念富特文格勒
海菲兹全集
勃拉姆斯作品集
古典音乐合集
中文歌曲合集
中国声乐合集
中国器乐合集
原创音乐合集
JAZZ音乐合集
外文歌曲合集
新纪元音乐合集
世界音乐合集
跨界音乐合集
轻音乐合集
电子音乐合集
舞曲音乐合集
外国民歌合集
试音碟/影视音乐/其他
基点音乐版本比较
竹子音乐合集
lqdxy 推荐精品目录
lqdxy 的古典合集
easyman 推荐的音乐
Dr.PAN 音乐合集
audio 张宇合集
luoluo 保罗莫里哀合集
SEGA 古典合集一
SEGA 音乐合集二
chopinter 音乐合集
Dinu 音乐合集
立春改编歌曲合集
lvzhou 音乐及文章
wpskyo 古典吉他合集
yah 音乐合集
TOM 音乐合集
Dawn555 音乐集
今天没货音乐集
YY音乐集
Jtkll音乐集
Aimo音乐集
yah上传管乐曲目录
MC12
MC13
MC14
MC18
MC2
帖子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基点俱乐部
»
论坛主页
›
..::〖特色交流〗::..
›
灌水唠叨
›
[原创] 影评:令人惋惜的《蓝宇》
返回列表
查看:
5397
|
回复:
3
[原创] 影评:令人惋惜的《蓝宇》
[复制链接]
木然!
木然!
当前离线
积分
5724
发表于 2003-3-2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周日看了关锦鹏的《蓝宇》。 《蓝宇》是根据小说《北京故事》改编拍摄的。 关于“同性恋”题材,看过白先勇的《孽子》。也许是先入为主,感觉白写的东西很理性。《孽子》通篇蕴积着一股悲伤的情调。这种情调无时不渲动着你对这一个“社会弱势”寄予同情和接受。 以《孽子》作参照看《北京故事》,其文字和写作技巧虽然要粗糟些,但《北京故事》较之于《孽子》要感性很多。如果我们把《北京故事》真当一个“故事”来看,它是成功的,因为这个故事起码很具情节很有人情。 总觉得:一部小说的情节铺排和用情真切,是这部小说的命脉。 《北京故事》与《孽子》最大的不同,是没有那种很强求的理性负担,不再刻意地强调“同性恋”是个弱势的被忽略的分裂体,作者很淡然直率地写出以陈捍东和蓝宇为代表的这一社会层面的人,不是强者,也不是弱者,是很普通的,真情实感的人。 将“同性恋”者的认识重新定位到“人”的理念上,然后通过他们彼此间情感的和合分离展现他们作为人普遍的和真实的各个方面,这是《北京故事》的成功之处。 《北京故事》除了在情节上的铺排很具用心外,对“情”的宣泄也是足够的。 《北京故事》里的情始终围绕着“蓝宇”来写。 很多的网友,或者很多的读者,尤其是女读者,在读了《北京故事》后,都被蓝宇的情品感动到流泪,这显然是作者的成功。 蓝宇在小说中的形象是代表着一种“专情”的完美,这已经不仅是“同性”情的渴求,对“异性恋”来说,这种用情的专一和无私,无疑也是每一个爱情故事的主题追求。 蓝宇在《北京故事》里不是作为一个女性的形象来塑造的。 蓝宇之所以能被读者所喜爱所感动,是因为他内心世界的坦然。这种坦然主要表现在他对事业、对人生、对情感的追求,无不透出他专注的纯情。 欣赏蓝宇,是欣赏他人性下那种细腻的情感格调。于忧郁中体现纯和;坚韧中体现宽容;独立中体现接受;固执中体系单纯。蓝宇的这种格调是一种很安然接受人生,接受命运的精神境界。这种格调和境界的确立,极易在人与人心中产生积极的共鸣导向。这大概就是蓝宇不但被捍东所爱,也被大多数读者,不管是男性读者抑或是女性读者所爱的真正原因。 笔者以为,情节、情感、气氛,是小说《北京故事》处理最为成功的三大要素,但在电影《蓝宇》里,却是最为失败的。 先说情节。 导演关锦鹏在其阐述中宣称:“拍一部同志情色电影并不是我的意愿。后来想到故事中横跨十年的感情关系,倒令我觉得这才是把小说拍成电影的价值。以往看过太多动人的爱情故事,时间往往是在摆弄人物、感情;跨度愈长,愈显得或是感情爱情的不堪一击,倒过来又或许更突现了感情爱情的真挚牢固。” 看《蓝宇》,有种“很不满足”的情绪压抑。这种很不满足,主意要体现在情节的拼接上。 《北京故事》是以“我”作为叙事主体,通过捍东对往事的回忆将读者带进一段独特的情感故事中去,这种以讲故事的方式为主的叙事形式,情节是第一位的。 或许《蓝宇》的导演在把握表达长达10年的情感故事中,深感依照情节的渐进会导致叙述上的冗长累赘,因而摒弃了《北京故事》的叙事方式,采用板块拼贴的方式推动影片的故事交代。本来,这种方式的选用对于反应故事跨度较长的影片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处理方法。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不能假设观众什么都懂,而是应该假设观众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说,故事情节的板块拼接,不是一味追求省略细节,而应是跳跃性地将时间、地点、故事发展、人物关系之间的关联串接起来,这种拼接不是断裂,是因果陈述。而这点,正是《蓝宇》导演所忽略的。 比如,影片开始,表现捍东在桌球室看上蓝宇,镜头表现就很肤浅,很不具说服力。导演忽略了蓝宇第一次的出场,蓝宇第一次切入捍东的视觉本来是这部电影最为重要的镜头,却不幸被导演虚化了。当捍东和刘征在议论蓝宇的时候,观众是被置于一个旁听的被动位置上,蓝宇是个什么样的人,导演并没有用他的镜头去表现,这样自然削弱了电影作为视觉艺术给观众所带来的满足要求,使观众对蓝宇的认可很被动。 以后,象捍东和蓝宇的关系发展,捍东对蓝宇在情感上怎么从一个“玩者”的角色转变成情爱的渴求,肉欲与情感,异性与同性间的痛苦摇摆,最后的结果是捍东摆脱了他和林静平的正常婚姻而回复到他对蓝宇的真爱上,这里情节的交代和铺垫含糊不清,表达上也极之吝啬,因果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支持,使不熟悉《北京故事》的观众感受平淡,而熟悉《北京故事》的观众感觉失落。 当然,我们赞同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电影导演在进行创作时,不会为照顾观众所渴求的情绪愿望而失却原则地去将就满足的。但是,电影《蓝宇 》里,关于捍东和蓝宇的感情经历以及这种经历所带来的情感成熟,始终是影片所致力的主题。导演在表现这种“情感成熟”的过程里,影象风格过分追求跳跃,正如有些评论者说的:“使得很多精彩的台词缺乏必要的铺垫与酝酿过程,或者就是在观众就要投入进去时,影片却已经转入下一个时间,或者下一个场景。”这种跳跃剪接,对于寄希望于感情宣泄的观众来说,确实无法达到如同原著小说所带来的那种情感渴求,无法满足观赏上的心理满足要求,尤其是对蓝宇。 再说情感。 《北京故事》是一部极具煽情的小说。 关锦鹏不是个专事煽情的导演。 象过往他拍摄的《阮玲玉》、《人在纽约》、《红玫瑰,白玫瑰》、《愈快乐愈堕落》及《有时跳舞》等影片,其师承许鞍华,影片风格一贯坚持以淡泊的抒情风格,追求较之理性的思维方式,极少使用过于张扬的煽情手法。拍摄《蓝宇》,将网络上缠绵煽情的小说《北京故事》变成影像简单沉静的《蓝宇》,本身就是一种对抗的思辩过程。 《蓝宇》所立足的主题,不是“社会同情和接纳”的地位要求,也不是“自怨自艾”怨妇式的失落心态,而是写一段男人与男人的情性欲望,这种在共同、平等、尊重的社会形态下的情性欲望,所追求的仍旧是相依相守永不背叛。 《蓝宇》在展现捍东和蓝宇间的这段真挚的情感时,始终围绕着坚守和背叛这个主题而展开的。 当蓝宇第一次“打的”赶来约会捍东的时候,看见捍东正约会了他的同学张健,蓝宇所感受到的正是捍东对“他们这段情感”的背叛,以及因这种背叛给自我内心带来的情感煎熬及痛苦。之后捍东和林静平的结婚,以及捍东因经济问题舍蓝宇而去,都是这种背叛的延续。影片刻意这种背叛的表达,目的无非是反照凸显蓝宇对感情的刻意恪守。遗憾的是,影片在展现这若干次的背叛与恪守的反差时,情感渲染过于淡泊,陈述过于简陋,导致表现上的平淡,人物形象也显得单薄而不足信。如蓝宇几次的发火,由于情感细微之处表现不够,显得蓝宇的“火”发得过于张扬,形大于实,破坏了蓝宇细腻精致的性格表现,这是极之可惜的。 追求“恬淡沉静”的美学风格,不等于将感情删略或压抑人物情感情态的表达。强求细节的描写和情感触角的精细表露,是建造这种风格的基础。比如在车站那场戏,当捍东意外地见到了蓝宇,悍东看见穿着单薄的蓝宇时,很动情地说,你总是穿那么少,之后将自己的围巾替蓝宇套上。导演在这里一连用了五六个镜头来切换这个套围巾的动作,将捍东对蓝宇的关切之情和蓝宇对捍东的依赖之情表达得很精细很唯美。可惜在《蓝宇》里这样的细节表达往往备忽略。 再比如象林静平这个人物的处理。 林静平在小说里是以一个完全反面的形象出现的,这是小说的败笔。捍东在两性感情间的游离,用一个反面的人物作杠杆的支点是错误的。这样于展现捍东内心情感的发展成熟不利。电影《蓝宇》很明显是意识到这点,但却矫枉过正。林的出现和捍东没有任何的对手戏,她是怎样导致捍东在情感上偏离蓝宇走向自己,最后捍东又是怎么样从林的身边脱离出来,回归到蓝宇的情感关注里,这些在影片都是导演所省略的,统统留待观众自己去组织想象的。林在影片里只是个很虚的过渡人物,导演在表现这种过渡时,过分相信和依赖观众,是导致该影片在情感表现上不能极大地满足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所索求的心理满足的原因所在。 最后说气氛。 《北京故事》根据蓝宇性格所透析的那种格调和境界,在情感气氛的渲染上是很刻意的。比如小说开篇和结尾的呼应,将捍东和蓝宇那段刻骨的情感宣泄得很到位。 《北京故事》的开篇是这样写的: “已经过去三年了……三年前,我每天晚上梦见他回来了,我总是惊讶又狂喜地问‘你不是死了吗?你没有死吗?’三年后的今天,我仍是常常做着这个同样的梦,不同的是,现在的梦中我会反复的告诉自己那只不过是个梦,直到我醒来。 温哥华的天气那么宜人,好像从没有过象北京那样飞沙走石,或是闷热潮湿的时候,总是明媚的阳光伴随凉爽的微风。每天清晨醒来,我会茫然地想‘这是哪里’?看着窗外美丽的枫叶随风摇摆,看看身边熟睡的年轻女人--我的新老婆,我轻叹了口气,重新又躺下来,继续梦中的回忆……” 而《北京故事》的结尾,捍东的情感已经从孤寂中走出来并且在主的爱里得到着陆,情感回复平静安然: “主啊!请您听我这个有罪的人的祷告,我曾爱上一个人,我曾给他带来那么多痛苦,可他死了,我再也无法弥补。我祈求您,仁慈的主,请您接受他进入天国。当他在人世间的时候,他从没伤害过任何人,他是那样善良、正直。他唯一做了件不该做的事: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有了一段在人世间被看作荒谬、无耻、堕落的感情,可这份感情是纯洁的、无辜的、永恒的。 父啊!我还有一个请求,请您务必答应我。无论您将那个男孩送到什么地方,当我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请让我同他在一起。如果他在天国,让我们尽情在那里欢乐,接着诉说我们在人间的爱恋,也让我来弥补对他的亏欠;如果他在地狱,请让我也去那里,让我走近他,站在他身后,双手紧紧搂住他的肩膀,贴着他的脊背,让我们共同去承
回复
举报
非常秀
非常秀
当前离线
积分
37100
发表于 2003-3-2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东西是被诅咒的,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美。这样一个另类的敏感的话题注定吸引眼球~~
回复
举报
迷糊虫
迷糊虫
当前离线
积分
35083
发表于 2003-3-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完了吗? 不会吧。
回复
举报
非常秀
非常秀
当前离线
积分
37100
发表于 2003-3-20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完,我给你一个网站:http://51smiles.myrice.com/story.htm 都在这里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基民
*
滑块验证: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img)
loading...
请
拖动
左侧滑块将图片还原
验证成功
验证未通过
加载失败,
请点击重试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客户端
|
基点俱乐部
(
粤ICP备16117437号-1
)
GMT+8, 2025-7-9 19:15
Copyright © 2001-2021, 基点俱乐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